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2019年,農資行業不容易!
2019即將過去。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多個肥料關鍵標準出臺,一批大型化肥企業撤退,行業洗牌加速…
另外,近幾年,整個農資行業呈以下趨勢:
一、行業洗牌、整合并購加速,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
2019年行業并購整合眼花繚亂,行業巨無霸開始出現,開磷、甕福合并成貴州磷化集團,拜耳收購孟山都,安道麥收購輝豐農藥業務,UPL收購燕化永樂,利民股份并購威遠生化等等,近期中化旗下全產業鏈公司“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將成立……
二、常規產品價格透明,利潤降低,價格戰依然激烈
大宗農資產品定價權進一步由上游資源型企業掌控,常規配方產品價格競爭愈加激烈,愈加透明,常規復合肥尿素化,常規農藥配方透明化,中小企業想要在常規產品上切割利潤會越來越難。
三、上游原料理性回歸,行業操作節奏趨向正常
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互聯網時代價格信息量及時透明化,僅靠炒作原料行情難以持久上行,上游原料價格的不確定性促使下游渠道采購更加理性,導致用藥用肥時間越來越集中,生產企業庫存壓力增大。上游原料價格的理性回歸,有利于行業操作節奏趨向正常,有利于下游提前采購冬儲。
四、特種肥料市場紅利來臨,國外特肥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近兩年的行業兩會已經演變成特肥會,截止2019年12月,農業部共登記特肥證件21505個,復合肥龍頭金正大及其子公司已登記特肥證件42個,成為登記特肥證件最多的企業之一。經“雙減”政策引導和企業多年推廣驗證,特肥使用進一步成熟,容量逐年遞增。國外特肥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有機水溶肥、腐植酸肥、專用肥、功能性肥料、土壤修復劑等特肥大行其道,前景看好。
五、行業監管進一步加強,特肥產品問題居多
農業部現已明確肥料產品標稱具有農藥功能、非法添加農藥、調節劑等屬違法行為。2019年農業部重點抽查特肥,其合格率遠低于復合肥,特肥產品如有機肥、菌肥、葉面肥已成為行業制假售假的重災區,夸大宣傳,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等現象層出不窮,預計后續特肥抽檢更加頻繁和嚴格。
六、大田區土地流轉、托管進一步加快,各類農服公司呈遞增趨勢
傳統大田區域土地流轉、托管進一步加快,結合中國國情及流轉速度,未來十年中國土地流轉趨勢會呈現“6-1-3”形式并存發展,即60%左右土地流轉面積在100-500畝之間在適度規模種地大戶,適度規模種田大戶將成為流轉的主流力量;10%左右土地流轉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超級大戶和企業承包戶;30%左右的散戶,散戶將在一定階段內長期存在。為拓展市場,提升增值服務,全國各地農服公司、農業產業化公司進一步增多,行業分工、農化服務愈加明細。
在變幻莫測的背景下,農資行業還存在以下3大問題:
1、經銷環節多,信息不通暢,成本阻礙農業發展
農資的傳統銷售是一級一級的,就像扯線圈一樣,一圈圈一層層扯下來,一次次加價后,到最后環節賣給農戶,最后的經銷商能賺的錢已經不多了,有的農資產品,從出來到最終消費者使用,中間的價格翻了一倍以上都是很常見的。
2、農資賒銷嚴重,資金限制行業發展
假農藥,假化肥的事情層出不窮,農民也不能吃啞巴虧,所以在購買農資產品時也多了心眼,甚至有人寧愿不買,少買,也不要買錯,很多地區為了促進銷量,會給農民們進行賒銷,但常規的賒銷情景下,零售商和經銷商均需要向下賒銷,但經銷商需要現款向廠家拿貨,這就造成經銷商們的資金壓力增大,沒有多余的流動資金來擴大生意,也就限制了行業的發展。
3、服務意識不足,售后保障難到位
最大的問題就是服務了,農資行業服務才是硬道理,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欠缺、會讓用戶的體驗度大打折扣,很多地區的售后也沒什么保障,這也是限制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2020年,農資行業又將何去何從?
新洋豐力賽諾羅文勝認為,2020將成農資行業分化之年。他認為,化肥行業已進入存量博弈階段,競爭日趨激烈,農資行業未來將呈現分化格局。
在企業層面,我認為,整體而言未來會分化成兩類企業。一類是行業俗稱的大肥企業。這些一般都是行業的龍頭和骨干,以生產基礎性、通用型肥料為主,依靠成本優勢和規模效應,掌控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另一類是特肥企業。他們依靠特色化的技術和專業化的農技服務,走小而美道路,只要在細分領域扎下根,同樣也會活得很好。
渠道層面也將分化。一類是傳統的渠道商將長期存在。他們有較強的資金實力,以及多年積累起來的良好客情,依靠銷售通用型產品為主。還有一類就是服務商。如果說渠道商關注的是零售網點,服務商抓的則是農戶,依靠特色產品和農技服務,與農戶建立高頻連接。
對此,行業專家也給出2020農資行業如何突圍?
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認為,2020對農資企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同時,農資行業是一個以技術為核心的行業。面對內憂外患的大背景,農資企業需要不斷地提高企業競爭力,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如何建立護城河?李劍認為農資企業需要做好2個方面:一方面引進優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學會抱團,尤其與科研機構或者組織抱團合作提高企業的產品研發能力和科技。
華中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吳禮樹認為:中國農資未來的核心驅動力,一是精心打造產品,二是精準農技服務。因此,打造產品的核心是創新、聚焦、差異化;農技服務的核心是打造營銷兼技術的“雙料人才”。
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兼職教授年介響認為,2020年,積極幫助經銷商和終端商進行產品整合、市場支持,管理輸出,共同攜手面對各種嚴峻的市場形勢。越是不好過的時候,企業越要發揮組織架構的優勢,幫助經銷商度過難關,做出性價比高的產品,讓所有合作伙伴和客戶利益最大化,讓經銷商對企業有信心。
最后,農業行業觀察認為,農資行業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2020年,農資行業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近幾年隨著一些新模式、新商業滲透之后,農資也的正在慢慢地改變,但農資行業的商業本質一直沒有變化:保護環境、幫助種植戶賺錢。
內容來源:農資導報、農資與市場,農業行業觀察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5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