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Hi~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農業君~
不少小伙伴上班時間忙于工作,可能錯過一些最新消息。為了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小編決定開一個小欄目——《農業產業周報》,搜集整理本周內(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3日)農業生鮮&農業電商&農業科技&新消費領域趨勢與財富!話不多說,開始!
【政策匯總】
1、政策:推動金融支農政策加速落地
農業農村部日前透露,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與交通銀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等金融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金融支農政策加速落地,構建長效機制,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多層次金融需求。據悉,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將和各金融單位圍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動定點幫扶工作、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推動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大力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等六個方面工作,開展全面合作。
2、政策:加快推動農業5G應用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目標到2025年,力爭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術和短板技術,農業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農業科技整體實力穩居世界第一方陣,生物育種、農業5G應用、動物疫苗等領域居世界領先水平。農業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等進一步提高,生物種業、耕地保育、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綠色投入品等領域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
3、政策: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權下放各省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這個“土地新政”,將顯著影響中國未來城鎮化進程,對于中心城市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好!這次“土地新政”的核心是: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第二,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準土地征收審批事項委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4、政策: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相關政策表示,為支持各地加快提升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集約化水平,2020年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還安排50億元中央資金,支持地方建設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同時,各地可在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安排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指導性任務過程中,結合本地實際統籌安排用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繼續大力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建設農業產業強鎮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各地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資本事件】
5、農發種業:擬使用不超7億元暫時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近日,農發種業公布,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決議,審議通過《關于公司運用暫時閑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根據規定,該公司及子公司使用暫時閑置的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收益穩定的銀行結構性存款等產品,總額度不超過7億元人民幣,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以滾動使用,且任一時點使用暫時閑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總額不得超過7億元人民幣,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6、冠農股份:6000萬參投植物蛋白科技公司
新疆冠農果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農股份)新增對外投資,投資企業為新疆天澤糧牧植物蛋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比例100%。資料顯示,新疆天澤糧牧植物蛋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16日,法定代表人為張長海,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食品生產;食品銷售;生物飼料研發等。該公司由冠農股份全資控股。
7、阿寬食品:擬ipo募資6.6億元
近日,阿寬食品(白家食品)提交招股書,擬沖刺深交所主板上市。本次阿寬食品擬在深交所主板發行3194萬股,募資6.65億元,投向健康食品產業園一期建設及研發中心建設兩個項目。如果順利上市,阿寬食品有望成為A股“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所謂新型方便食品,是相對于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傳統方便面企業而言,產品則以自熱食品、方便粉絲、方便米飯等為代表。
8、新希望六和:發行40億可轉債 全部用于生豬養殖
近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六和”)表示,該公司將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新希望”可轉債,本次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40億元,發行數量4000萬張。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按面值發行,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期限為發行之日起6年。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表示,此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生豬養殖項目。其中包括山東德州50萬頭商品豬聚落項目、禹城市6000頭種豬標準化養殖場項目等8個項目,涉及商品豬年出欄量約為389萬頭。
9、元氣森林:2000萬成立包裝公司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元卓(咸寧)包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趙江,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食品用紙包裝、容器制品生產;酒制品生產;包裝材料及制品銷售;普通玻璃容器制造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10、每日優鮮:全資并購無人便利柜“在樓下”
天眼查顯示,近日,北京在樓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在樓下”)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相繼退出,新增股東北京每日優鮮便利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00%。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樓下創始人張贏曾是IBM高級咨詢總監,曾經創辦過社區O2O項目愛鮮蜂。2021年3月,“在樓下”宣布此前一年在北京新增了200個點位,單個點位盈利實現了217%增長。曾受到IDG資本領投,創新工場聯合領投,元璟資本等資本的投資。
11、燕之屋:計劃ipo 半年營收達7億元
近日,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交招股書,計劃ipo。據悉,目前燕之屋以加盟形式,開出600多家實體店。其創始人黃健也曾喊出“百億企業,百年品牌”的口號。招股書顯示,2020年燕之屋總營收約13億元,而毛利率長期在50%左右,距離百億仍有較大距離。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燕之屋的總營收分別為7.24億元、9.51億元和12.99億元,同比增長均在30%以上。2021年上半年,燕之屋營收達7.07億元。
【大農業大產業】
12、券商:預制菜市場B端消費是大頭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為2888億元,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3459億元,同比增長18%。
據國海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預制菜市場B端與C端比例大概為8:2,餐館等商家仍舊占預制菜的消費大頭。不過,對比日本預制菜市場B端與C端6:4的比例,國內C端預制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3、業內:我國智慧農業技術仍處于初級階段
業內指出,我國的智慧農業傳感器技術其實依舊處在初級階段,不能夠完全地滿足智慧農業發展的各種需求,研發人員也是相對較少,對農業智能化、自動化的進一步還是有一定的阻礙。另外智慧農業傳感器也是處在初級階段,還是只能初步的監測環境要素,面對一些不可抗力的惡劣環境傳感器的穩定性跟實用性還是有所欠缺的。
智慧農業雖然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但是對于這方面來說,我國智慧農業傳感器的發展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14、有機農業:只能用高價來平衡收支
簡單的說,有機農業就是在生產中不采用任何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等物質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所以,不難看出有機農產品的價格之所以居高不下是由于它的生產方式決定的。另外,有機農業在農業領域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經濟學上講,商品的價值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時間則充分體現了成本,再加上產量一定程度上低于普通農產品,所以有機農產品只能用高價格來平衡收支。
15、生物肥料:政策青睞 發展速度驚人
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質檢中心主任李俊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規劃明確“基因與生物技術”系七大科技前沿領域攻關領域之一,“生物技術”系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專家預測,在國家政策強力驅動下,“十四五”以及今后更長時期,微生物肥料每年將以10%左右的速度發展,應用面積達到6億畝以上。在這其中,形成行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平臺至為關鍵。
16、社區團購:商業模式存在3大問題
易觀分析流通行業高級分析師曾穎表示,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存在一定問題,其一,低價成為社區團購獲客的主要優勢,低價吸引來的用戶忠誠度也較低,復購率難以保障。其二,在低價競爭的環境下,社區團購擴張速度越快,虧損也就越大。其三,這里面部分企業之前并沒有豐富的商品供應鏈經驗,所以在供應鏈與運營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資金鏈跟不上的企業會提前退出社區團購市場。
【企業動態】
17、先正達:發布多款微生物肥料新品
近日,中化化肥在北京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正式發布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業務單元微生物戰略,并同期亮相一攬子最新產品。微生物肥料產品涉及:包括整個家族的技術母體農用微生物菌劑系列;土壤健康形象大使生物有機肥系列;補齊傳統肥料短板的生物復合肥系列;多技術集成的生物有機無機系列;以及生物土壤改良劑等。
18、大北農:計劃用3億獎勵100名行業精英
據悉,動保業務方面,大北農集團常務副總裁、首席科學家易敢峰在11月份舉辦的“中國大農業經營年會”上表示,大北農計劃拿出3個億,獎勵給100名行業精英。對于有外企工作經驗的人才,大北農承諾年收入提升10%-60%,并補償1-6個月的收入。其目標是三年內成為國內豬疫苗領域第一。
19、國聯水產:與盒馬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國聯水產與盒馬鮮生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雙方將就水產品預制菜品開發與市場推廣、水產品高質效養殖模式開發、聯合品牌及消費動態共享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探索水產食品產業創新發展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盒馬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建設6個中央工廠,主要用于醬鹵熟食、生熟面制品、半成品菜、調理肉制品、水產品以及豆制品的研發生產。
20、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更名首農味業
近日,新京報記者從天眼查獲悉,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老字號王致和關聯公司)企業名稱已于近期變更為北京首農味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農味業”)。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由北京二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后者為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孫公司。實際上,早在2021年7月,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就透露,已對調味品板塊企業進行重組,將“王致和”“六必居”“白玉”“龍門”等7家老字號整合,成立首農味業。
21、芭田股份:擬超5億元投建新型肥料項目
近日,芭田股份公告,該公司與廣東翁源經濟開發區簽署芭田新型肥料項目招商引資投資合同書,公司擬在翁源經濟開發區官渡片區選址投資開發建設芭田新型肥料項目,并于項目建成后從事相關經營活動。項目總投資5億元以上,投資強度500萬元/畝,稅收強度30萬元/畝。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