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每一個城市的農產品中轉站,影響著城市農產品價格,甚至會成為全國農產品價格晴雨表。
前幾年,有人列出中國十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河南萬邦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紛紛入選。
尤其是,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簡稱:新發地)成為亞洲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不僅面積大,而且交易額也是最大,沒有之一。同時,北京蔬菜水果的供應90%來源于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號稱“北京的菜籃子”、對北京經濟民生具有重大意義。
根據公報顯示,新發地成立于1988年5月,現已成為北京市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現占地面積1820畝,管理人員1759名,固定攤位5558個、定點客戶8000多家,日吞吐蔬菜1.6萬噸。主要經營蔬菜、果品、肉類、糧油、水產、副食、調料、禽蛋、菌類、茶葉、種子等農副產品,是一處以蔬菜、果品、肉類批發為龍頭的國家級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據了解,新發地批發市場2019年交易量1749萬噸,交易額1319億元人民幣。在全國4600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中,新發地市場交易量、交易額已連續十七年雙居全國第一。
新發地取得如此傲嬌的成績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新發地創始人兼董事長、掌門人張玉璽。如今,71歲的張玉璽,依然帶領著新發地沖擊2000億的目標。
張玉璽,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10月的新發地村。1966年,張玉璽初中畢業,在那個對軍人充滿憧憬的年代,他常常夢想自己能穿上軍裝,英姿颯爽地闊步前行。1970 年,他終于如愿以償,光榮入伍,在東海艦隊當了一名信號兵。
1976 年,退役的張玉璽回到新發地當了一名普通的農民。他抱著一切從零開始、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的心態,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先后當過電影放映員、財務統計員、漁場場長、車隊隊長、生產隊副大隊長,上演著自己的激情歲月。
他與農業結緣始于1982年,張玉璽憑借出色的工作被村里派出去學習蔬菜栽培技術。3 年后他學成歸來,被委任為蔬菜公司經理。并在北京市政的激勵下,張玉璽所在的新發地村形成一個馬路市場,該市場方便菜農從事蔬菜交公和擺攤銷售。這也是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前身。
但由于當時,魚龍混雜、市場無序,作為村干部的張玉璽與菜農形成“拉鋸戰”。恰恰這些問題,張玉璽誕生了建造“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想法。
1988 年5 月16 日,新發地村決定成立農產品市場。經村里決定,張玉璽帶領15 個村民,用15 萬元貸款,圈了15 畝地,開始籌建市場。經過30多年 的努力,張玉璽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創新與變革,終于不負重托把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亞洲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更是北京的菜籃子、滿足北京市民的果蔬等農產品需求。“新發地”品牌已成為中國農產品的代名詞,新發地市場的農產品價格指數成為引領中國農產品市場價格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這些傲嬌的成績,離不開張玉璽的眼光與決策力。尤其是在市場擴張和關鍵業務上的布局。
近年來,新發地為構筑首都農產品安全穩定供應的“護城河”,市場實施了“內升外擴,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業務正在穩步向生產源頭和零售終端同步延伸。
2017年,京津冀三地商務部門日前共同發布《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津冀供京蔬菜比重將提高至25%,以首都消費市場為核心,建設“一核、雙層、五通道、多中心”的環首都鮮活農產品物流網絡。于是,張玉璽看到這一機會,加速布局分市場,不只給首都人民造福,還要給全國人民“造富”。
早在2011年3月21日,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第一個分市場涿州分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啟動。該市場占地面積318畝,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4.4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展廳改造、冷庫建設、交易棚建設、商務辦公樓及商業樓等。改造完成后該市場可實現年交易量250萬噸以上。隨后,張玉璽分別在河北滄州、山西大同、安徽亳州、河北高碑店、湖北襄陽、四川資中縣等15個地區建了一個集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區、冷鏈物流區、倉儲加工區、商業服務區的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從而保障和滿足了首都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應,同時還推動產業扶貧和消費扶貧。
另外,在新發地批發市場定位和IP上,張玉璽更是提出“北京新發地將成公園式農產品市場”,
2015年開始,張玉璽對新發地進行改造升級。據張玉璽介紹,新發地現有土地1680畝,其中的670畝土地將用于建設綜合性的農產品市場,包括冷鏈交易區、果品交易區和蔬菜交易區。這部分土地將進行地上和地下的綜合建設,充分利用空間。其余的土地將全部重新規劃用作綠化,新發地的環境將煥然一新,成為一座“瓜果蔬菜的大公園”。
同時,張玉璽在全世界考察過程中發現“首爾模式”特別適合新發地未來模式。張玉璽規劃中,在這種交易模式中,各地蔬菜瓜果到市場后首先進入政府投資的農產品包裝市場,一是進行農產品的二次檢測,二是包裝成為各自的品牌。檢測包裝后,再統一拉到交易市場進行競價拍賣,分流到二級市場。新發地將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升級改造,“交易大樓專門設立一層分包中心,拉著瓜果蔬菜的大車能直接開進大樓內,進行農產品檢測包裝”,張玉璽相信,品牌化將是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唯一出路。
另外,在順應時代上,張玉璽還帶頭開展直播帶貨,比如今年6月份,張玉璽采用直帶貨的方式幫助湖北毛豆、鮮玉米進京銷售。
一次次的創新和順勢而為,張玉璽都抓住時代的機會,在未來,新發地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偉大。
就在這幾天,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因新冠疫情迎來大考而遭遇休市,但是,新發地及張玉璽并沒有忘記使命,開辟臨時性的市場,滿足首都居民果蔬剛需。
其實,71歲的張玉璽,32歲的新發地,正當年!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4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