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其實,在風口上的豬真的能飛起來。
從近幾年來看,作為傳統不能再傳統的農資行業遇到2個機遇,也是2個風口,雖然有人從風口掉下來,但畢竟也飛起來過。
風口一:電商
自2012年開始,農資電商就逐漸被資本、互聯網、傳統農資企業紛紛熱捧。隨后京東、阿里、金正大、諾普信、輝豐股份紛紛布局農資電商。曾幾何時,農資電商被外界稱作為農資行業的“救命稻草”。
但3年之后,2015年,農資電商被質疑“行不通”、“不符合當下”,退出者、遲疑者比比皆是。比如,農一網的南遷上海、農商一號倒閉成為農資行業“驚鴻一瞥”。
大浪淘沙之后,作為農資行業的新生力量大豐收似乎找到一條符合時代和用戶需求的路子“服務型的農資電商模式”,他的未來價值還是可期的。
風口二:農業服務
從農資電商紛紛敗北后,傳統農資企業又紛紛殺入農業服務,以農技服務、水肥一體化、植保無人機、托管農業、農業綜合服務等等為切入點。
其中,金正大、史丹利、新洋豐、中化等傳統農資巨頭紛紛布局農業服務領域,并在全國范圍進行深耕,搶占全國市場,還把戰線延伸到縣市級。
-01-
農服萬億級市場!國家政策助推、用戶需求迭代
農業的大發展,與國家相關政策是離不開的。可以說,農服領域是政策產物,也是市場產物。
早在2017年,相關部門出臺了大量政策推動農業轉型,支持農業綜合服務發展。從支持服務的方面來看,主要有推進實施耕地修復、減少藥肥使用量、促進農業電商平臺發展以及支持加快農業金融服務發展等。
另外 今年《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期正式對外公布,國家將重點支持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旅游業、鄉村服務業等,具有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供應鏈健全以及農業功能充分發掘、鄉村價值深度開發、鄉村就業結構優化、農民增收渠道拓寬等一系列特征,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產業。國家將在土地、人才、資本等方面重點扶持和支持。
另據統計,2017年是農服元年,2020年市場容量超8000億,農業服務市場將迎來井噴。為何農服市場會迎來井噴呢?我們認為有3個要素:
1、土地政策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為農村土地松綁,尤其是2017年三權分置政策出臺以后,農村土地的活力得到刺激,土地“交易或變現”推動著種養大戶的集約式發展、尤其是土地規模化和集中。
如此,也為農業現代化發展、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底層需求,規模化農業必定需要更多的農業服務為支撐。
還有人預測,未來土地集中之后,集團化企業、產業化企業將會主導農業的發展態勢,這些集團性企業對農業服務需求更為強烈。
2、返鄉政策
數據顯示,目前返鄉創業者人數超740多萬,這些群體的服務是剛需。他們投身農業需要從土地、技術、管理、銷售等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服務。
同時,鄉村振興的落地和推進,資本下鄉之后,返鄉創業者在土地政策和資本的助推下布局更為積極和大膽。
另外,返鄉創業者在產業布局上,傳統種養是基礎,大力發展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這些都促使農服領域發展。
3、農資行業轉型必然
農資行業轉型已經成為必然,產品同質化、國家對農資產品監管、農戶需求迭代等等都迫使著農資企業不得不改變。
此外,新的農資、作業技術的開發將進一步推進規模化向大型集約發展,例如衛星遙感施肥、水肥一體化、航空植保等技術的發展使得超大型農場的出現在技術上更為可行,推動轉型深化。
另外,規模化農業成為趨勢之后,生產端的企業更需要農資企業專業化和產業化的綜合服務,從產品、技術發展到金融服務、產業鏈服務。
-02-
11家農資企業撬動農服大生意
農業服務逐步走上深水區,賣產品的思維已經出局了。
覺醒是必然!時代在前行,用戶需求與迭代,農資企業“只賣產品”的思維已經跟不上用戶的需求,大田農戶需要農資企業專業農技、綜合化服務。
說的更直白:農戶需要農資企業提供保姆式的全套服務,比如,從產前、產中、產后等三端全方位服務,否則他們不會賣你任何農資產品。
這一需求的變化,也大大促使農資企業紛紛轉型成服務商、產業鏈服務者。
我們統計過從2012年開始至今,至少有11家傳統農資企業轉型或者重點布局農服。
(排名不分先后)
1、史丹利:農業信息化服務商
從史丹利的2018年報發現,投資5億元,史丹利公司于2015年制定了向農業服務商轉型的發展戰略,采用“自營+平臺”的農服發展模式,同年公司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史丹利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提供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農機、農業技術、糧食貿易、金融和信息等一體化服務。
2016年,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史丹利農服平臺正式上線,立足于農業信息化,建設農資供應系統、會員管理系統、金融支付系統和農業服務系統等。
2、先正達:數字農業服務商
2018年,先正達攜手大疆發力植保飛防業務提供精準農業服務。早在2014年即開始了在無人機領域的探索,已經在水稻、玉米、小麥、甘蔗等作物上進行了標準化的試驗示范,減少農藥噴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將無人機技術應用于農作物解決方案,也能為廣大農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在植保農業的基礎上,先正達發力數字農業,并將在農場管理系統、數字農藝工具、風險管理工具等農業生產管理體系上發力與深耕。
3、龍燈:技術服務品牌商
2017年1月10日,由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攜手臺灣經緯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的龍智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昆山正式宣告成立。作為龍燈作物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植保無人機開展農業服務,可以加速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
從公報發現,龍燈將以作物為導向,強化產品質量、技術和服務三種能力,堅持代理產品與自有產品共同發展的道路,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農化產品,全力打造龍燈公司技術與服務品牌。
截止目前,龍燈完成了作物保護、植物營養、種子與性狀、飛防業務四大板塊的布局,龍燈也將結合農藥、肥料、種子和飛防等業務,向農民提供完整的作物解決方案,向智慧農業進軍。
4、輝豐股份:生物農業企業
早在2017年, 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豐股份”)與南京軒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軒凱生物”)戰略合作,輝豐股份發力生物農業、把“用領先的微生物技術和產品推動大健康農業的發展”作為今后的戰略轉型方向。
輝豐股份對外宣稱:輝豐將打造一個集科研攻關、核心料包開發、示范農場于一體的生物農業平臺,打通線上、線下、第三方訂制三個渠道,通過核心料包、技術管理輸出,形成若干個輻射全國的全元素微生物菌肥加工、倉儲、物流配送點。
5、紅太陽:供應鏈金融服務商
2017年11月,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以自有資金 1.8億元人民幣與南京第一農藥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國星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南京紅太陽金控供應鏈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登記機關核準名稱為準),紅太陽公司持股比例為30%。
此舉充分利用紅太陽產業鏈生態圈優勢,深化產業與資本融合,構建了一個鏈接、整合產業鏈生態圈上下游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資源、共享共贏的多層次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全方位快速切入高附加值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實現共享共贏,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6、諾普信:作物產業鏈服務商
作為一家農藥制劑生產企業,諾普信自1999年成立以來就深耕種植產業鏈,始終堅持做三件事:做農民需要的藥,做環保的藥和指導農民用藥。
2015年5月,諾普信正式推出田田圈,將“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將“打造區域遙遙的農資分銷和農業服務平臺,***終形成大三農互聯生態圈”作為企業使命,努力實現“農業不再落后、農民無比幸福”的企業愿景。
其后,諾普信在飛防業務上收購雨燕農服、種子解決方案,諾普信已經從賣產品的思維逐步轉向服務思維,以特色作物切入,打造一個產業種植樣板。
7、燕化永樂:農技服務商
靠殺蟲劑制勝市場的黑馬“燕化永樂”一直專注產品創新,他們還拋出“燕化永樂計劃用五年時間,即在2020年達成30億元的銷售額,成為中國農化企業前十!”豪言壯語。
其實,在農服領域的探索也從未停歇,在2014年,燕化永樂推出“農醫生”農技服務平臺,讓億萬農戶受益于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農業技術與服務。
8、海利爾:農業產業鏈服務平臺
2013年開始,海利爾掀起了一場營銷變革,從傳統的市場營銷轉向基層推廣,面對面地為農民提供技術推廣服務。
近幾年,海利爾把“農業產業鏈服務商”作為企業戰略定位,同時延伸到整個農業產業鏈上。2015年,海利爾推出“田地頭”植保服務品牌,“田地頭”既有在線的技術服務咨詢,同時針對會員提供更加專業的技術跟蹤服務,可以更好地解決廣大種植戶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疑難問題。
9、新洋豐:現代農業服務商
近期,新洋豐正式由“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表明,新洋豐將從肥業轉向新農業,“新洋豐正從全產業鏈發力,搭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
早在2016年,2016年7月18日,新洋豐公告以3.99億現金收購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綠港將成為新洋豐控股子公司,進入現代農業服務領域。
10、中化農業: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商
中化集團農業事業部將種子、化肥、農藥三大業務板塊放在一起,就是全國最大的農業投入品公司。
同時,中化集團提出建立一個新的服務模式——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MAP),整合資源從農業本身的定位,種植本身的定位、市場的銜接,引導農民去種地,以實現農業生產的質量和產品適應性最高,農民投入最低的目標。在未來3~5年內,將在我國的重要農業縣建設500座以上的MAP技術服務中心和近千個現代農業示范農場,實現服務3千萬畝耕地的目標
11金正大:全產業鏈服務商
財報顯示,目前金正大擁有的金豐農服已在中國重要的農業種植區建立了70余家縣級服務機構。通過“金豐農服”打通閉環產業鏈,公司營銷轉型實現突破,未來有望帶動客戶業務和產品銷量實現快速增長。
2017年7月,作為老牌農資企業——金正大以自有資金7億元人民幣設立全資子公司金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金豐服務公司”),在中國各主要的農業種植區域,建立千家縣級金豐公社農業服務機構,為中國種植農場、農民合作社、種植戶等提供諸如土壤修復、全程作物營養解決方案、農作物品質提升、農機具銷售租賃、農技培訓指導、機播手代種代收、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農業金融等全方位的農業服務。
-03-
未來:互聯網巨頭VS農資巨頭共同掘金
農服領域,已經成為傳統農資企業的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隨著土地進一步集中,大田作業將會成為趨勢。
其實,還有一點,農服領域不能離開互聯網,尤其是互聯網技術、互聯網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其中,中化農業MAP、金豐公社、諾普信田田圈等都植入互聯網基因。
因此,農服市場的發展,少不了京東、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的參與、合作。早在2017年,金正大與京東農業達成合作共同推進產銷對接。無獨有偶,今年6月份,中化農業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新零售平臺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盒馬鮮生)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以草莓為試點,探索在盒馬鮮生全國19個大區范圍內的草莓單品的訂單農業創新合作模式,共同打造新農業生態圈。
當然,除了傳統農資企業淘金農服之外,互聯網創業公司也紛紛布局,比如:大疆農業、麥飛科技、農田管家、極飛科技。
可以說,農服江湖才剛剛形成...這個江湖不存在競爭,只有競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許,這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農服江湖。
但,農服領域必有一戰!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