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很多創業者,不一定都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創業,有很多離開大企業自己去創業的人,選擇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本文根據羅永浩新書《創業在路上》以及老羅在各種場合的講話,匯編整理成羅永浩創業心經70條。希望能夠從真實的創業理念和心理狀態中,發現一個更立體的羅永浩。
1. 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大同小異,最重要的永遠是3件事:找錢、找人和定戰略方向。
2. 回顧中國這些年熱火朝天的創業大潮,投資機構簽完了投資協議在最后一刻出現意外,沒匯款,導致創業公司死掉的例子比比皆是。
3. 任何時候,只有銀行款項到賬了才表示融資成功,其他的不管過程和細節看起來多么順利,都不能當真。
4. 在錢到賬之前,也不能提前就拒絕你正在洽談的其他機構,免得兩頭或多頭都沒著落。
5. 作為創業者,我犯的第一個較大的錯誤,是在找人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
6. 除了技術驅動型公司,或者創始人本身就是科學家出身,否則CEO至少要把30%-50%的時間投入在找人上。
7. 錘子科技起初在這方面投入嚴重不足,不是因為我不懂這個道理,而是因為我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癥。
8. 我準備請一位書法家朋友,寫上一幅“警告!你該出去談人了”的字,貼在我辦公桌的對面。
9. 關于挖人的三個要點:1. 術業有專攻,不要自己花笨功夫硬磨;2. 要舍得給錢;3. 重點擊破、有的放矢。
10. 企業專注是必須的,但專注的同時,如果企業的主營業務變現得不那么快,沒有那么理想的話,企業還是要想一些辦法,實現一些收入和利潤的。
11. 如果企業降維攻擊到那些相對容易的領域里,是能找到一兩個項目快速變現和產生一些利潤的,以此來補貼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級的核心業務。
12. 有人批評我,說我戰術上勤奮,戰略上懶惰,我覺得他說得很準確,我是有這個問題。
13. 一個商業上的好的設計,既要兼顧創新、差異性、設計上的美感,還要兼顧公眾的接受度,這幾點是同樣重要的。
14. 公眾的審美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絕大多數人在這方面都沒有信心,這使他們會盲目地選擇一個權威的產品跟風,即盲目崇尚強者。
15. 在iPhone出金色版之前,國內只有深圳的山寨機廠商敢做金色手機,主流大廠沒有一家敢做金色的。因為大面積的金色(小的裝飾塊不算)顯得土,這是人們的共識。
16. 我們為什么也跟著做,不是我們美學上不自信,相反,我們的美學在專業領域里,基本沒有爭議,大家都說好。
17. 我們做的是2C(給消費者)的電子消費品,而不是藝術品,作為商品就要有追求,爭取能從審美上引導顧客。
18. 在企業不夠強大的時候,引導的步子不能邁得太大,要妥協,同時又不能迎合. 這個度是比較難把控的。
19. “羅永浩粉”和“錘粉”早期重合度是非常高的,現在重合度越來越低。
20. 我們的市場和公關都有輿情監控和調查,初期買我們手機的人,有相當高的比例是支持我的人去買的,所以經常出現的情況是他們買完了自己不用,而是送給別人。
21. 粉絲經濟的載體通常是一個20美元左右的東西,這是全世界通行的商業規律。從粉絲身上掙錢的明星,都是通過賣一本書、一張光盤、一張電影票,這種是單價20 美元左右的東西。
22.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崔健做手機銷量不如我的原因,崔健的粉絲比我多很多,并且消費能力極強。所以,有一些人不了解這一商業情況,說我有1300 多萬微博粉絲,可以轉化為銷售量,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23. 我也有很多偶像,但是如果他做的東西不是我感興趣的,我不會因為是他的粉絲就去買單。
24. 我有社交恐懼癥,所以如果電梯里的7個人中我只認識一個,便會使我非常緊張和為難。甚至有時候電梯門一開,我發現里面人沒滿我也不進去,等著乘下一趟。
25. 但是公司虧損不可能坐私人電梯,所以我還是要和大家一起乘。我不知道他們怕不怕我,我想應該是不怕吧,因為他們見著我總是很高興地打招呼,這讓我更緊張了,我希望他們別跟我打招呼。
26. 我直屬的幾個部門的員工肯定是比較害怕和我同乘電梯的。因為我要求太苛刻,他們無論怎么樣,都會被我找出一大堆毛病。
27. 工業設計部門的人,一年大概只能聽到我夸獎他們一兩次,剩下的基本以批評為主,這也是我想起來比較內疚的地方。
28. 其他部門的人應該不會怕我,尤其是工程師部門,因為我不懂技術,我對他們有一些盲目的敬畏,導致我們公司從創業到現在,看過我臉色的工程師應該只有一個人。
29. 中國互聯網創業的大潮中,絕大多數創業者都疲于奔命,完全無法兼顧生活和家庭,都是全力地拼,沒日沒夜地拼。
30. 我確實見過奇葩的例子,比如陌陌的唐巖。他非常輕松地完成了創業、上市和漂亮的盈利等一系列的成功,但他在全程中幾乎沒有過特別疲憊、特別拼和特別勞累的時刻。雖然他自己謙虛地說是運氣好,趕上了風口和時機,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因為他是我這輩子見過的非常聰明的人之一。
31. 從本質上說,兼顧家庭這件事一定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做不到的。我覺得所有創業者都應該對此有心理準備,要不然可能走到某一天,比如你事業成功了,婚姻卻失敗了,這個結果是不是你想要的?
32. 很多創業者,不一定都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創業,有很多離開大企業自己去創業的人,選擇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33. 在這些跨界者的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可怕的盲區,這些盲區的真正可怕之處在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34. 以我自身的經歷為例,我們在整個創業過程中,由于存在陌生領域里的盲區,發生過很多值得反省和非常遺憾的事情。比如,我從來沒想過:發布會可以有贊助商。
35. 從2013 年開始,我們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或兩次大型的發布會,現在每次發布會都有20多家網絡媒體直播,同時在線觀看的人數會達到幾千萬,我們在成功地運作了這樣一個影響力巨大的活動之后,竟然才發現完全可以為這樣的活動做商業廣告植入并獲得贊助。
36. 一般來說,這種活動如果有那些體面的大廠商贊助,不但可以產生更多的收入和更大的影響力,對活動本身也是一個綜合的加分項。我們以前由于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完全沒有去做這樣的事情。
37. 我們在創業過程中的盲區導致了一些非常可笑的狀況,我從來沒想過:公關部是不可或缺的部門。我們從早期十幾個人的草臺班子,擴展到一兩百人規模的時候,人力資源的主管有幾次勸我說,公司應該有一個專業的公關團隊,至少有一兩個全職負責公關的人員。當時由于我對運作企業這種事情了解得很少,所以我一直自以為是,固執地認為企業里面的公關都是因為企業的負責人出去做了丟人現眼的事情,養一個專職人員幫他“擦屁股”。
38. 等到公司出現了嚴重的公關危機之后,我才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工種,對于一家成熟的商業公司來講,公關部門絕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門。
39. 我從來沒想過:自帶流量和全年流量是有重大區別的。我們在早期運作企業時一個認知上的重大盲區在于,所謂的網紅能夠自帶流量。
40. 當時很多合作伙伴,包括很多團隊內部的人都說,我們與別的公司有一個重大的區別,就是一般的公司如果要解決電商銷售所需要的流量,要花很大的代價去買流量、引流量才能實現。但我們由于是一個知名網紅創業的公司,它就自帶流量,但當時我們并不了解,一個正常運作的電商網站,需要的是一年365天的流量。
41. 一個擅長做演講、開發布會之后會在未來幾周內形成全民討論的一個網紅,只能解決一場活動之后自然產生和短期內迅速衰減的一個階段性的流量,而非全年流量。
42.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即使是世界最知名的一些科技公司,比如谷歌,它每年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花錢購買流量。如果你明白了這樣一個基本概念,你就會認識到一個網紅所理解的自帶流量足以支撐一個電商的運作,是一個多么荒唐的認知。
43. 我們的第一代產品T1發布會前夕,京東副總裁、3C業務負責人王笑松親自帶隊來拜訪,要求在京東平臺上售賣我們的手機,當時我們非常禮貌地拒絕了;然后天貓的團隊也來和我們溝通,也被我們禮貌地拒絕了;全國最大的代理商來找我們談線下的銷售,也被我們禮貌地拒絕了。因為當時的我們堅信自帶流量,完全不需要與這些伙伴合作,自身就可以活得很好。當時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認識。
44. 電商銷售的本質與線下店鋪的銷售是一樣的,來了100位顧客,如果一個糟糕的服務員接待不周或者說的話不中聽,可能這100位顧客都消失了。
45. 但是如果負責接待的這個服務員擅長去做引導、介紹和說明,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關注用戶的感受,不會給用戶帶來任何不適的話,那么銷售業績很可能就會有天壤之別。
46. 當時之所以有這么多認知偏差,一個可能的因素是,當時我們的團隊里已經有了一些從資深手機公司跳槽來的高管,但是這些高管全都沒有充當過統領全局的COO或CEO 角色。你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錯覺:身邊有這么多手機公司的資深高管,他們一定會幫助你認知全局。
47. 但實際情況是,如果他們不曾擔任過CEO 或COO,那么他們在全局上會存在認知盲區。這時候最可能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假定他們知道,他們假定你知道。最后會出現非常荒唐的結果。
48. 這些聽起來荒謬的笑話,實際上是很多創業公司都經歷過的。只是他們在后來取得成功以后,可能有意無意地想要回避這些事情。
49. 不能丟了你的價值觀,不能因為做生意而丟掉看待世界的方法。我見過很多我的朋友,價值觀比較堅定的,后來做了一些生意以后,就開始產生犬儒主義的念頭了。走到今天,讓我能堅持下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跟我的價值觀有關系。
50. 很多時候是未知造成的恐慌,一旦理順了,就發現也就那么回事。
51. 當年摩托羅拉發明手機的時候,體驗是不重要的,但是等到全世界都開始用手機,手機已經高度模塊化了,技術都是那幾個巨頭供應的,大部分廠商自己不做核心技術。中國消費者老有個錯誤的說法,是中國的企業不掌握核心技術,你到美國去,企業也不掌握核心技術,它要么是買來用、要么是借來用,要么就是有錢了收一家有技術的公司。
52. 在純技術領域里,蘋果對人類是沒有貢獻的公司,但這不意味著蘋果不偉大,它把別人做的成熟技術,拿過來非常合理地組合起來,實現一個完整優美符合人類需求的體驗,從而顯著地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在這個方面蘋果是一家非常偉大的公司。
53. 我去研究蘋果這么多年的時候,我只是覺得這些企業能做,技術只是底子,技術是必須的,但是推動蘋果往前走的核心不是技術,而是它懂心理學、它懂體驗、懂產品的優美和用戶的感受,這些東西是很難由科學家和理工男來完成的。這說白了這是人左右哪個大腦發達的問題。
54. 蘋果做得那么好,是跟喬布斯本人每天跟產品經理坐在一塊兒摳產品是相關的。其實這是唯一重要的,或者說是最重要的,結果很多傻逼企業老板認為自己出去跟別的企業談合作談戰略布大局才是重要的,這是非常可笑的。你做這個產品,產品本身是最重要的。湊巧如果你會營銷,你就賺了。
55. 自己做企業的話,不是說每一個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就怕不知道自己的短板。比如說這塊你明明不靈,非要做這塊兒,你擅長的又找個不靠譜的來做。
56. 做對事很重要。如果路子走錯了,你往上堆上五萬人也解決不了。就像Windows做Vista,把地球上最好的工程師,堆了幾千人,依然失敗。
57. 一個東西賣得貴還是便宜,很大程度上是心理感受,品牌也是心理感受。所以如果你把鐘表這些細節做得非常優雅,非常酷,文藝青年或者在乎生活品質的人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很值,他用慣了這個東西再用別的東西就覺得不習慣,生活品質下降了。
58. 到底有沒有對美和藝術這些東西完全遲鈍的人。其實還是有的,但是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多,很多我們誤以為不在意美感的人,實際上當用過好東西再用差的時候就會不適應。我們通常認為理工男不在意這些,但實際上大部分理工男用過好東西再用差東西也是受不了的。
59. 錘子手機在人性化細節方面至少有100多項走在蘋果前面。這些都是小創新,大家都說意義不大,但是量變導致質變在這里也依然是成立的。你做的小的,體貼的人性化設計,3、5、8個你可能說也就這樣,但是如果做到100個以上,你用熟了再回去,你會發現蘋果處處都是難用的。
60. 我們骨子里是一個精英意識非常嚴重的團隊,我們不太依賴什么群眾智慧之類的東西。我們的App和群眾產生互動的時候通常是補漏,我們想了一個很好的東西,但是有兩個漏洞,發出去以后有人替我們發現了,補一些漏洞。我們加一點改動進去就會完善。我們依賴群眾智慧是做這些東西,但是設計產品不是靠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給你想到的主意你來實現和完成的時候充其量是讓他滿意的,而不是帶來驚喜的。
61. 小米的性價比優勢,在傳統巨頭和它比的時候是守住的,小米的互聯網優勢也是守住的,真正讓小米和其它廠商競爭有巨大門檻的是軟件。
62. 軟件是一個特別巨大的問題,所有地球上的手機廠商,在小米之前只有蘋果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米解決了這個問題的一大半,仍然有遠遠優于他的競爭對手。
63. 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有50%是在軟件交互上。這個才是讓用戶對你產品產生粘性,以至于沒法更換平臺的東西。
64. 我們以為屏幕變大,女人會比男人更反感,因為女人手比較小,但實際上大部分女生和女人是不介意手機變大的,是因為女人一直用雙手,沒有一個坎,對男人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坎。
65. 我們去接觸時尚精英、文化精英和媒體精英群體的時候,發現他們大部分時候都是特別特別喜歡錘子手機的,唯一不喜歡的是有些女性嫌這個手機稍微有點沉。
66. 我跟別人比有粉絲的唯一好處,是你作為一個新興廠商,你的產品品牌傳播是從零起步,還是從六百萬起步。這個是有數量級和速度上的巨大差異的,僅此而已。
67. 外界說做VC的圈子是聰明人扎堆的,這我百分之百不同意。跟我這輩子見過的任何一個群體一樣,就是20%的精英帶著80%往前走。我見的投資人大概80%都是笨蛋。
68. 絕大部分消費者買手機50%的動力就是外觀,我們都是視覺動物。
69. 我從英語培訓時代一直走到今天,每次出現公關事件都處理得非常好的原因,他們簡單地會理解成我處理公關危機的能力會比較強,其實技巧只是一小部分,一大半就是你沒做虧心事。
70. 你必須承認公關技巧也重要,因為有些人沒做什么虧心事,但是就倒霉了。我知道日本有一個化妝品說是含鉛還是含汞,就被打得劈頭蓋臉,后來我們看了很多詳細的調研報告,發現他們沒有做這些事。這些事情有些甚至都不是媒體黑它,是它純倒霉。
來源:羅永浩公開文字及言論
作者:羅永浩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