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目前,我們農業全球競爭力的增長,落后于農業發達國家。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讓很多人困惑不解。一方面是,我們的糧食生產,已經連續十多年增長。但是,另一方面,我們的糧食進口,最近幾年也在持續增長。
是中國的糧食不夠吃的嗎?并不是。中國的糧食產量,相對于中國當前的人口規模來說,是過剩的,不可能出現不夠吃的情況。真正的原因是,外國的糧食,價格比我們的更便宜。
因為進口的糧食更便宜,所以很多需要糧食作為原材料的企業,他們就會傾向于進口糧食,盡管我們自己的糧食生產,已經過剩。那么,我們既然有那么多的糧食富余,我們可以和進口的廉價糧食打價格戰嗎?顯然不能。因為如果我們賣得更低,那么谷賤傷農的事就會越來越嚴重,會讓更多的人,越來越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
這里面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進口的糧食,在刨除了長途運輸、倉儲、和貿易環節的加價銷售等成本后,價格依然比我們自己本地的糧食更便宜呢?他們的農業競爭力為什么會這么高? 我們的競爭力,短板到底在哪里?
答案是,他們的競爭力高,是因為他們是現代化農業。我們的競爭力低,是因為我們是家庭作坊式的小農生產。一個跨國集團,它的產品,競爭力顯然要比家庭作坊的個體戶,要高得多得多。這是毋庸置疑的事。以農業發達國家美國來看,他們的農業,更像是工業,我們的農業,更像是手工業。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競爭力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一味的被動防守,肯定是不行的,提高農業競爭力,才是必由之路。而投降更不行,如果我們任由廉價進口糧食傾銷過來,摧毀我們的農業,那么我們的糧食安全就會出問題,我們的脖子就會被攥在別人的手里,我們的命運,就會受別人的主宰。要提高競爭力,只能擁抱農業現代化。
我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嚴重滯后于工業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的進程,并嚴重滯后于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我們以前在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時候,講的是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科技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
給人的印象,聽起來農業是個很落后的產業,很古老的、很原始的產業。實際上,農業不是落后產業,而是高科技產業。家庭聯產承包制,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根本無法承載起農業科技的投入、研發、銷售、加工、金融融資、風險控制等全生產鏈的諸多環節。
既然農業現代化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但走什么樣的農業現代化之路,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全體人民的利益呢? 如果土地私有化,走兼并流轉的那條路,等于我們又回到了舊社會大地主土地兼并的狀況。那我們這么折騰幾十年,等于白折騰了。這樣的農業現代化之路,既損害國家利益,也損害全體人民的利益。它只符合資本家的利益。
要保護國家利益,保護全體人民的利益,農業現代化,只能走一條國有化、集團化、專業化和集體化的路線。體制上、路線上的大是大非先定下來,接下來再定操作層面上的方向。要提高我國農業的競爭力,這個方向,目前看,只能走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互聯網化的這條路。
路線、方針、政策,都定下來了。落實到具體實踐上,接下來就是在農業的幾大要素上,來全方面的建設新型農業。
農業生產,有四大要素,依次是土地,水,人口,科技。過去的小作坊農業 生產是這四大要素。未來的現代農業,也是這四大要素。區別在于,推行現代農 業所需要的要素資源,和之前的作坊式農業,完全不同。
在土地上,現代農業首先要求大片整塊的土地,以適合大型機器作業。我們目前的大多數土地,都不符合要求。所以,現代農業的第一步,就是要進行土地建設和改造。把條塊分割的地界、田埂、溪流、荒地、田間路、邊角地,全部平整建設成標準化的現代農業耕作用地。
這樣不僅能提高耕作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中國耕地的有效面積。因為在過去的小作坊農業中,土地的碎片化,讓很多原本可以耕種的土地,都變成了功能性的非耕作土地,或者直接無法利用的荒廢土地。土地的改造,可以喚醒大量的休眠耕地。
第二要素,水的問題。目前的作坊農業,主要是靠河流溝渠灌溉,無度開采地下水灌溉,一方面造成了地下水水位的沉降,另一方面造成了土壤的板結和退化。第三方面,灌溉效率太低,嚴重地浪費了稀缺的水資源。
結合我們當前的國情,和各方面的資源。我們應該需要的水利體系,應該是一種像自來水公司那種農業水務公司。水利概念,應該向水務概念轉型,因為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有了這樣的新概念,我們進一步,可以把四個水網組成聯網。這四個水網是,生活用水網、農業用水網、工業
用水網、污水處理網。 這四個最終組成一個超級智能水網,將極大地提高我們的水務能力和水務效率。
我們現在的耕地,有18億畝,18億畝有多大呢?120萬平方公里。我們的國土面積則是960萬平方公里。只要有足夠的水,我們可以成倍地喚醒休眠的土地,把它們變成有效耕地。為什么水務建設尤其重要呢?因為相比土地的稀缺而言, 中國更稀缺的是水。
要給農業用水,建一座巨型的自來水公司,一方面它需要一個巨大的水塔,另一方面,需要特高壓輸水。聽上去很難,其實自然條件都是現成的,這個巨大的水塔,就是青藏高原。我們把水網和電網建設結合起來,就能夠以青藏高原為核心,建一張覆蓋面積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的農業水網。
運河,溝渠那種水務建設,工程量太大,周期太長,效率太低,成本太大,并且對環境的損害很大,還嚴重地浪費土地。我們的農業水網,應該像高壓電線那樣,從空中連接起來。挖一段運河的工程,用特高壓農業水網的思路,埋幾根電線桿就解決了。而且,特高壓水網,具備高擴展性,和高糾錯性。它的各種優點,運河都不具備。
我們無法從青藏高原上開運河,但是我們可以很輕松地做到,在青藏高原上埋電線桿。把西藏流向印度,流向中南半島的水資源,都引入到青海、新疆、甘肅、內蒙等地,這會喚醒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等于再造一個中國。如果再增加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養活30億人口,是件很容易的事。有人會問把流向印度的水引到了青海,這是不是以鄰為壑?其實印度那邊,根本不缺水。他們的降雨已經足夠用了。西藏的水流過去,他們反倒會經常發洪水,我們把水截過來,是替他們做好事。
從出口導向,面向大洋,到一帶一路,中國的戰略,從向東,轉向了向西。如果我們連接整個歐亞大陸,必須得需要一個水網,不解決水的問題,人口不能在西部生存和生活,西部地區,就無法形成有效的控制,也無法對中亞和西亞形成有效的輻射。等新疆人口超過了兩億,到處都是宜居之地,我們再控制中亞和西亞,就如探囊取物。有了水,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
第三個要素,人口。我們要建設新型的現代農業,就需要培養新型的農業勞動者,培養新型農業科技工作者,培養全產業鏈的產業勞動者。這就要求,需要有大農業的觀念和視野。
如果我們把農業理解成高科技產業,那么種子培育、農機、肥料、設施,各種農業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創意、周邊產業等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不是說,農業現代化會造成大量的失業,而是舊的作坊農業從業者會失業,但是新型的現代農業,會帶來更多富有技術含量的新工作機會。關鍵在于,要把人們培養成這樣的人才。現代農業人才的建設,跟土地建設,水務建設一樣, 都是一個國家級的大工程。
為什么我們現在的農業科技和農業發達國家相比,有些落伍了呢?因為科技都是為需求而生。目前的農業科技滯后的問題,根源上是作坊農業不符合時代要求的落后體制所導致的。
第四個要素,農業科技。在農業科技方面,美國是主導者,也是反面教材,他們的文化里,沒有和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所以他們對自然,只有掠奪,沒有建設。涸澤而漁,就會讓土地的生產力休克和窒息。
中國應該引以為鑒,走一條可持續的,可循環的,永續農業科技之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現代農業科技,就需要面向生態、自然、產業與科技四者的完美結合來定位,并以這個定位來布局和發展,搞可持續的循環農業。
以上現代農業四要素的建設,依靠家庭作坊的農業個體戶,永遠也做不成這樣的事。也不能依靠資本,資本天然地為牟利而生,他們眼里沒有祖國,沒有道義,也沒有人民,他們的天職就是喜歡做些傷天害理道德敗壞的事。所以,只能國家來出面組織與建設這一切。
新中國前三十年的設想,就是搞大農大工大商。城市里生產的產品,要賣給農村。農村買了機械設備發展集體經濟,然后物質生產大豐富。這時候再通過合作社來組織商品流通,通過信用社組織金融調劑。供銷社的設計就是商業流通。這是天才的經濟制度設計。八十年代中國的鄉鎮企業已經成氣候了,如果沒有停滯的話,很可能現在遍地都是華西村。
所以,糧食生產,關系著生存和健康的頭等大事,必須得交給國家來承擔和完成,人們才會吃了放心,才會覺得安心踏實,他們才會覺得有希望,才會把自己小家庭的命運,和整個民族的大命運,休戚與共地緊密聯系起來。
家庭作坊,升級成現代農業之后,我們抵抗住了國外糧商的進攻,接著我們就可以反守為攻,面向全球,走向全世界。我們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地球上的所有的農業要素,土地、水、人口、科技。地球快被資本家們給弄壞了,我們得把它修一修才行。我們的祖先自古以來最喜歡的事就是修地球。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