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2025年新政策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
2025年1月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這是1982年以來黨的第27個中央一號文件,是21世紀以來黨的第22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主要涉及到6個方面(“兩個持續”+“四個著力”)和30條。
①“兩個持續”“四個著力”:“兩個持續”——分別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通過“兩個持續”,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四個著力”——分別是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通過“四個著力”,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②發展目標“三增”“三個更加”。“三增”:實現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三個更加”就是農業的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③具體條款30條(省略)。
《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
2024202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分別提出了2027年、2035年目標,到2027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鄉村產業更加興旺,實現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規劃》在總體要求中強調:兩個確保、兩個強化、兩個統籌、三個提升、三個全面、五個振興、八個堅持,并且明確提出了2027年和2035年的目標任務。
《關于推動文旅消費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實施意見》
國務院于2025年初發布《關于推動文旅消費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實施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戰略。該文件強調強化文化引領效能與旅游經濟輻射效應,推進文旅產業與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構建"雙向賦能、跨界聯動"的發展格局。具體實施路徑包括:(1)優化文旅產品供給體系,創新沉浸式、體驗式消費場景;(2)實施“數字文旅+”行動計劃,培育云演藝、VR旅游等新業態;(3)打造24小時文旅消費集聚區,形成“日間文化體驗+夜間經濟消費”全時段產業鏈。政策目標聚焦于構建“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費新生態,通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與市場化產品供給的協同機制,滿足民眾對優質文化產品的多層次需求。數據顯示,我國文旅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突破6%,規劃至2030年將提升至8%以上,切實發揮其在擴大內需、促進就業、傳承文化等方面的戰略支點作用。提出了6個方面18條政策措施。其6個方面是:豐富消費惠民舉措、滿足不同年齡群體消費需求、擴大特色優質產品供給、培育消費場景、創新產業政策、優化消費環境;其18條政策是:(1)舉辦系列文旅促消費活動;(2)實施消費惠民讓利行動;(3)拓展公共機構服務供給;(4)優化親子游樂服務;(5)創新發展研學旅游;(6)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務品質;(7)豐富文化娛樂產品;(8)推出特色旅游產品;(9)開發時尚國潮產品;(10)盤活提升存量空間;(11)打造新型消費場景;(12)發展夜間文旅經濟;(13)強化財政金融支持;(14)擴大文旅有效投資;(15)釋放職工消費潛力;(16)提升公共服務水平;(17)優化入境旅游政策;(18)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2025政府工作報告》
2025年3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2025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十大任務的第八條,提出了“加快補齊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
《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2月19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關于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關于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的通知》
2025年3月8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的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等8個重點省(市)部署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
《國務院關于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草案)》
2025年3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條例》)。會議指出,針對快遞包裝問題對《條例》進行專項修改,有利于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全面建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遞包裝要求全面落實,快遞行業規范化管理制度有效運行,電商、快遞行業經營者快遞包裝減量化意識顯著提升,大型品牌電商企業快遞過度包裝現象明顯改善,在電商行業培育遴選一批電商快遞減量化典型,同城快遞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比例達到10%,舊紙箱重復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
2025年3月1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
2025年3月1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這是國家首次以“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為主題的《意見》,在“提高人們生活品質”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21條針對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和食品生產、貯存、運輸、寄遞和配送、銷售、消費、進口等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8個環節監管銜接存在的問題,提出8個方面需要健全完善的協同監管措施和機制。
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是全球電商增長。據全球知名技術研究與市場咨詢公司Forrester的最新報告《2024年至2028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預測》,全球網絡零售額預計將從2023年的4.4萬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6.8萬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8.9%,給電商繪就了非常樂觀的前景。
二是多涉農電商盈利。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盒馬等先后發布2024年年度財報保持盈利,2024年可以說是前置倉生鮮賽道的集體盈利年,叮咚買菜、盒馬連續9個月盈利,小象超市也實現了單個季度的首次盈利,叮咚買菜2024年GAAP標準下實現了0.9億元的首個年度盈利。8月28日,阿里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實現在香港和紐約雙重主要上市,一畝田通過了證監會審定計劃2025年在美國上市等等,給中國農產品電商帶來眾多利好消息。
三是網民繼續增加。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6%;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3.13億人,占網民整體的28.2%;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10.29億人,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74億人,網上零售額、移動支付普及率穩居全球第一
四是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持續優化。自1994年首條64K國際數據專線開通以來,歷經三十年發展,我國已完成全領域接入全球互聯網體系的戰略轉型。截至2024年11月,全國5G通信基站總量突破419萬座,千兆光纖用戶規模攀升至2.09億戶,全面實現“縣域千兆全覆蓋、鄉鎮5G全貫通、行政村寬帶全通達”的基建目標。在人工智能領域,注冊運營主體突破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量級,形成涵蓋算力芯片、智能算法、數據治理、應用平臺等全鏈條產業生態。
五是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全面升級。鄉村級物流綜合服務站點累計建成33.8萬處,創新構建“物流+電商+地標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協同發展模式。數字醫療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遠程診療體系已覆蓋所有市縣域,并向社區及村級單元延伸輻射,為農村生產生活提供數字化支撐。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累計生成溯源標識22.76億條,“農事通”移動端服務主體突破106萬戶。
數字農產品電商趨勢
數字農產品電商在解決農產品電商就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國民經濟由增長向發展轉變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來說有10大趨勢。
1.規模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的實際和政策,預計我國農產品電商規模將不斷地提高,僅就農產品網絡零售而言,2025年將超過8400億元,2035年將超過20000億元。
2.規范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的實際和“嚴監管”政策,我國農產品電商將不斷地規范,違法、違規、違標現象將逐年減少。依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5年將不允許“零添加””零蔗糖““不添加”出現在市場上,從而使得市場進一步凈化和規范。
3.標準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的實際和標準化發展,“提高農產品標準化、多元化、品牌化、可電商化水平,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仍然是發展趨勢。我國農產品電商標準將不斷完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60項,包含2萬多項指標,涵蓋全部340余種食品類別,標準體系中通用標準、產品標準、生產經營過程規范、檢驗方法四大類標準相互銜接,協同管控食品安全風險,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規范從過程到產品各環節,保護從一般到特殊全人群。農產品標準化覆蓋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從種前到栽培、管理、收獲,再到清洗、搬運、銷售。
4.綠色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的實際和綠色發展政策,我國農產品電商包裝將繼續實現“9218”工程目標。2025年3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條例》)。會議指出,針對快遞包裝問題對《條例》進行專項修改,有利于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特別是要抓好農村寄遞物流體系“一村一站”、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創建、綠色發展“9218”、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實地核查驗真、快遞服務質量提升等7個工程。
5.數智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實際,數字化+智能化是一個發展趨勢,數字化是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元宇宙、ChatGPT等技術的應用和不斷融合發展的過程。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我國城鄉農產品電商可以探索采用無人店、無人餐廳、無人機送貨及無人貨柜等多種模式,加快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從枝頭到舌頭、從加工廠到炕頭”的過程,探索生鮮短距離模式。
6.網鏈化趨勢。通過構建涵蓋農業生產多維鏈式架構(包含產業協同網絡、價值傳導機制、利益分配模型、技術融合體系、資本運作通道、人才培育矩陣、創新驅動模塊、服務集成平臺及生態價值鏈條,即農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利益鏈、技術鏈、資金鏈、人才鏈、創新鏈、服務鏈、生態鏈),重點推進溫控物流體系現代化建設。著力實現核心樞紐節點(區域性集散樞紐、終端消費市場加工配送集群及零售端口)的冷鏈功能升級,系統性提升生鮮農產品時空資源配置效能。持續強化跨周期供需平衡調控機制與廣域流通保障能力,同步完善全鏈路溫控保障體系,有效破解農產品流通現代化進程中的基礎設施瓶頸,為構建新型高效流通生態系統構筑關鍵支撐平臺。
7.國際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實際和“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將“走出去、引進來”,農產品電商交易規模和冷鏈班列數量將得到增加。跨境電商未來發展趨勢是采取全托管/半托管模式趨勢、合規化發展趨勢、數字人發展趨勢。
8.創新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實際和數字科技的應用(如Deep Seek等),農產品電商模式創新將進一步多樣化,通過創新化發展,超出農產品電商同質化怪圈。
9.現代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實際和數字科技的應用,我國農產品電商的交易、物配供應鏈、支付及供應鏈金融將更加現代化。
10.數字化趨勢。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實際和數字科技的應用,數字農產品生產、數字化流通、數字化消費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我國數字經濟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根據我國農產品電商實際和數字科技的應用,數字農產品生產、數字化流通、數字化消費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我國數字經濟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實現農產品電商數字化、交易數字化、物配數字化、金融數字化、場景的數字化。
內容來源:《2025中國數字農產品電商新格局、新政策與新建議》,供應鏈管理
作者:洪勇,洪濤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2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