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陳立耀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我們主糧已經實現自足,但為何還不斷地進口國外的玉米、大豆等轉基因農產品呢?另外,隨著國家各項政策助推,轉基因技術在農業領域能否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呢?
答案是肯定的。
-010-
農業的發展,一直離不開大環境或者大政策。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糧食安全以及成為世界各國的第一戰略。
近期,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被列為其中之一。
該會議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目前,我國種業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但在部分農作物品種上仍存在差距:在水稻和小麥種源方面已經實現自給自足且有全球競爭力;玉米和大豆受育種和栽培等因素限制,單產與世界水平有較大差距,且部分依靠進口;少數蔬菜品種同樣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也需要進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強調種源安全和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加大種業研發創新、加強生物育種技術應用和加快優質品種商業化推廣進程將是大勢所趨.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自產糧食6億多噸,進口大豆、玉米等糧食約1.3億噸。
玉米是重要的飼用谷物和生物能源生產原料,也是我國第一大糧食品種。但是,玉米缺口難題一直存在。
進口玉米,是我國解決玉米短缺難題。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數據顯示,我國玉米庫存已經從2016年的將近2億噸,下降到2019年的9000萬噸,預計20年將低于5000萬噸,4年下降75%,玉米庫存告急。2020-2021年度玉米消費量上調1300萬噸至2.93億噸,料供應缺口達2500萬噸,此前預估為1200萬噸,前后相差一倍。
除了缺口之外,世界各地的自然災害導致全球玉米嚴重減產。比如,今年的洪水、草地貪夜蛾疫情。
如何破解玉米短缺難題呢?其實這個難題早前就有專家提出:轉基因技術。
-020-
轉基因玉米會不會成為中國玉米高產的突破口呢?答案,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是肯定的。
當前我國雜交育種技術已到瓶頸,品種同質化嚴重。轉基因技術的推廣,將帶來產量的提升并降低生產成本,也將加速推動我國種業與國際接軌。
因此,這次種子“危機”,最大的看點是轉基因技術的推廣,草地貪夜蛾有望成為我國轉基因商業化政策放開的催化劑。
據此前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于慈KJH83等192個轉基因植物品種命名的公示》,今年1月20日是擬批準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公示期限的最后一天,公示期結束,或意味著我國將打開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的種植大門。
對此,也有很多證券機構紛紛幫助轉基因玉米打CALL。
相關正確機構紛紛表示,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獲批,或將帶來國內玉米種業的一次革命性品種換代,相關龍頭有望充分受益。其中,中信證券首席農業分析師盛夏表示,時隔十年后,轉基因玉米首次在申請安全證書環節取得進展。如一切順利,預計1-2年后,相關產品有望商業化推廣。
于此同時,轉基因玉米的抗蟲性,高產等優勢也被公眾瘋傳。比如,轉基因玉米可減少80%的殺蟲劑用量。
以某個品牌的轉基因玉米為例,該轉基因玉米種子種植一畝,可減少80%的殺蟲劑用量,不僅種植成本降低、產量可增加,更重要的是可減少農殘留,增強食品的安全性。
另外,某些學術研究也指出,實際上國外轉基因植物均已大規模種植,幾乎我國進口的玉米和大豆等都是轉基因品種。另外,我國玉米種植單產水平與國際上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提高速度有減慢趨勢,其主要原因為國外都在大規模種植轉基因玉米。
農業行業觀察也發現,中國的糧食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自足,進口的玉米已成為北糧南運的重要補充。同時,進入中國市場的玉米當中,約60%用于飼料產業,約30%用于工業產業,只有約10%被人食用。
-030-
多家證券公司分析指出,我國轉基因市場空間較大。
參照美國轉基因種子市場價格,我國轉基因玉米的終端市場收入空間達693億元,理論利潤空間為135億;我國轉基因大豆的市場收入空間達85億元,理論利潤空間為16.5億,空間巨大。
根據華泰證券研究報告則預測到2030年,我國轉基因種子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60億元,利潤總額有望達到157.8億元。
盡管,市場巨大,但轉基因也是一個高門檻行業。除了政策監管之外,還有就是資金和技術等門檻,中小企業幾乎無望。
由于轉基因進入的壁壘較高,小企業難以為繼,世界種業的集中度快速提升,形成了以農化集團為基礎的六大集團,即孟山都、杜邦、先正達、拜耳、陶氏、巴斯夫。另外,我國隆平高科、大北農等種業巨頭正在悶頭前行...
業內人士指出,一旦轉基因政策放開,種子行業競爭壁壘將快速提高,轉基因研發實力強勁、技術儲備充足的企業,將快速拉開和一般種企的差距,市場占有率加速提升。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處長宋貴文表示,中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為290萬公頃,位列全球第7位。目前我國的轉基因技術還有產品研發與國外差距大、前沿技術應用不夠等問題有待突破。
由此可見,在政策助推下,轉基因技術、人才、產業化等核心層面的突破將會成為國家、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面的重要工作。
轉基因農業,正迎來“春暖花開”...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9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