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3500頭、260畝、80人和1套,這幾個數字是天津市一家民營奶牛養殖企業中,奶牛、土地、人員和管理系統的數量。在天津市靜海區東旭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里,管理層從敢闖敢干的“老魏”過渡到精打細算的“小魏”,兩代養牛人接續,走上從小區化養殖到智能化養殖再到數字化養殖之路。
放眼天津養殖業,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數字化發展之路。目前,天津加快數字鄉村發展,高標準推進天津市西青區、津南區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不少養殖類企業被納入其中。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以數據交換和大數據分析治理為切入點,通過構建大數據分析模型、大數據決策平臺等核心功能,持續推動農業大數據建設。截至目前,天津農業數據平臺積累結構化數據4000多萬條,累計產生18多萬條分析結果,實現了涉農數據的“聚”“通”“管”“用”。
數字化管理省時省力
早在十年前,天津市靜海區東旭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魏武就先后投資近3000萬元改造升級了機械化飼養設備。養殖場第一次升級,讓管理從小區模式向牧場化轉型,合作社也成為靜海區首個實現牧場化的奶牛場。
升級轉型后,牛場80%以上的操作都由機械完成,牛舍整體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每頭奶牛也由單產牛奶15至20公斤提升到35至38公斤。“可以用翻天覆地形容我們生活狀態的改變,現在干活不像以前那么累了,而且收入更高了。”天津東旭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楊增廣感嘆道。
2020年3月,天津市出臺奶業集群政策,魏武又遇到二次升級的機遇。經過天津市專家組論證和評估,靜海區唯一一個改造項目批給了他。這次改造讓合作社在管理上,走向數字化養殖之路。
這里的奶牛帶著腳環比“步數”,通過腳環識別,監測奶牛的產奶量、舒適度以及健康狀況。奶牛產奶時自覺排隊上轉盤擠奶廳,通過TMR全混合日糧監管系統給奶牛配比最健康的飼料并且精準飼喂,棚舍根據溫度自動開啟風扇與噴淋系統,降低熱應激對奶牛健康的影響。對每頭奶牛的各類指標數據實時收集,傳至電腦端就可以進行數據管理。
“現在是對著屏幕養牛,可不是我小時候那樣在牛圈里看牛了。”魏海樂成長于這個養牛家庭,進入叔叔的合作社從事奶牛數據現代化管理工作。她介紹,合作社成員80人,但可管理奶牛3500頭,年產鮮奶1.5萬噸,年銷售額達6300萬元。
“一切為了奶牛,為了奶牛的一切。”這句話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這對于她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信念和傳承。她表示,會帶著長輩的信任,不斷學習進步,一直堅守在這里。
“隨著傳感器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的不斷提高,畜牧業生產也越來越智能化。通過進行數據的智能分析和智能控制,達到農戶的投入減少、產量增加、品質提升的效果,從而實現盈利的增收。”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產業處一級主任科員荔靖介紹。
智能養殖畜禽住樓房
都市農業發展對畜禽養殖硬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們常說養殖人把畜禽當作孩子,讓“毛孩子們”住樓房則成為不少養殖戶的追求。現在越來越多的畜禽養殖企業,不僅讓畜禽住樓房,更讓畜禽享受到“吹空調”“坐馬桶”的生活。
“這是監測雞舍內空氣條件的重要一步,每日數據都會匯集統計,用于養殖的數據積累。”走進位于天津市寶坻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天津市廣源畜禽養殖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孟祥峰正在通道中測量風速。
但令記者感到奇怪的是,行走其中卻聞不到刺鼻的糞污味道。原來,這里的蛋雞都享有自動化“馬桶”,糞便被傳輸帶自動送進集污池,實現不落地停留。
“科技賦農讓我們的工作更加智能,雞舍采用6列8層的像樓房一樣的立體養殖設備,我們組十幾個工人,通過一些自動化設備管理著100余萬只蛋雞。”蛋雞養殖車間員工劉井平說。
“通過數字化信息管理平臺配合自動化設備,雞舍可實現自動通風、精準控溫、遠程監控、智能報警,為雞群創造了健康舒適的生長環境,確保產出安全、綠色、健康的優質雞蛋。”天津市廣源畜禽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仵赟表示,這里可謂用“數據保安”捍衛著養殖中百萬蛋雞的食、住、行的安全。
不僅蛋雞“住樓房”,雞蛋也“坐電梯”。雞蛋分揀車間7條通道,5米長的運送線上雞蛋排隊“前行”。經歷了首次人工篩選、溫水清洗、溫道吹干、紫外線消毒、封油、二次人工篩選、裂紋檢測、稱重計量、自動光檢、分級包裝10道工序和首次人工篩選、二次人工篩選、裂紋檢查、單獨稱重、內部血斑檢測、蛋殼顏色檢測6道檢測后蛋品數據迅速得到反饋。傳送帶末端機器的出口處,合格的雞蛋已經成盤碼放完成。
這座蛋雞養殖生產樓房,于2016年6月建成投產,共建有4棟育雛育成雞舍、8棟產蛋雞舍、1棟蛋品加工車間(含蛋液加工車間)、1棟有機肥車間,以及配套的生產生活輔助設施,形成了完整的“育雛—產蛋—加工—銷售”產業鏈條。去年6月,廣源公司二期百萬只蛋雞項目建成投產,目前蛋雞總養殖規模達252萬只,年產雞蛋約3.1萬噸。
全產業鏈數字化發展
“基于三維底層物理模型,全方位掌控豬場綜合態勢,實現高效管理。”天津農信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康玉明指著屏幕中的“AI模擬豬場”告訴記者,這就是他們把數字農業從夢想照進現實的最好圖解。
在國家生豬產業集群項目發展下,天津強化生豬產能調控。據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天津市實現生豬存欄144萬頭、出欄98萬頭。“生豬產業集群的發展,給我們農業科技產品提供了不斷迭代升級、全產業鏈發展探索的實踐平臺。”康玉明團隊的“豬小智”平臺,就是應用于天津大型養殖企業,提供智能豬場全產業鏈服務的數字科技產品。“AI模擬豬場”是“豬小智”中智能展示管理板塊中的一項。
“‘豬小智’是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5G、AI等技術和產業生態思維誕生的。”康玉明介紹,平臺涵蓋生產管理、AI巡檢預警、自動盤估、智能環控、洗消監管、農戶代養、遠程賣豬等十二大功能模塊。
“最基礎的功能是對豬生長全維度監測,控制生長環境,讀懂豬的語言,看懂豬的行為,明白豬的體況。”天津農墾康嘉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就運用這款“豬小智”,重點打造對豬場遠程化管理、精細化生產、可視化決策的能力。
“在豬場的數字化環控上,我們培訓養殖企業使用手機與大屏相結合,靈活操作。設備實時采集豬場溫度、濕度、氨氣、二氧化碳、pm2.5等環境指標數據,依據閾值設置的參數自動控制風機、水簾、通風窗等設備的工作狀態,實現自動通風換氣,減少豬只疾病。”天津農信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產業研發總監楊焜介紹,“平臺的智能飼喂系統,可實現料塔加料、下料、余料實時監測,通過自動供料、互動式或分餐定量式精準飼喂,有效降低肥豬料肉比,實現母豬精準調膘。遠程賣豬系統,可以實現AI非接觸式賣豬,打通智能養殖最后一道關卡。”
“使用‘豬聯網’可以精準收集每只豬從出生到出欄的全過程數據,為企業積累核心數據、加強產業競爭力奠定基礎。”康玉明帶領企業一直沿著數據、智能、交易等板塊開展業務及研發工作。截至去年年末,天津農信互聯在京津冀蒙四省范圍內管理的母豬頭數已超過10萬頭,交易流量超過200億元。天津的數智生態平臺模式也成為全國農牧行業內的領先模式。□林單丹
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靜海融媒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0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