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在農業現代化浪潮的推動下,植物工廠作為一種新興的農業生產方式,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應用的前沿。然而,高投入、高能耗以及技術門檻高等問題,使得這一領域長期面臨盈利難題,據行業估算,近90%的植物工廠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
但在這片看似荊棘密布的領域中,一群中國農業創新者正通過五大創新商業模式,悄然改寫植物工廠的盈利方程式。
產業爆發前夜,植物工廠站上風口
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食品需求。植物工廠以其高效、高產、高質的特性,成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據統計,2023年中國植物工廠數量已達395座,新增72座,建設規模達19.37億元,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技術創新是推動植物工廠產業爆發的核心驅動力。在某個農研科技大賽上,中國農業大學展示的可移動式栽培架將空間利用率提升了200%;上海交大團隊開發的AI種植系統能夠自主學習優化種植方案;浙江企業展示的閉環水培系統實現了零污染排放。這些技術突破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政策支持也為植物工廠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寧波援疆指揮部投入過億資金建設的智慧農業植物工廠,通過“政府搭臺+企業運營+農戶參與”模式,成功帶動當地村民轉型為產業工人,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高成本困境,90%企業難盈利
盡管前景光明,但植物工廠仍面臨嚴峻的盈利挑戰。能耗成本高是首要問題。傳統全人工光植物工廠每生產1公斤蔬菜需消耗10度電,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零售價是傳統蔬菜的2-3倍。這一高能耗特性源于植物工廠需要全天候提供人工光源和維持恒定溫濕度環境,LED照明系統、空調設備以及空氣循環系統的持續運轉消耗大量電力。據測算,照明和溫控系統合計占運營成本的60%以上,尤其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電費支出更成為沉重負擔。
前期投入同樣驚人,一座標準化的植物工廠設備投資動輒過億。建設成本涵蓋多層栽培架、環境控制系統、營養液循環裝置等專業化設備,其中進口LED燈板單價高達數千元,智能控制系統的軟件開發費用更是以百萬計。此外,廠房改造需滿足無菌生產要求,隔熱材料、防蟲網等配套設施進一步推高建設門檻。
技術人才短缺也制約了行業發展,掌握水培蔬菜種植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在鄉村極為稀缺。植物工廠運營需要兼具植物生理學、環境工程學、自動化控制等多學科知識的專業人才,而當前農業院校相關課程設置滯后,企業不得不通過高薪聘請或自行培養人才,間接增加了人力成本。與此同時,設備維護、營養液配比等關鍵環節仍依賴經驗判斷,技術標準化程度不足導致生產效率波動,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破局之道,植物工廠五大盈利模式
面對挑戰,一批創新者已探索出可行路徑,形成了五種經市場驗證的商業模式。
1.魚菜共生循環模式
該模式高效利用土地,從土地上實現效益倍增,達到1+1大于2的結果。比如
95后女孩競雯在江西鷹潭打造的43畝“魚菜共生”植物工廠,通過立體栽培系統實現上層種菜、下層養魚的水體循環利用。她采用激光補光技術,大幅降低能耗,使1畝地發揮5畝效益,年產果蔬2000噸,年收入突破千萬。這一模式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還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2.訂單農業直供模式
訂單直供模式解決產品銷售難題之外,利用垂直工廠模式提高了產品產出率和利潤規模。比如,新疆庫車的智慧農業植物工廠采用“訂單農業”模式,從采收至入庫全程冷鏈,36小時內將蔬菜送達4000公里外的杭州超市。上半年,該工廠草莓產出達5茬9.2噸,與葉菜共創收124萬元。這種模式確保了產品的穩定銷售和較高利潤,為植物工廠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深加工增值模式
以植物工廠作為起點,配上前加工和精深加工,從而實現農業溢價。比如
湖南桑植縣廖家村鎮通過發展黃蜀葵產業,建成自動化烘干生產線,延伸產業鏈,大幅提升附加值。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每公斤1.6元的保護價收購鮮花,使種植戶畝均收益達3000-4000元。這種模式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技術方案輸出模式
賣技術方案已經成為農業公司的核心思路。這套模式成功區隔了賣產品模式,而是切入賣技術方法的賽道,提高了自身的競爭空間和盈利角度。
上海交大“莓立方”團隊將其植物工廠的AI算法系統產品化銷售;浙江“擬生態隊”的水培技術已在新西蘭、卡塔爾等國家落地。技術輸出成為獨立盈利點,為植物工廠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
5.文旅體驗融合模式
植物工廠的商業模式就是跳出農業做農業,農文旅模式激活植物工廠,并為植物工廠落地提供了基礎。
比如,無錫一家植物工廠通過邀請嘉賓現場采摘品嘗,利用“可生食”體驗建立品牌信任。這類工廠逐步開放參觀體驗,通過門票、研學課程創造額外收益。這種模式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收入來源,還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未來已來,三大突破方向
隨著技術創新的加速,植物工廠行業正迎來三大突破方向。
1.節能降本技術
植物工廠的頑癥就是耗能量太高,導致成本太大、利潤不高。如何依靠節能降本技術成控制整體成本,成為植物工廠創業的痛點。
比如,OPPLE智莓隊采用新型照明技術將光線精準聚焦草莓植株,實現節電34%;賽博農人隊通過冷源降溫和冷凝水回收技術,降低空調能耗40%以上,水分生產效率提高300%。這些技術突破顯著降低了植物工廠的能耗和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2.產業鏈深度整合
植物工廠本身生產產品的收益已經很難覆蓋成本。唯一出路就是三產融合。比如
從庫車的“政府+企業+農戶”三方聯動,到桑植黃蜀葵的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資源整合能力正成為核心競爭力。通過產業鏈深度整合,企業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3.國際化布局
另外一個突破口就是國際市場。植物工廠出海正成為企業的重要布局。比如
韓國K垂直農場的圓柱形灌溉系統亮相中國賽事;中國企業的技術方案走向新西蘭、中東市場;全球植物工廠投資熱潮中,美國最大REIT公司Realty Income斥資10億美元布局垂直農業。國際化布局不僅為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還促進了技術交流和合作,推動了植物工廠行業的全球化發展。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植物工廠的崛起,是一場靜悄悄的農業革命。如果再在成本、產業融合、商業模式等領域進行突破必將會助推植物工廠成為農業投資的熱土。(文/戈萍)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1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