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肉類食品中,豬肉是最受我國百姓歡迎同時在過去20年最普遍的肉類。據農業農村部的專業數據統計,我國每年要吃掉全世界豬肉總量的一半。巨大的市場需求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一流的豬肉生產大國。過去的一年當中,雖然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但我國的豬肉產量在世界排名仍然是第一,接近43000千噸。
或許是看到了巨大的市場前景,國內知名企業如網易、萬科等都紛紛轉型養豬。近年來的數據表明,2011年到2019年之間,豬肉的價格一直穩定在20元左右,但2019年之后,豬肉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價格突飛猛漲,疫情后更是突破了50元人民幣大關。
而今年的豬肉市場似乎遭遇了“滑鐵盧”,價格一路狂跌,國內知名農牧企業牧原集團的市值在4個月內更是市值縮水高達2000億。除了牧原之外,國內其它的養豬企業日子也不好過。
是什么因素引發了目前豬肉價格如此巨大的變動?市場未來走向又如何?
01
市場預期豬周期進入下行階段
2020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加9610萬頭,同比增長31%,恢復到2017年末的92%,生豬存欄連續5個季度環比增長。隨著產能逐漸恢復,行業一致預期2021年豬價進入下跌周期。
豬周期不同于大宗商品的周期,其需求端是穩定的,豬周期的本質是受養殖戶的成本驅動,當豬價跌落成本線時,養殖戶會淘汰能繁母豬,從而減少未來出欄量,進入豬周期底部,在成本線下方停留不超過兩個月。而隨著出欄量的減少,價格回升,周期底部開始向上。
一般情況下,周期底部從淘汰能繁母豬開始,進入產能縮減階段需要10個月,而豬價上升從補欄后備母豬開始,到出欄產能恢復需要14個月以上,整個過程大概兩年左右,兩個輪回一個周期,從前幾輪完整豬周期看也是四年左右。
本輪豬周期始于2019年,按照以往規律,大概在2022年進入周期底部,而本次周期因為非瘟的影響,能繁母豬產能受損嚴重,行業預判會延長一年拖后到2023年進入周期底部。
02
養殖成本出現了新的變化
豬周期受養殖成本驅動,而養殖成本受種豬價格、二元母豬價格、仔豬價格,以及糧食成本等多重因素影響,而且在周期頂部各種價格波動會很大,比如仔豬價格一年中最低1000元/頭,最高2500元/頭,飼料中主要的玉米價格一年上漲50%。
據長江證券賣方研究報告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自繁自養育肥豬完全成本統計,最低是牧原股份的13.2元/公斤,最高是新希望為26.1元/公斤,其余的5家均價在23元/公斤左右。而外購仔豬育肥成本在31元/公斤左右。同行不同利,看來企業之間成本差別很大,主要還是由養殖模式、育種體系和管理水平決定的。
隨著二元母豬和仔豬價格的下降,而飼料和防控成本仍維持高位,自繁自養育肥成本預計在20元/公斤左右,外購仔豬育肥在29元/公斤左右。
03
非瘟導致豬周期不確定性增加
到目前為止,全球范圍內尚沒有研制出針對非洲豬瘟的安全疫苗,它將會持續對養豬行業造成影響。
由于養殖密度加大,疊加季節性高發,2020年冬天非瘟多地暴發,本輪特點表現為潛伏期更長,傳播力更強。據某機構調研,2020年12月份能繁母豬環比下滑1.68%,2021年1月份環比下滑擴大至4.99%。
據媒體報道,多地母豬產能損失高達30%以上,將大大影響2021年11月份之后生豬出欄供應量,進而影響生豬價格。
受非瘟和疫苗毒雙重影響,80KG中小型豬存欄變化中,50-80KG下滑7.11%,0-50KG下滑6.61%,分別影響3月底和5月初的肥豬出欄量。另外,80-130KG在1月份下降9.22%,主要原因春節銷售旺季,養殖企業加大出欄量,包括一定比例的低體重豬。也就是說,2021年4-6月份左右,可以預見的是出欄量同比不會有大幅度增長,屆時豬價可能仍維持高位。仔豬價格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由2020年10月份的1000元/頭,上漲到如今的1800元/頭左右,育肥成本將在30元/公斤左右,預計2021年6月份出欄豬價維持在32/公斤元以上,外購仔豬養殖的企業才有利潤。
1月8日,醞釀已久的生豬期貨上市,期貨核心功能是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同時會拉長豬周期,以成熟市場為例為例,美國在推出生豬期貨后,豬周期從3年延長到8年。
2月24日,2021LH9主力合約收于29010元/噸,對應9月份價格是29元/公斤,反映了行業對豬價的樂觀預期。
2021年生豬價格在1月份處于35元左右高位,預計春節后下落至26-28元左右,4-5月份回升30元左右,7-8月份小幅回落后,四季度再回升到30元以上。
04
暴跌之前,頭部豬企在做什么?
2019 年下半年生豬價格上漲,也令豬企股票持續走高,然而企業「走得太高也怕摔得太慘」,在市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許多豬企也依然不敢擴大經營。
據周天財經了解,生豬頭部企業溫氏集團和牧原股份在吉林的養殖場在 19 年都原定有擴大規模計劃,但由于運輸途中極易遭受病毒感染,致使擴大計劃只能擱淺。
受困于種豬跨省調運限制,不但無法擴產,隨著種豬的逐步淘汰,存欄量也在同步減少。
例如,溫氏集團在吉林省其中一個年生產 9 萬頭仔豬的擴繁場,隨著能生產的母豬逐漸淘汰,又無法從位于河北邯鄲的溫氏種豬場調運種豬,能繁育的母豬存欄量由 4000 頭減少到 3000 多頭,半年來減少 20%。
可以說,豬企們在 2019 年下半年眼看著豬價水漲船高,卻面臨著繁殖無以為繼的問題。
產生的直接影響是,由于豬企生豬出欄量下降,無法產生大量現金流,因此牧原只能依然憑借股票大漲的時機,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
據了解 2019 年 8 月,牧原股份共募集資金 49.99 億元,其中 80% 的資金用于新建及收購養殖場,并對其原有分公司進行增資,此后牧原在全國各省市縣,設立分公司超過 25 家。與此同時,溫氏集團也在 11 月份出資 8.1 億收購新達牧業。
非洲豬瘟苦了自繁自養型的養豬散戶,卻甜了龍頭豬企業——許多中小養豬場開始和企業進行合作代養。
此外,豬肉價格及股價的大幅度上漲,也讓很多企業聞風而動,跨界進入豬肉市場,這也為今年豬肉價格的下跌埋下伏筆。
不過我們要知道,豬肉作為大周期性產品,它的生產周期延后效應非常明顯。按照種豬、育肥豬生產規律和養殖的基本流程,引種的后備母豬從 4 月齡到初次配種之間的備孕期一般需要 4-6 個月的時間,母豬受精后開始進入懷孕期約 114 天,分娩后仔豬從出生到出欄約 160-170 天。
也就是去年投產的豬,今年開始進入消費市場,必然會導致整體價格的供給過剩,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會導致豬肉價格的下降,這是整個市場的大勢所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經歷過數次大大小小「豬周期」的頭部豬企們,意識到了隨后豬價下跌的劇情,只是當時的它們尚未明白這場豬價戰爭將比以往更猛烈、更長久。
05
豬企日子十分難過
提早布局可抵御風險
目前,全國豬肉斷崖式下跌超過18周,據統計,5月豬肉市場價格為30元/公斤,比上個月同比下降30%。
北京新發地的豬肉價格更是跌到20元左右,接近冰點。養殖戶苦不堪言,都處于嚴重的虧損之中。例如新希望在今年1季度就虧損了6個億。
而豬肉的價格冰點一般來說要低于成本線下的20%,也就是說,目前的豬肉價格依然還沒到最低點。
其中,牧原雖然經歷了暴跌,但是它的銷售收入其實是增長了。這歸功于牧原在過去一年中的布局。據牧原的5月份銷售簡報顯示,當月的生豬銷售達到了309萬頭,同比增長接近120%。
畢竟,牧原集團對未來的洞察能力是很強的,2020年不斷布局數字化養豬和設施建設,成功抵御了豬瘟的侵襲,生豬的存活率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目前,數字化養豬的風口已經掀起,科技化、智能化可以讓豬企更加靈活的應對風險。
06
豬肉一直降,為什么消費者還嫌貴?
據豬易數據顯示,21 年的生豬平均價格雖然一直下降,但與 19 年相比依舊高出 40% 左右。這也是為什么,價格一直下滑,但消費者感受卻不明顯。
豬肉價格高于以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豬飼料價格的上漲。
玉米作為豬飼料的最主要原料,價格走勢會直接影響到豬肉價格。而在 2021 年年初,玉米收購價格,從往年的 0.8-0.9 元每斤,上漲到 1.3 元每斤,玉米單價超過大米,很多養豬場甚至出現用大米喂豬的魔幻景象。所以對于豬企而言,養豬依然需要付出較高成本。
綜上來看,雖然近幾年養豬行業接連受到沖擊,但無論是疫情控制還是市場供需關系都逐漸趨于正常,豬企的生意在資本及現代化技術運用下也并不難做。
雖然牧原股份市值蒸發超千億,但主要原因是豬肉難以維持如此「天價」,從牧原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來看,扣非凈利潤依然達到 69.53 億元。
伴隨著生豬市價降低,玉米價格持續維持高位,二季度收入下降已經成為必然。但由于市場需求依舊穩定,企業在穩定經營的前提下,不會產生較大的市場風險。
從實際經營上看,全產業鏈布局的牧原有著全行業最低的成本,在豬價走弱的趨勢下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利潤率實屬不易,但接下來不管是牧原、溫氏還是新希望、正邦等豬肉代表企業,過幾個季度的苦日子恐怕是大概率事件,持倉較重的投資者建議做好倉位和預期管理。
來源:36氪、證券市場周刊、品牌農業與市場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6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