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1月14日,廣東·德慶“大紅大紫”農業品牌產銷對接會在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隆重舉行。來自廣東省德慶縣的種植大戶、合作社代表、電商平臺和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經銷商代表參加了此次對接活動。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農民的增產增收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與廣東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東省德慶縣委、縣政府積極奔走,讓德慶“大紅大紫”系列農產品“進入城市”,廣開銷路,著力打響品牌,以實際有效手段及行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贏得百姓贊譽。此次對接會以“對接優勢資源,推動德慶大紅大紫系列農產品市場流通”為主題,是德慶縣委、縣政府以品牌引領、推動“大紅大紫”系列農產品產銷對接的具體行動。
廣東省肇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德慶縣委書記朱宜華親自為德慶“大紅大紫”農業品牌站臺“吆喝”。她說,近兩年來,德慶縣委、縣政府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構建“一業主導多元發展”的現代特色農業體系,打響紅米、紅豆、紅薯以及紫淮山、首烏、巴戟“大紅大紫”系列品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開拓特色農產品銷售市場,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年率隊到各省會中心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傳推介,積極組織果農參加各種全國性和國際性果蔬展覽會。通過以“走出去”的形式廣泛宣傳推介特色農產品,打通銷售渠道,讓農民種出來的農產品賣到好價錢,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日前,該縣組織德慶貢柑、德慶紫淮山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北京、上海、重慶等國內大中城市宣傳推介德慶貢柑、德慶紫淮山,讓“大紅大紫”系列農品牌紅遍大江南北
產銷對接會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業部原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強調,品牌農業是農業多功能性有機結合的結晶,也是消費者對農產品生態、安全、營養、健康以及文化要求的熱切期盼。德慶縣委、縣政府緊跟時代大潮,順勢而為,把德慶貢柑、德慶紫淮山等頗有地方特色的“大紅大紫”農產品帶到北京來推介,很有意義。一方面,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豐富首都市民的“菜籃子、果盤子”,讓首都市民認識、品嘗到德慶正宗的農產品;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廣泛宣傳推介特色農產品,打通銷售渠道,讓農民種出來的農產品不但能賣得出去,而且能夠賣個好價錢,進一步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德慶縣委、縣政府借助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農村雜志社國家級三農服務平臺在全國各地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產銷對接活動,創新傳統產銷對接模式的路徑和機制,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實現生產與消費的有效銜接,拉近了生產者與市場的距離,降低流通成本,進而保障農產品優質優價,對于促進農戶、商家、消費者三方共贏具有重要意義。
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張華榮說,農產品只有進入市場,才能引發發展的拉動力,培育購買力,擴大內需力,增強內驅力,提高產業化支撐力。德慶縣委、縣政府在北京召開農業品牌產銷對接會,為廣大德慶農民和全國各地農產品經銷商共商“大紅大紫”系列品牌產銷大計,提供了一個溝通合作的良好平臺。相信通過這次對接會會,必將進一步提高德慶“大紅大紫”系列品牌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農產品產銷兩旺。
中國農村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王太表示,作為農業部的部屬媒體,中國農村雜志社一直以來承擔著農業部的宣傳任務。社刊之一的《農產品市場周刊》是農業部五大信息發布窗口之一和我國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指定權威發布媒體。同時,也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家承擔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發布農產品生產和消費信息的權威窗口。有責任,有義務為農產品市場流通做好正確輿論導向,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搭建中國名優特農產品的宣傳平臺、促銷平臺,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中國農產品品牌,讓品質過硬的名優特農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郭巖彬點評介紹,德慶紫淮山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益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或藥用。紫淮山中花青素的含量是普通淮山的60倍,花青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美容養顏的功效,有“南方人參”和“蔬菜之王”美譽。紫淮山烹飪方法簡單多樣,口味大眾化,容易為消費者接受,將有巨大的市場潛量。
據介紹,被譽為“中國柑王”的德慶貢柑品質一流,其果形靚麗,色澤金黃,清香甜蜜,皮薄核少,高糖低酸,爽口無渣,口感極佳。一直以來,德慶縣致力于品牌塑造,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的要求和標準化種植規程來種植德慶貢柑,通過農資執法隊伍來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禁銷售、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化肥,果農都能做到科學施肥、用藥。與此同時還建立了縣、鎮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認真做好農產品采收前農殘監測和上市調運前的農殘檢測,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打造了一個10萬畝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貢柑)標準化示范基地。此外,全縣統一柑桔銷售包裝式樣,進一步推廣和提升德慶貢柑品牌。德慶貢柑先后獲得“中華名果”、“中國柑王”、“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著名商標”稱號、“十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有較強影響力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和“國家原產地保護標記”注冊認證,德慶縣也先后獲得“中國貢柑之鄉”、“中國柑桔之鄉”、“中國柑桔產業十強縣”等榮譽,逐步確立和鞏固了德慶貢柑在全國柑桔產業的領先地位。
南方人參——德慶紫淮山是德慶縣傳統名優特色農產品,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藥用價值高,富含皂苷、粘液質、花青素等16種氨基酸以及淀粉、多糖、蛋白質等20多種營養素。紫色農產品,在營養學專家眼里是中國人餐桌上最缺少的一類蔬菜,這類蔬菜因其富含花青素常常被稱為“抗衰老功臣”。研究表明,紫淮山中花青素含量是白淮山的60倍,具有極強的抗氧化、美容功效,經常食用,可以增加人體抵抗力,降血壓、血糖、抗衰老,有益脾肺等功能,是食補材料中佳品,素有“南方人參”和“蔬菜之王”的美譽。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業部原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張華榮,中國農村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王太,農業部離退局巡視員原小東,中國農村雜志社編委、農產品市場周刊總編胡國明、中國農業出版社裝幀設計中心主任胡金剛,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郭巖彬,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副董事長楊洪凱、常委副總經理顧兆學,廣東省肇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德慶縣委書記朱宜華,肇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李霞,德慶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劍才,德慶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凌云,德慶縣副縣長陳占方,德慶縣政協副主席陳其昌,以及德慶縣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