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封面人物:美菜網創始人 劉傳軍)
三農日報第331期
今日名言:做老實人、做誠信人、做善良人!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臺大研究:睡前滑手機8分鐘 會讓人晚睡1小時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大學研究發現,睡前滑手機不僅傷眼,還會讓你睡不著!睡前滑手機8分鐘,會讓人晚睡1小時。
2、我國大豆缺口1000多萬噸
“豆荒”隨著十一國慶節的假期的到來,越來越可能成為現實了,期貨豆粕主力合約的一再拉升凸顯了人們心中的焦慮和緊迫性。
路透再度報道,巴西將在2018年底-2019年初進口大約125萬噸,其中25萬噸來自巴拉圭,100萬噸來自美國,并置換其本國大豆出口,這是近些年來巴西第一次對外進口大豆。世界上的最大大豆出口國進口大豆,說明大豆真的 不多了。
但,我國1000多萬噸的大豆缺口依舊在,怎么破局?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效的 解決方法,勒緊皮帶過日子不是解決方法,豆子的短缺豆類 勢必引起大豆個副產品豆粕豆油的 大漲。有沒有辦法破局?目前我是找不到。
3、國務院出臺新舉措促降關稅總水平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個稅目工業品等商品進口關稅稅率。由此,我國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
會議決定,將部分國內市場需求大的工程機械、儀器儀表等機電設備平均稅率由12.2%降至8.8%,紡織品、建材等商品平均稅率由11.5%降至8.4%,紙制品等部分資源性商品及初級加工品平均稅率由6.6%降至5.4%,并對同類或相似商品減并稅級。
4、我國鼓勵支持更多女性投身創新創業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技創業,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健全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體系,完善退役軍人自主創業支持政策和服務體系,提升歸國和外籍人才創新創業便利化水平,推動更多群體投身創新創業,持續推進創業帶動就業能力升級。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巾幗行動,鼓勵支持更多女性投身創新創業實踐,另外對各類賽事活動中涌現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加強后續跟蹤支持。
5、財政部: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
財政部印發《財政部貫徹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意見》要求,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
具體包括完善農業農村投入優先保障機制、創新鄉村振興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加快構建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大力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支持鄉村綠色發展、大力支持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建立健全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全力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全面實施財政涉農資金績效管理、切實加強財政涉農資金監管等15項政策內容。
6、農業農村部部長:農村發展潛力巨大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農村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我國有2800多萬農民從事休閑農業、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2.87億農民外出務工;去年,超過28億人次到鄉村旅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會引導更多社會資源向鄉村投入,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的動力空間。
「地方」
7、浙江一農村開發“彩色農業”
浙江杭州孫家畈村提出了“彩色孫家畈”的發展思路,流轉租賃土地230余畝種植彩色水稻和荷花,不僅催生了一個新的農業觀光景點,促進了鄉村旅游,而且每年還為村里創造了近20余個工作崗位,帶動了農產品銷售,助推了群眾增收致富。同時,孫家畈村兩委還積極發展民宿經濟,以“集體+農戶”的形式提升民宿發展的組織化程度,該項目也成為淳安消薄增收的示范性項目。
8、甘肅:酒泉出臺循環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近日,《酒泉市循環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出臺,到2020年,甘肅慶陽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取得較大進展,綠色與特色優勢充分發揮,鮮明的區域循環主導模式基本形成,生產方式加快轉變,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基本實現,綠色供給能力明顯提升,并初步形成產業融合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環境持續改善、產品優質安全的循環農業發展格局。
9、湖北:武漢財政投入1000萬開建四大都市農業體系
2018年湖北武漢市財政投入1000萬元,全面啟動現代都市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工作。
同時,2018年重點圍繞“設施蔬菜、水生蔬菜、生態漁業、綠色畜牧”四大方向進行產業鏈布局,產業鏈設首席專家—崗位專家—綜合試驗示范基地三個層級,遴選四個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家團隊,構建了市財政支持、市農委主導、市農科院實施的監管模式,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10、江蘇:常州力推現代農業“310”發展計劃
近日,江蘇常州市召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310”發展計劃現場會。
“310”發展計劃是指3個“10”計劃,即十大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創建、十大農業企業股改上市和十大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同時,十大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計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集中打響10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常字號”農產品品牌,帶動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為龍頭、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綠色優質農產品為基礎的品牌發展體系。
11、山東:2018年植保無人機植保無人機試點補助資金總量不超過1000萬
近日,《山東省2018-2020年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通知》明確規定了納入補貼試點范圍的產品為3類,其中對大蒜種植機械、有機廢棄物好氧發酵翻堆機(包括翻堆裝置、發酵裝置)等2類產品進行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對植保無人機1類產品進行農機購置補貼引導規范應用試點。其中,植保無人機年度內試點資金總量不超過1000萬元。試點期限截止到2020年底。
「產業」
12、IBM食品信任副總裁:將區塊鏈應用于農業仍存在困難
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全球食品論壇上,IBM食品信任副總裁Brigid McDermott表示,美國的農場沒有IT部門,只有電話。如何確保他們能夠真正到區塊鏈上來,是一個問題。
據悉,她一直忙于讓農民、食品加工商和零售商使用這項技術來改善食品安全調查。McDermott表示,目前IBM還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13、北京:鼓勵小型食品業從業者組建行業協會
《北京市小型食品業生產經營規定(草案)》進行二審。草案二審稿進一步明確了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店和食品攤販等四類小型食品業的概念。
此外,二審稿中還新增了“鼓勵小型食品業從業者組建行業協會,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引導小型食品業依法開展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內容。草案二審稿中還特別增加了小型食品業生產經營的一般禁止性行為規范。
14、中國或將迎來營養型農業
中國是世界上面臨“隱性饑餓”嚴峻挑戰的國家之一。200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牽頭國內外30多家科研機構啟動了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
“采用傳統育種方式培育的高維生素A原玉米、高鐵豆類、高鋅小麥等營養強化品種,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30多個國家推廣種植,功效試驗證明對改善人們認知能力、減少發病率、更好適應黑暗環境等有明顯作用。”國際作物營養強化項目負責人豪沃思·布伊斯表示。
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副主任張春義表示:中國項目組高β—胡蘿卜素營養強化甘薯新品系營養干預試驗已在四川順利完成。結果證明食用強化甘薯40天后,可改善缺乏維生素A狀況。研究小組在四川、重慶、江蘇、山東、福建、廣東等地已推廣種植10個高類胡蘿卜素甘薯品種,得到農民和消費者歡迎。
15、阿里的“未來農場公布發展計劃:主攻經濟作物
阿里的“未來農場”全球首批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物主要包括棉花、水稻、香梨、柑橘、臍橙、土豆、小麥、葡萄等。并計劃在3年內通過一系列的新開發的作物管理方案、建立標準的操作規范、科學發展的標準,實現全球范圍推廣,號召更多的公司、專家、農場和種植者加入未來農場計劃,為全球消費者生產具有可塑性和透明度的可信賴食品,確保生產過程低消耗、作物高產且對環境生態友好,把可持續農業的理念傳播給更廣泛的人群。
16、中國食品標簽大變革:“SC”才是唯一
據悉,從今年10月1日及以后生產的食品,一律不得繼續使用原包裝和標簽以及“QS”標識,取而代之的是帶有“SC”開頭的一串編號。
“SC編碼相當于食品身份證,更利于監管。新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完全可以達到識別、查詢的目的。”工作人員介紹,“SC是‘生產’的漢語拼音字母縮寫,后跟14個阿拉伯數字,從左至右依次為:3位食品類別編號、2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2位市(地)代碼、2位縣(區)代碼、4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
17、食品行業的“三減”倡議發布
在上周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上,九家權威機構聯合發布了《推動食品行業“減鹽、減油、減糖”的聯合倡議》(以下簡稱《倡議》),為食品行業落實“三減”提出了科學的建議。
「公司」
18、極飛云獲批“唯一農業植保專用云”
日前,有消息稱,極飛云(農業植保專用)獲批成為國內唯一農業植保專用云服務系統。極飛科技公眾號強調稱,極飛云(農業植保專用)也是“目前唯一獲批的農業植保專用云服務系統”
19、營養學博士:寵物食品行業商業環境混亂
“國內至今仍未出臺任何針對寵物食品行業的質量標準或法律規范,不少不良廠商便乘虛而入,用不合理的配方、劣質的原料、各種有害添加劑等,在環境惡劣的代加工廠生產寵物糧,以達到壓低成本的目的。我作為營養學博士,不能接受國內大多數寵物的生存現狀。”毛球殿下研發團隊負責人紀博士說。
「新商機」
20、農民創新“共享植保無人機”模式
1980年,內蒙農業創新創業者史俊華出生在新源縣一個農民家庭。2000年,他當上了一名鄉村教師。2006年,他辭去教師工作,兜里揣著兩百元到烏魯木齊闖蕩。干過家教,擺過地攤,后來又開過培訓班,但始終沒有收獲“第一桶金”。
2014年,史俊華對植保無人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幫用植保無人機幫農民做噴灑業務,還開始銷售植保無人機,一個月就可以掙2萬多元,現在,公司的476架植保無人機供不應求。未來還想再擴大規模,年底引進2000臺。
隨后,史俊華創新“共享植保無人機、積分兌換農產品”模式。為農戶提供各類農機、農具、農資服務,讓廣大農民更輕松地種地。同時,上線了農哈哈智慧農業平臺,借助互聯網,有效地把農機、農資及農產品打包經營,改變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5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