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人一旦擁有高層次的判斷基準,就能做到“耳聰目慧,事理自明”。和開悟的高人對談,會獲得簡單明快的指點:“此事可為”“此事不可為”。
這是因為一旦進入高層次的境界,就能夠自然而然地看透事物本質,掌握萬物真理。
但現實讓人遺憾,社會上充斥著追隨本能、利欲熏心的“凡夫俗子”。整日計較于眼前的“勝與敗”“得與失”“利與損”等,在淺薄的欲望斗爭中,搞得“血濺滿身”“你死我活”。
所以人首先要懷有利他之心,并且不斷在人生路途中奮斗。那些在工作和事業中充滿私欲、自作聰明之人,其前方的道路布滿荊棘,必會失敗跌倒。
認為不行的時候,正是工作的開始
想要成就事業,要如同甲魚一般,一旦咬住就決不松口。當你認為不行了的時候,正是工作的真正開始。
如果擁有強烈的熱情和激情,那么,不管是睡著還是醒著,從早到晚,整天都會冥思苦想。
這樣一來,愿望就會滲透到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朝著實現這個愿望的方向前進,使我們走向成功。
要想成就輝煌的事業,必須有燃燒般的激情和熱情,堅韌不拔,奮斗到底,不成功決不罷休。
年輕時,我曾在某企業做過演講,主題是“推進研發工作的方式方法”。當時,臺下坐著那家企業的研究人員,大約有200人。該企業具有高水準的技術實力,不少人擁有博士學位。
演講結束時,有聽眾提問:“京瓷公司的研發成功率是多少?”我答道:“凡是京瓷公司所從事的研究項目,其進展都會很順利。” 于是,立刻有人提出質疑:“這怎么可能?我們公司在業內的技術實力名列前茅,可研發成功率也只有40%~50%,您居然說京瓷公司的所有研發項目都能取得成功,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對此,我回應道:“在京瓷公司,所有研發都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聽我這么一說,在場的人哄堂大笑。
在京瓷,員工們的思維方式是“認為不行的時候,正是工作的開始”,因此幾乎沒有“由于氣餒而放棄”的先例。
一旦開始研究,就要做到成功為止。
當然,項目的實際成功率不可能達到100%,也有兩三個在中途終止了。業務領域也是如此,在竭盡全力后,發現有的實在行不通,于是適時退出。但根本信條從未改變,不管是研發還是業務方面,我都要求全體員工不斷努力、堅持到底。
經營企業時,“堅持到底”是成功的不二法門。越是忍不住要放棄時,越要堅持下去,直至取得成功。
然而,現實中的大部分企業家都會半途而廢。這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能夠持續支撐的資金儲備,要想堅持到成功那一刻,必須具有充裕的資金。
換言之,要想把“認為不行的時候,正是工作的開始”落實為公司的理念,就必須采取留有余裕的經營方式。
永遠不要停止進步
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
真正能夠取得進步的人,是懷著坦誠之心、經常聽取別人的意見、經常自我反省、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人。
所謂坦誠之心,就是承認自己有不足,從而發奮努力的謙虛態度。
有了這樣的坦誠之心,這個人的周圍就會聚集同樣心態的人,這樣,力量就能凝聚起來,就能推動事業朝更好的方向前進。 聽起來刺耳的話,往往是對自己的發展有幫助的良言。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這種態度非常重要。
“知足”絕非安于現狀,而是要抑制欲望
在一個政府高級官員參加的研討會上,我做了有關佛教教義的講演。
因為與會者都是知識分子,所以我覺得更有必要講一講“人心”,于是選擇了佛教作為主題。 在我講演的過程中,有一位身居事務次長(事務次長相當于某些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各部的副部長。——譯者注)高位的精英官員舉手提問。
他說:
“我前段時間去了緬甸。緬甸是個佛教國家,我之前一直對其抱有美好的印象。而通過實地考察,我發現緬甸的老百姓確實非常開朗,人們臉上的表情可謂神清氣爽。 但他們所遭受的貧困之苦,簡直無法想象。剛才稻盛先生您闡述了‘純潔之心’‘坦誠之心’‘知足之心’‘感謝之心’和‘謙虛之心’等佛教教義,可當我看到那些生活貧困卻安于現狀的緬甸老百姓時,我很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幸福。 緬甸是個軍事政權國家,在那樣的體制下,老百姓都是不敢反抗的‘順民’。您的意思是讓大家像緬甸老百姓那樣毫不抵抗而一味順從嗎?”
我所要表達的意思并非讓大家一味順從。 在佛教教義中,釋迦牟尼佛祖最先強調的是“精進”。不管是修行還是工作,都要拼命努力地投入其中。這就是精進,也是一切的基礎。
但如果只是為了一己私欲而努力,那么取得的成功就不會長久。
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祖出于“適可而止”的初衷,向人類開示“知足之心”的重要性。
如果以美好之心發愿,希望通過更加努力的工作來使世間變得更美好,這樣的愿望可以不知滿足、永無限度;但對于個人自身的欲望,則應該努力抑制其膨脹。
所以,我說的“知足”絕非是讓大家卑躬屈膝、安于現狀,而是要抑制自己的欲望。
“坦誠之心”是進步之母
我認為,擁有坦誠之心對人生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坦誠之心,就無法成長進步。 松下幸之助先生也一直強調“坦誠之心”的重要性。松下先生連小學都沒能畢業,卻創立了松下電器產業(如今的Panasonic)這樣的大企業。其原動力正是坦誠之心。
松下先生在二戰前就已經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如果當時的他因此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話,那么松下電器的發展恐怕也就到頭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卻一直沒有忘記謙虛的態度,總是說自己“一無學識,二無文憑”,憑借著從別人那里耳聽心記所得的學問來不斷充實自己。
松下先生就是這樣堅持聽取別人意見、虛心學習新鮮事物,從而使得其一生都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度過的。
所謂“坦誠之心”,即承認自身不足并努力改進的謙虛態度。而這正是成功的關鍵。
沒有人可以真正放棄你的人生,除了自己
努力提升自己,使能力與目標相匹配
在設定新目標時,要刻意超越自己目前的能力范圍。
要堅信“現在看來似乎不可能達成的目標,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勢必能夠達成”,然后以“將來的那個時刻”作為奮斗的終點,不斷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使能力與目標相匹配。
如果以自己當前既有的能力為基準,那么任誰都能判斷自己是“做得到”還是“做不到”,但這樣是無法開創新事業和達成遠大目標的。
人要有“我能”的精神
要想達成遠大的目標,必須敢于挑戰自己目前做不到的事,必須具備“無論如何都要成功”的毅力和干勁。
但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會簡單地給自己下結論——“這個我不可能做到的”。他們把自己當前的能力水平作為“能否做到”的判斷基準。
但人的能力并非靜止不變,而是在時間線上朝著未來的方向不斷成長和進步的。
因此,在數年之后,就能做到目前看來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而且,如果沒有“我能”的精神,人類就不會進步。
在我看來,造物主從各個方面把人設計為“不斷發展進步的生物”,基于這樣的思想,我提出了“以將來進行時來衡量能力”的觀點。
遭遇艱難險阻,首先也要相信自己
因此,不要說什么“我一沒文憑二沒素養三沒技術,所以做不來”,從現在開始努力也不晚。
只要從現在開始認真學習,那么將來勢必能夠取得成長進步。人的能力是無限的,能夠創造出各種可能性。
想必沒有人會真正放棄自己的人生,沒有人會打心底認為“我只要維持目前的現狀,這樣度過一生就行了”。
人們在潛意識中總是希望能夠通過努力打拼而度過更為精彩和美好的人生,可一旦面對現實中的難題,卻往往會退縮——“這個我做不來的”。
我們必須要改變這樣的消極態度,即便遭遇艱難險阻,首先也要相信自己——“我應該能行的”、“只要努力,我應該能搞定的”。
以“將來進行時”來衡量能力
如果只以自己當前的能力來評價自己,那實在太妄自菲薄了。
因此我們不要再把自己現在的能力水平作為判斷自己的基準,而要相信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進步,并朝著該目標努力。
這便是我所強調的“以將來進行時來衡量能力”的中心思想。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8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