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農資人措手不及。疫情是災難,也是機遇。疫情面前讓農資人更加清楚,自疫情過后,農資行業該如何變局?
1、農資物流運輸的變化
由于受到災害影響,農資企業現階段的物流渠道對于貨運綠色通道開放的依賴度比較強,而松散的供應模式則是企業物流渠道的一大挑戰,銷售渠道暫無固定、可信的固定供應渠道,因此在后期企業如何重建物流體系、如何借助可靠的物流體系將會成為貨運的重點方向。
2、農資價格與企業庫存、產能關系的調整
就現階段來看,鮮少有人提及農資漲價、降價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農業農村部針對疫情快速做出了完善的策略。短期內農資產品的供應雖然受到運輸物流影響,但是附加漲價范圍不大,加上北方冬小麥和南方早稻等農資基本上備貨充足,因此農資的漲跌在近兩個月內很有局限,接近疫情尾聲,大幅漲跌的可能性更小。
庫存充足的企業在面臨疫情問題時,選擇余地更大,這與企業本身規模和產能相關,因為很多大企業在全國多地建立基地,這樣就可以充分保障在禁運期間,不同區域的貨物充足,受到影響更小,因此疫情對于不同企業來說,也是對企業本身庫存和產能的一個考驗。如何保證隨時有貨、隨時能調貨、保證價格在一個穩定的區間波動。企業應當依據自身發展計劃,未雨綢繆。
3、行業工作模式的轉變
對于農資行業來說,工作模式是十分傳統且單一的,面對長期無法正常開工上班的時候,就必須要開展新的工作模式。目前來看,釘釘的工作模式是部分企業的首選,也有部分企業有自建的內部工作網絡。對于大部分企業、經銷商、甚至職業種植者來說,通過本次疫情,大家發現線上工作是可以取代部分正常的日常工作,而且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企業成本的損失。因此疫情過后,大部分企業的工作模式必將產生一定的變化,即傳統與線上模式相結合。包括在線上宣傳、直播等互動行為,可以更加增強企業、客戶與業務員之間的粘性。
4、高端農產品消費市場即將大規模爆發
通過本次疫情我們已經親眼見證了高端農產品消費市場的火爆。我們所需的基本食品也轉向了更具功能性的食品,無論是牛奶、高端大米、高端蔬菜還是水果,都在疫情中借助菜籃配送、同城快遞等模式逐漸完成了對于“菜市場產品”的取代。我們可以得知,此類產品在物流配送上面的附加值更大,這也就倒逼了此類產品在其本身附加價值上的提高,高端農產品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大。
5、如何在供過于求的存量市場下參與新競爭
農資企業面臨的新問題,就是如何在存量市場下參與到新競爭中去,其實這個并非主要是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我們可以越來越明顯的感覺到,企業在不斷地轉化產能,新類型的產品越來越多,這是生產關系升級的一個體現,也是我們整體農資市場進化的一個體現。
舉例來說,越南泰國市場現在還在用三個15的復合肥,而我們在用菌肥、水溶肥等新興肥料來打市場,這就是正常的市場進化。所以我們的企業在當前市場情況下,大多數在集中力量開發新品、開發空白市場,或者技術升級從舊產品中找到新市場。所以將來我們的市場將會逐漸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競爭期,而在平靜的水面下,則是大魚吃小魚。
6、開工與復工的條件和成本
企業開工與復工主要面臨著疫情期間人多事雜的問題,一人患病,殃及全廠,這種事情近幾日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好幾起;而經銷商的復工則主要受到政府的統一限制。相對來說,有規模的企業在復工上更具有優勢,而對于經銷商層面來說,這種規模優勢是很難形成,因此對于經銷商來講復工的迫切性與難度則會更大,成本相對來講會更大。所以回到工作模式上來講,也就倒逼了大部分經銷商選擇線上工作、在線指導、在線訂貨的道路。
7、農資行業對國家資本的依賴度大大增強
我們為什么要談資本這個問題呢?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資本無處不在。本次疫情期間,以著名的西貝和海底撈為案例,西貝號稱三個月資金鏈就斷裂倒閉,而海底撈則是每天虧損八千萬元人民幣,這些龐大的損失金額對于很多企業來講,無疑是滅頂之災。西貝、海底撈這樣的中國頂級餐飲集團在面臨停工的情況下,資金基本上撐不過半年,甚至四個月都困難。對于我們農資行業來講,撐得過半年的企業又在哪里呢?
在疫情初期,國家財政部門就在不斷的發布消息,從專項資金的調配、企業貸款利率的降低、證券市場的拉升、債券市場的大筆資金注入等策略,我們可以看出,在面臨真正的考驗時,靠得住信得過的資本靠山,有且只有國家隊。
以幾大銀行為主體的投融大佬基本上對于收、放貸的相對寬松了。更多的中小型融資、借貸金融企業則無力撐下去,因為面臨市場信心的提振,民間資本和國家隊資本考慮的方向基本上都不一致,所以在疫情之后,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會逐漸引入國家的資本,這對于農資行業民間資本將會是一波沖擊。
8、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將帶來新機遇
除了政府資本的介入將會逐漸成為靠譜的選擇,農村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一個方向。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年,如何通過在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上來拉動農村上層經濟的發展,可以參考03—08年期間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來思考。
9、土地流轉加速、職業種植者的主流地位增強
用工難是疫情期間出現的一大現象。為什么會出現用工難這個問題,值得深思。為什么農村的勞動力不愿意務農,因為種糧食不賺錢,而高端農產品水果、蔬菜等對種植技術要求高、種植風險大、承包成本也高。相比之下,青壯年勞動力更愿意進入城市工作。對于農資企業來說,業務員招工很難,這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有著直接的關聯。
疫情期間,勞動力的流失問題被放大,這將會促進土地流轉,職業種植者的主流地位將會加強。那么接下來能做的就是土地的整合、勞動資源的整合,職業化種植的時代正在到來。
10、農資行業渠道將產生可合并性
從目前來看,消費主體短期滯脹逼死的主要是一小部分本來就撐不下去的終端渠道。主流渠道聲音很響,但是真正面臨倒閉風險的企業和經銷商,并不是主流,所以對于下游渠道的整合,存在于零售商和零售商之間、經銷商和零售商之間,而這種變化也是行業的正常發展。短期內農產品滯銷,對于部分種植戶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這樣的打擊對于種植產業整個體系來講,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和變化。
11、電商銷售成為傳統銷售渠道的新寵
受物貨運輸限制,城市內部的本地生鮮電商火了起來,而依靠社群營銷等新零售模式的興起,也為我們提供了真正意義上“社區”的概念。在賦予社區更多職能的同時,從政府層面上來講,這樣的電商和線上銷售積極有效,能夠減輕菜農、菜店的負擔及成本的損失,能夠更加有效的為社區賦能,真正實現區域民主自制,減輕大、集中、等老模式帶給政府的壓力。
線上渠道的構建是永久性卻又靈活的,因此對于企業來說,線上渠道的“死灰復燃”并不是自上而下的主動建設,而是疫情之下客戶端對企業倒逼的結果,企業可以借助這個機會重新整合農資電商資源。
12、城市農業職能區域的轉移
這次疫情對“城市種植者”最大的影響就是進一步剝離了城市的功能分區,這個是受到政策指導的一個方面,主要在城郊結合部,利于疏散和交通,也利于鮮貨運輸和大宗成交。所以,在城市中,更多人的選擇主要將會集中在中高檔蔬菜、水果、雞魚肉蛋糧食等方面上,而基本的“菜市場”有可能大規模的轉移消失。
對于種植端來講,未來要么對接生鮮店鋪,要么對接城郊結合部的大菜市,就像工業園區的轉移一樣。城市對于農業的職能分區已經開始,高端水果蔬菜與基本生活必需農產品開始剝離,并且將會在短期內結束。
文章來源:農學谷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