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導語:“壽光模式”升級再出發!
山東省壽光市是中國蔬菜之鄉,蔬菜產業是壽光的支柱產業,自1989年開始發展蔬菜大棚以來,全市共有日光溫室14.6萬個、拱棚2.7萬個,成為全國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蔬菜已經成為壽光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
早在今年4月,壽光蔬菜區域公用品牌戰略發布會在山東壽光舉行,開啟壽光蔬菜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30多年來,越來越多的壽光蔬菜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餐桌上,壽光成了全國的“菜籃子”。福來咨詢為壽光蔬菜策劃的品牌口令“健康中國菜籃子”,與國家提出的健康中國、全民健康的理念高度匹配,并搶占了“菜籃子工程”這一公共資產,充分體現了壽光蔬菜的地位、責任與擔當。
壽光蔬菜的品牌圖騰將壽光的“壽”字與中國的“菜籃子”形象巧妙結合,彰顯出壽光蔬菜作為“中國現代菜籃子的搖籃”行業屬性、產業地位及品牌價值。同時,“壽”字也寓意著健康長壽。
從買“洋種子”,到打造種業硅谷
作為農業的“芯片”,種子在蔬菜高質高效發展中的作用十分關鍵。過去,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優良品種,2011年前,壽光蔬菜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長期受制于人。
近年來,壽光市以打造“全國蔬菜種業硅谷”為目標,加快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體系。為抓住種子話語權,壽光自2012年開始相繼出臺蔬菜種業發展扶持政策,拿出專項資金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目前,壽光本地育種研發主體日益多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紛紛涌現。
為突出企業在蔬菜種業研發中心的主體地位。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壽光市政府連續出臺3項蔬菜種業發展扶持政策,拿出專項資金進行重點推動。2020年3月,壽光市又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蔬菜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蔬菜種業創新發展,扶持企業繁育加工推廣,吸引蔬菜種業企業落戶。
出政策還要引智力!為保證育種產業高質量發展,壽光市建成投用了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研發中心,先后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10多家國家級科研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壽光研發中心等相繼落戶。
在洛城街道寨里村,坐落著中國農業科學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壽光憑借多年來顯著的生產優勢和市場優勢,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建基地的不二選擇。
研發中心自2020年5月成立以來,已建成蔬菜分子生物、細胞工程、植保、園藝作物種苗繁育4個實驗室和8個研發團隊,先后吸引蔬菜花卉研究所涉及甘藍、番茄、辣椒等17個課題組、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中心開展科研工作,育成多個蔬菜新品種,其中3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目前,壽光有種苗企業300多家,自主研發的蔬菜新品種達140個,其中82個品種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年產蔬菜種苗近17億株,國產蔬菜品種市場占有率達70%。
在濰坊科技學院的生物工程研發中心(蔬菜種子研發中心)擁有170余畝研究基地,設有蔬菜作物新品種選育、作物精準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設施環境工程4個研究方向,通過研究開發、技術服務、成果轉化等方式服務于壽光蔬菜產業。
從輸出技術,到輸出標準
30年來,壽光人不斷適應新形勢,勇立農業科技的最前沿,博采最新技術成果,大棚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從簡單的第一代更新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第七代。同時,百余名技術員常年在外,將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無償傳授給全國的農民兄弟。
“如果說以前的‘壽光模式’側重于輸出產品、輸出人才、輸出技術,那么現在的‘壽光模式’則正在向輸出標準、輸出機制、輸出體系方向轉變。”壽光市委書記趙緒春說。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的《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引領農業綠色發展,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這也從側面凸顯了農產品標準化的重要性。
為了站穩蔬菜產業標準化高地,2018年7月于壽光掛牌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率先發力。中心主任付樂啟介紹,這是一個由蔬菜質量標準研究中心、蔬菜國際標準合作中心、蔬菜質量標準檢測中心、蔬菜質量標準服務中心構成的蔬菜產業“新高地”。
在3年的研制推廣下,標準中心集成2369條蔬菜產業鏈相關標準,形成14大類、182個品類的蔬菜標準數據庫。啟動16項國家、行業標準和102項地方標準,并為國際標準的制定奠定基礎。“壽光標準”在26個省份落地開花,全國新建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元素”。
壽光還在不斷推進以“工廠化”理念建設和運營農業園區。2018年以來已規劃建設了總占地2.3萬畝的18個重點蔬菜園區,全部按照標準中心標準生產,推廣應用自動溫控、智能霧化等智能科技設備,物聯網應用率超過80%。每個大棚、園區就是一個“標準車間”“標準工廠”。
2019年,壽光蔬菜成功注冊地理標志集體商標,成為濰坊市成功注冊的第一件集體商標,對壽光蔬菜提升品質、樹立信譽、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起到積極作用。2020年,壽光蔬菜產業集群被確定為全國首批50個特色農產品優勢產業集群,蔬菜年交易量達900萬噸,交易額200億元。
如今,有了黃瓜、西紅柿等主要設施蔬菜全產業鏈生產規范以及日光溫室建造規范、園區建設運營規范等“壽光標準”,“壽光模式”創新升級就有了充足的底氣,已經能夠為設施蔬菜產業問題提供包括標準、機制和體系等在內的集成解決方案。
手握蔬菜產業集群的優勢,壽光將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步伐邁在了全國前列。從靠天吃飯的經驗模式,到科學可控的標準化時代,將對全國的蔬菜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從設施農業,到智慧農業
中國設施蔬菜發軔于壽光,但是壽光的腳步從不停息,正在進行智慧農業的新探索,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壽光農業早已從之前的簡單的設施大棚發展到了“云”上智慧農業。現在,當地農民只要點開手機APP,就能隨時看到大棚里的溫度、濕度等數據,能用手機遙控卷簾、放風、澆水等。“云棚”的出現,一方面是勞動強度的降低,另一方面是實現了對光、溫、水、氣、肥等生產要素的精準調節,蔬菜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有了大幅提升。
在占地3000畝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范區里,有一座大型玻璃智能溫室,尤為醒目。
智能玻璃溫室曾是荷蘭農業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中國溫室大棚多以“荷蘭文洛型”連棟溫室為主,存在能耗大、運行成本高等問題,且夏季溫度太高,不能生產。
這座“中國壽光型”智能玻璃溫室融合中國日光溫室的保溫蓄熱功能和“荷蘭文洛型”連棟溫室的大空間優勢,集成應用國際上先進技術,可以全年連續生產,比“荷蘭文洛型”溫室大棚耗能降低一半以上。
玻璃溫室里23萬多株西紅柿苗整齊排列,呵護它們的是正壓可調通風系統、水肥智能供給系統、可視化智慧管控云服務系統等120多項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
目前,壽光80%以上的新建大棚采用了智能溫控、水肥一體化等物聯網技術,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貢獻率達70%。
在壽光,科技帶來的改變體現在每一個大棚中,靠天吃飯的經驗逐漸被科學控制的精確所取代。在科技創新的賦能下,壽光的每一個大棚正在成為一個生產車間,共同構成了中國菜鄉這座規模宏大的蔬菜工廠。
山東壽光,在打造“種業硅谷”、推動標準制訂、發展智慧農業等方面持續發力,是當之無愧的“健康中國菜籃子”!
來源:農民日報、微觀三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1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