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過專業人員通過成熟工藝,在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科學包裝,由專門渠道配送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主要原料分為肉類、水產類、糧食類、果蔬菌四類,其中肉禽成本占比最高為54%,其次是水產類,占比為27%。
水產預制菜的主要原料為淡水產品和海鮮產品,所以水產預制菜產業集群也多分布在沿海省市。根據原料、產業、榮譽等優勢,食業園區研究院選擇6個特色水產預制菜產業集群進行分析,探索不同發展模式。
據統計,2022年,我國預制菜整體市場規模約為4196億元,其中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為1047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市場規模,占整體市場規模的24.95%。根據預測,2025年,水產預制菜規模將會突破兩千億。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
自2022年起,各省、市(縣)開始出臺相關政策,從預制菜產業園、資金、技術等角度支持本地區發展預制菜產業,食業園區研究院根據區位、資源、產業、政策等優勢,選取湛江市、珠海市、佛山順德區、肇慶高要區、大連市和威海市6個沿海城市,分析水產預制菜發展模式。
廣東湛江
區位優勢:廣東省湛江市是中國南方最具特色的生態海灣城市,城區陸海一體,城里有海、海在城中、“一灣兩岸”。海岸線長2043公里,約占全國的1/10,有大小島嶼140多個,海域2萬平方公里,是廣東省海岸線最長、海島最多、海味最濃的地級市。
資源優勢:豐富的水產品資源,為湛江發展水產預制菜奠定了基礎。據統計,湛江市水產養殖面積120萬畝,水產品產量125.5萬噸,水產產值為274.6億元。作為全國五大‘北運菜’生產基地之一,湛江擁有金鯧魚、羅非魚、對蝦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并使得湛江榮獲“中國對蝦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等榮譽稱號。
產業優勢:正大集團、廣東恒興、湛江國聯、金嶺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依托產業鏈優勢打造標準化的中央廚房,實現了農工商貿一體化發展。餐飲行業的湛江御唐府、大神食品等企業通過與科研單位合作,主攻菜品的保鮮、包裝、物流配送。國聯水產升級自動化智能化加工技術,加大綜合水產品類精深加工的研發投入,2020年水產食品營業收入占比達到91.97%。
政策優勢:2022年7月,湛江市人民政府印發《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提出在吳川、遂溪創建兩個預制菜產業園,推動供銷社建設1+6+2冷鏈物流骨干網絡(1個中心庫、6個產地庫、2個配送平臺),支持組建預制菜產業聯合會,通過“粵菜師傅+預制菜全產業鏈”模式,多項措施并行,推動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項優勢并存,2022年6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湛江市“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
廣東珠海
區位優勢:珠海市位于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珠三角州區域,是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南與澳門相連,東眺香港。擁有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和24小時便利通關,在粵港澳區域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以斗門為中心,2小時車程內各種產業配套齊全,產品可在1小時內通過香港、澳門發往世界各地,斗門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資源優勢:珠海市是“中國海鱸之都”,斗門區白蕉鎮則是“中國海鱸之鄉”,而斗門區也是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領先的海鱸魚產區。據統計,珠海市水產養殖面積為33.18萬畝,水產品產量為33.34萬噸,整體水產產值為71億元。其中,斗門區海鱸養殖面積達3.9萬畝,產量15.6萬噸,產值32億元,海鱸產量占全國海鱸總產量的50%以上。
人才優勢:珠海市技師學院與珠海市農業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珠海首個“預制菜工匠學院”,產學研一體化,共同助推珠海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學院將著力打造“一院一平臺三中心”,即預制菜工匠學院,預制菜人力資源服務平臺,預制菜行業標準研究中心、預制菜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預制菜研發中心,設立“預制菜研發與運營管理”專業,利用斗門預制菜產業園內的硬件設施、設備等優質資源培養具備生產、研發、運營與管理等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政策優勢:2022年10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印發《加快推進珠海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措施》提出,規劃建設以斗門區為重點、向金灣區適度拓展的預制菜特色園;深耕白蕉海鱸、金灣黃鰭鯛、平沙桂蝦、萬山金鯧、桂山魚膠等珠海特色農產品,加強品牌宣傳推廣,樹立一批知名的預制菜品牌,形成預制菜產品優勢區。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珠海市形成質量安全、綠色健康、優勢明顯的預制菜特色產業高地。
2022年11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珠海市“中國海鱸預制菜之都”區域特色品牌稱號。
廣東佛山順德
資源優勢:順德是廣東重要的水產品基地之一,水產養殖面積15萬畝,年產量30多萬噸,產值80多億元,烏魚年產量占全國的20%、鰻魚年產量占全國的30%。擁有“中國鰻魚之鄉”稱號,地理標志農產品“順德鰻魚”,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順德鰻魚”、“順德草鯇”等名牌,充足且特色的水產品相有利于順德快速搶占國內水產預制菜市場。
產業優勢:作為“中國廚師之鄉”,截至2022年,順德擁有43位“中國烹飪大師”,27位“中國烹飪名師”,20位“食在廣東鉆石名廚”。餐飲產業的發達,使得拆魚羹、烤鰻魚、佛跳墻等順德經典菜品更容易加工為預制菜,借助廣東峰順控預制菜有限公司、廣東懿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預制菜優勢企業,可以快速推廣地方特色菜品。
政策優勢:2022年5月,順德區人民政府發布《加快推進順德區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六個一”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出臺一套支持預制菜發展的政策、建設一個預制菜產業園、設立一個預制菜產業發展基金、舉辦一場預制菜產業大會、打造一個預制菜研發和人才培養基地、組建一個預制菜產業聯合會等工程,推動本地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8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順德區“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鄉”區域特色品牌稱號。
廣東肇慶高要
資源優勢:高要區以“魚米之鄉”著稱,糧食、蔬菜、畜禽、水產等產業規模和產量位居全省前列,并形成了麥溪鯉、麥溪鯇、羅氏蝦、羅非魚、肉桂、佛手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作為“中國羅氏沼蝦之鄉”“中國羅非魚之鄉”高要區水產養殖面積32.18萬畝,水產產量17.4萬噸,產值32.8億元。其中羅氏沼蝦養殖面積達9.1萬畝,產量3.5萬噸。
產業優勢:2021年,高要區從事預制菜生產的11家規上企業共實現產值57億元,預制菜產業氛圍濃厚、產業基礎堅實。其中,作為全省預制菜龍頭企業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肇慶恒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布局農產品食品化,全力搶跑預制菜賽道,目前已有預制菜產品200多款,如金湯酸菜魚、免漿黑魚片、一夜埕金鯧魚、恒興鮮蝦等,遠銷國內外市場。2021年,該公司預制菜產品銷售額達3億元,同比增長30%。
平臺優勢:高要區把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制菜產業園作為“一號工程”,舉全區之力全速推進,匯聚各方優勢激發“資源×平臺×配套”乘數效應,高標準建設集肉類和水產深加工全產業鏈功能于一體的預制菜示范園區。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制菜RCEP數字谷(預制菜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已動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水產品暨預制菜原材料綜合交易中心已建成試運營。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肇慶配送分中心、肇慶天慶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等重點項目于2024年建成使用。
2023年1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肇慶市高要區“中國羅氏沼蝦預制菜產業之鄉”區域特色品牌稱號。
遼寧大連
區位優勢:大連市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國東北遼東半島最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遼闊的東北平原。是中國遼寧省的一個重要沿海港口城市,是中國東北主要的對外門戶;也是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
資源優勢:大連是海參、鮑魚、海膽、生蠔等多種海產品的原產地和主產區,享有“海鮮名城”“遼參之都”諸多美譽。近年來,大連加快養殖方式轉變,增殖放流規模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發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5處,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據統計,大連市水產養殖面積達648.3萬畝,水產產量為245.1萬噸,產值396.2億元。
產業優勢:大連市預制菜產業現在已初步形成了八個預制菜集聚區,產品涵蓋水產類、蔬果類、面點類、禽畜類等多個種類,其中海藻、蝦、蟹、參、鮑等水產類預制菜產值占到全部預制菜產值的46%,尤其是海藻類預制菜,是大連市預制菜中最大單品。除了擁有約900家預制菜企業之外,大連市還擁有冷鏈加工類企業1300余家,年加工量超過320萬噸,產品遠銷海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1000億元,預計到2024年末,大連預制菜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000億元。
平臺優勢:大連市先后建設了大連預制菜產業園、大連現代農業產業中心,成立了金普新區預制菜產業聯盟和遼寧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預制菜專委會。協會與產業園合力,為會員單位提供展銷對接、預制菜美食節、新品發布等主題活動,為大連市預制菜產業提供優異發展環境,實現遼寧預制菜可持續發展。
大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預制菜產業發展,2022年9月提出以海產品為突破口,推動大連海洋食材產業向海洋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創建萬億級海(農)產品預制菜產業集群,打造“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
山東威海
資源優勢:海洋漁業是威海市海洋產業的最大優勢和特色,威海擁有全省資源最豐富、環境最好、綜合效益最高的海洋牧場,規模最大的近海及遠洋捕撈船隊,實力最強的海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擁有“中國海鮮食品名城”、“中國海鮮之都”等稱號。據統計,威海市水產養殖面積為164.7萬畝,水產品產量為307.1萬噸,產值為430.3億元。
政策優勢:2022年12月,威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威海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建設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培育壯大預制菜加工企業、支持發展冷鏈物流、培育預制菜品牌、構建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培養預制菜產業人才等六方面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
種業優勢: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從戰略高度深入實施海洋種業振興行動,在全國地級市率先制定實施了海洋種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全市現有省級以上原良種場25處,涵蓋魚蝦貝藻參等主要經濟物種19個品類,實現了北方主要養殖品種全覆蓋,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數量全國居首。同時,不斷深化與國內頂尖高校院所的合作,共建國家海產貝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威海海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培育出國審名優新品種13個,全市海水養殖良種覆蓋率達到70%以上,處于全省、全國領先地位。目前,威海市海洋種業產值達到29.3億元,規模在全省居首,已成為全省、全國重要的水產苗種生產基地和全國鲆魚種業中心。
2023年3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威海市“中國海洋預制菜之都”、“中國海洋種業之都”區域特色品牌稱號。
來源:快肴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