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這是我國農糧企業日益明確且日益緊迫的愿景與目標。據預測,到2024年,全國范圍內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將增至9萬家,實現的營業收入將超過19萬億元。
眾多大型農糧企業正迅速崛起并不斷發展壯大。近期,全國農產品加工行業的領軍企業紛紛公布了全年業績報告,因此這些千億級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得以顯現。
01 6921億中糧 劍指國際大糧商
中糧集團是與新中國同齡的中央直屬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農糧行業的翹楚。目前中糧集團已經成為全球資產第一的國際大糧商,搭建起集收儲、加工、物流、貿易、分銷于一體的全球產業鏈,年進口糧食量約占中國進口量的一半。
截至2023年底,中糧集團資產總額7307億元,2023年度,中糧集團整體營業總收入6921億元,利潤總額212億元。
糧食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辛格在1970年代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國家;而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人類。如今世界糧食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基本被四大糧商壟斷,中國糧食問題目前之所以安全,是因為有中企在奮力保衛。
02 2800億新希望 營收規模第一的民營農牧企業
在糖酒食品產業,無數民營企業在經濟周期與產業結構轉換起起伏伏,而劉永好和他的新希望集團卻猶如一棵常青樹,始終屹立在商業舞臺中央。
劉永好透露,2023年集團銷售額約2800億元,展現了顯著的增長態勢和卓越的業績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與2022年相比,新希望六和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為公司的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起,劉永好開始進入金融、地產、化工等行業。雖然這些領域利潤豐厚,但即使在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劉永好始終選擇農業作為自己的支撐點。在其他領域,劉永好是投資人,運用的是資本力量,但在農業這個大本營,他一直是以實業家的身份在精心經營。
03 1913億北大荒 隱形的千億農牧巨頭
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荒集團”),被譽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最新數據顯示,北大荒品牌價值高達2018.59億元,全年營收1913.1億元,糧食總產455.89億斤,糧食生產連續13年穩定在400億斤以上,實現“二十連豐”,較去年增加4.56億斤,同比增長1.01%,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14億人吃飯問題,北大荒集團發揮了重要作用。
70余年來,北大荒集團狠抓糧食生產的同時,拉長產業鏈,陸續構建了米、面、油、乳、肉、薯、種、藥等十大產業化龍頭。九三國產優質大豆油、完達山“乳此新鮮”巴氏鮮奶、北大荒有機米、北大荒豐緣高筋小麥粉……這些聞名遐邇的北大荒綠色產品已經深深植入全國消費者心中,培育了“北大荒”“完達山”“九三”“豐緣”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
04 1619億首農 首都的米袋子、帶籃子、奶罐子
2017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國資委對首農集團、京糧集團、二商集團三家市屬國企實施聯合重組,組建首農食品集團,重組后的首農食品集團資產、營收雙超1000億元。
2023年,首農食品集團營業收入1619.71億元,利潤總額31.01億元,歸母凈利潤13.14億元,在市管34家直接出資實體企業中,分別排第4名、第11名、第9名。
很多北京市民或許不知道,三元牛奶、龍門米醋、六必居醬菜、古船面粉、白玉豆腐、金獅醬油,這些北京人餐桌上耳熟能詳的“明星食品”都是來自首農食品集團。作為首都“奶瓶子”、“米袋子”、“菜籃子”,首農食品集團是當之無愧的“富一代”!
05 1327億光明 魔都的米袋子、菜籃子、奶罐子
經久不衰的大白兔,火了幾十年的光明冰磚,專注于鮮奶的光明乳業……可以說,“光明食品”凝結著幾代人的青春記憶,其背后的光明食品集團2023年營收卻高達1327億元。
光明集團之所以能夠憑借低調的作風取得這樣的成就,不僅是因為企業幾十年如一日的高要求,還得益于集團“多品牌”的戰略發展之路。
據光明食品集團公布的數據,其旗下擁有上海市著名商標高達49個,其中就包含光明、大白兔、冠生園等全國知名的品牌。除此之外,還有光明米業、海豐等上海當地知名品牌。可以說,在上海市的乳制品、糧食、蔬菜、休閑零食等多個食品品類中,光明食品集團都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
06 1261億伊利 強勢領跑中國乳業
2023年,伊利營業總收入1261.79億元、歸母凈利潤104.2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31年穩健增長。
過去十多年,伊利營收從2013年的477.79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261.79億元,期間復合增速為11%,兩倍于行業增速,穩居全球乳業五強、亞洲乳業第一可謂實至名歸。
財報顯示,伊利在液奶基本盤、奶粉奶酪第二增長曲線、冷飲等新增長極以及新品占比這四大維度都已呈現全面引領趨勢。作為中國乃至亞洲乳業的主要代表,伊利已經連續4年蟬聯全球乳業五強,也同時連續十年蟬聯亞洲乳業第一。不出意外,2024年伊利將繼續蟬聯全球乳業五強甚至能更進一步。
07 1108億牧原 年生豬出欄6381.6萬頭
憑借生豬養殖,牧原股份一飛沖天。
2023年,牧原股份營收1108.61億元,連續兩年營收突破千億大關。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在2019年營收僅為202.21億元,三年時間完成了業績三級跳。
數據顯示,2023年,牧原股份累計銷售生豬6381.6萬頭。然而,在豬周期下行期間,2023年牧原股份卻虧損42.63億元,原因在于其養殖的豬只數量過多,整個行業都在虧損,牧原股份不可能不虧。
數據顯示,2019年,牧原股份生豬出欄量僅為1025.33萬頭,可見短短數年間,牧原股份的發展勢頭迅猛。
08 899億溫氏 中國的雞豬養殖霸主
2023年全年,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899億元,同比增長7.4%,創歷史新高。按照溫氏股份的規劃,到2024年,企業營收有望攀升至千億元級別,這將是公司發展歷程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
盡管過去幾年受豬周期影響,養豬板塊業績有所波動,但 2023 年的溫氏股份,大有王者歸來的氣勢。根據財報數據顯示,溫氏股份 2023 年共銷售 2626.22 萬頭肉豬(含毛豬和新品),同比增長46.65%;銷售肉雞11.83億只,實現肉雞銷售收入346.95億元,同比增長2.21%。
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數據,2022年全國生豬出欄7.26億頭,全國白羽肉雞、黃羽肉雞累計出欄130.22億只,溫氏股份肉雞出欄量約占行業的9%。
09 881億蒙牛 半只腳踏進“千億乳企俱樂部”
2023年,蒙牛實現全年收入986.2億元,同比增長6.5%,經營利潤為61.7億元,同比增長13.8%。
半只腳已經踏進“千億乳企俱樂部”的蒙牛,如果細分到不同的產品來看,仍有亮眼之處。營收占比超過80%的液態奶產品為蒙牛貢獻了820.7億元營收,同比增長4.9%;冰淇淋產品營收60.3億,同比增長6.6%。同時特侖蘇持續擴大在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低溫酸奶業務也已經實現連續19年市場份額第一,冰淇淋業務更是國內外雙管齊下推動全面創新。
2024年將成為蒙牛乳業營收接近千億元大關的關鍵時刻,令人充滿期待。
10 598億雙匯 中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
雙匯是中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依托超強產業鏈布局,2023年,雙匯發展實現營收598.9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53億元。
分產品來看,公司包裝肉制品收入264.1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4.10%;生鮮產品收入309.7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1.71%;其他產品收入90.18億元,同比上升23.85%,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5.06%。
與此同時,雙匯發展開始向其他領域“掘金”,把預制菜業務作為“第三曲線”。目前,雙匯已推出自加熱米飯、啵啵袋等方便速食類產品,以及雙匯八大碗和家宴禮盒等中華菜肴類產品,促進預制菜業務的發展。
內容來源:食業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