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我國工廠化養豬經歷了從人工、半自動、自動化到智能化的發展過程。現階段,正處于智能化發展的初級階段,養殖場和養殖企業的管理者用數字化、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成績的意識正在隨著智能化的不斷發展開始覺醒,對智能化的關注和討論也逐漸頻繁。
現存的智能養豬技術都有哪些?都能從哪些方面提升養豬效率?
技術一:智能飼喂
提到智能飼喂,無疑要提到一個名詞“精準飼喂”,就是給不同的生長階段的個體給予不同的營養物質。比如懷孕母豬需要從日糧中獲得充分的營養物質,用來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再維持自身需要,并為哺乳期儲備部分營養;哺乳母豬要保證最大采食量而不過量,保證哺乳母豬有良好體況及良好的母乳,進而縮短發情間隔;斷奶母豬要限飼優飼,使斷奶母豬盡快干乳,盡快發情。
而智能飼喂就是對這些個體智能化、精準化的飼喂管理,完成生產的同時,降低飼料損耗率,從而降低豬場的生產成本。
將智能飼喂終端、傳感器與養殖數據分析系統結合,根據豬只日齡、背膘和當前生產需求制定群體采食計劃,通過各類傳感器探測豬只的采食活動和食槽剩料,結合下料數據和飼喂控制器實現精準水料投放,提高豬只采食適口性,降低人豬接觸頻次,最大化采食量的同時減少飼料浪費和剩料,從而實現精準飼喂。
此外,通過智能飼喂可以實現對群養母豬的個體化管理,避免了人為因素對養豬生產造成的影響,使得養殖的整體經濟效率大幅度提高。
技術二:智能估值
傳統的稱重方式是出欄時將豬趕到地磅,進行稱重,或出欄時,分批稱重結算,這種稱重方式費時費力,容易造成豬應激。而在豬的生產管理過程中,豬場管理者只能憑借肉眼判斷豬只生長情況和體重,預估其是否達到出欄體重,確定出欄時間。并且,只有在出欄稱重時,才能獲知豬群的料肉比。
智能估重系統是由攝影儀、交換機、硬盤錄像機、智慧引擎運算服務器和手機APP軟件組成,系統通過安裝在豬舍欄位上方的攝影儀實時采集豬只影像,利用光纖傳輸到硬盤錄像機并上傳至運算服務器,服務器對接收到的影像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
通過攝影儀將每個欄位的豬只影像實時上傳到后臺智慧運算服務器,采用智能估重算法,對數據進行內容分析和數據對照,結合AI攝像機采集的豬只影像,智能化分析豬只的平均體長體寬,根據豬只的體重密度預估出平均體重,準確率高達95%。
用戶可以在手機APP上隨時隨地查看豬只數量及日增重等數據,改變了依賴傳統的電子秤等估重方式,豬場管理者可以根據日增重實時計算料肉比,以便針對不同豬群調整飼料配方,提高管理效率,且不會對豬只產生任何應激,幫助養豬場提高生產效率,真正實現智慧養殖新模式。
技術三:智能盤豬
盤豬也就是數豬,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容易的工作,但豬場的豬群每天都會變化,特別是母豬場,仔豬出生、母豬轉運等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豬群的數量也是在不斷變化。如何實時獲知豬場不同類型豬只數量?智能盤豬也許對豬場來說是一個比較快捷的方式。
智能盤豬系統是由攝影頭、交換機、硬盤錄像機、智慧引擎運算服務器和手機APP軟件組成。通過安裝在豬舍欄位上方軌道機器人實時采集豬只影像,通過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將豬只照片、影像等資料,利用光纖傳輸到硬盤錄像機并上傳至運算服務器,服務器對接收到的影像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讓用戶可以遠程在手機上隨時隨地查看豬只數量,準確率高達98%。
技術四:智能監控
監控在豬場很常見,但怎么做到智能化呢?就要利用信息技術做數據的收集和數據的傳輸,并將大量的監控數據進行分析、解讀,找到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智能監控由網絡攝像機、AI算法引擎、云平臺和APP組成。通過安裝在豬場內的攝像頭實時采集豬場各區域影像,并上傳至云服務器,云服務中的AI算法引擎對接收到的影像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可實現豬場事件實時預警,遠程智能監控的功能,具體包括人員鑒別,軌跡記錄;場區仿真管理,事件監控;豬只、異常行為監測;棟舍環境監測,異常事件監測;外來車輛、工具車識別監測等。
技術五:智能測溫
體溫監測在豬群疫情監測上至關重要。通過體溫監測,第一時間發現患病豬只,立即隔離相應的豬只和豬群,并作出有效處理是處置疫病的首要步驟。發病豬只發現越早,疫病控制越容易。
這次新冠疫情的爆發可能讓智能測溫發展迅速成熟。在疫情期間,地鐵站、火車站等公共場所基本采用先進的醫用紅外熱成像、人臉識別、目標檢測與追蹤等技術推出了智能化的體溫監測系統。可幫助用戶實現大面積快速檢測體溫、體溫過高報警等。可實現準確的多點高體溫自動追蹤報警。常見做法是在人流關卡設置紅外線測溫設備,以非接觸、無感知的方法對人群溫度進行監控與初篩,如果有旅客體溫超過37.4度,會自動報警。
而這一技術也可以應用于豬場豬群的檢測,通過軌道機器人搭載醫用紅外熱成像,對圈舍內的豬只進行體溫識別和掃描,建立預警系統,提前發現患病豬,盡快進行處理和消殺。
技術六:智能測膘
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適宜的背膘厚度對母豬繁殖性能有促進作用,背膘厚或高或低都會對繁殖性狀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在母豬的繁殖過程中,背膘厚度是母豬營養日糧調控的重要指標,用以保證母豬的產仔數、斷奶窩重等繁殖性能,從而指導母豬生產。
市面上存在的智能測膘是手持智能測膘儀,通過無線或藍牙連接手機,主要是通過精準測膘可以看到豬只的背膘厚度,觀察到每層背膘界膜反射的超聲信號,通過觀察圖像,養戶可以獲得更加可靠的測定值,對每層的肉膘情況進行檢測,更加精準,準確度更高;然后經過藍牙數據傳輸,讓數據管理更加便捷。
技術七:智能環控
良好而舒適的環境,可對豬的生長發育起到促進作用,實現生產良性循環,提高經濟效益。在特定的環境內,豬感覺舒適,生產力和飼料轉化率都較高。但當環境指標超出適宜區,豬的生產力和飼料轉化率就會下降,超過越多,下降越明顯。過去養豬場或養殖場對于環境管理相對疏漏,經常會誘發疾病、感染等問題,且無法得到有效緩解。
智能環控是將物聯網智能化感知、傳輸和控制技術與養殖業結合起來,利用先進的網絡傳輸技術,圍繞集約化畜禽養殖生產和管理環節設計而成。
系統通過智能傳感器在線采集養殖場環境信息(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空氣溫濕度等),同時集成及改造現有的養殖場環境控制設備,實現畜禽養殖的智能生產與科學管理。管理員可以通過手機、PDA、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實時掌握養殖場環境信息,及時獲取異常報警信息,并可以根據監測結果,智能化控制相應設備,維持良好的豬場內部環境,實現健康養殖、節約成本、減少人工、節能降耗的目的。
通過智能環控設備調控豬舍環境,同時收集數據,分析動物行為對環境舒適度的反應,還能建立評判綜合環境舒適度的參數模型和閾值,分析建立環境參數與飼料轉化率、生產性能等的關系。
技術八:豬臉識別
豬臉識別聞名于京東的豬臉識別大賽,與當前使用的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視覺識別的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利用計算機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學到每一頭豬的特征,然后利用深度學習的模型,針對測試數據集,得到每一頭豬的概率,最后來判別哪頭豬是哪頭豬。
養殖人員通過豬臉識別系統掃描一下豬臉,就可以給豬建立標簽,生成識別碼,關聯豬的編號、豬的父母、品種、生長環境、健康情況、進食量等信息。另外,據說理論上的豬臉識別技術可識別豬的情緒,結合豬的行為分析豬的健康情況,當某只豬出現茶飯不思的情況,“豬臉識別”算法能夠快速關聯它的生長信息、免疫信息、實時狀態等情況。第一時間找到異常原因,并通知飼養員對癥下藥,避免病豬傳染。
但目前豬臉識別技術的研發還存在很多困難,如:(1)豬的生長周期短,外貌變化快,識別難度高;(2)豬舍中的豬處在一個運動的狀態,很少正對鏡頭,數據采集難度高;(3)目前缺少不同品種的豬在生長中體型變化的數據進行參考。
并且,豬臉識別需要依靠數據采集,數據的學習以及檢索等程序來確定豬的身份,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會因為技術及概率的缺陷造成誤差。
而經過長時間發展的智能耳標則更成熟,在確定豬的身份上更加精確。
雖然有這么多智能養豬技術,但智能化強調的是人機交互,背后還有一整套數據模型和分析系統。單點的技術和系統并不能解決生豬產業的效率問題,而是要將這些技術或系統集成起來,將所有技術和系統中產生的數據連接在一起,完成生豬養殖業整體效率的提升和生產方式的升級。“數據”在其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數據的智能化收集、智能化分析和智能化反饋更是重中之重。
但如何將所有數據集成在一個系統里,或者哪個系統可以集成所有市面上的智能設備和數據,是目前豬場管理者最關心的問題。
相對于市場上孤立的算法或單點的技術,農信互聯致力于用智慧養豬生態路由的方式融合、搭載、服務行業中任何優秀的智能設備及AI算法,提供從傳統的豬場管理到AI養豬、智能交易、數據金融的平臺級一站式的綜合解決方案。
并且農信互聯的智能豬場采用“1+N”隨心搭配的方式,即可以選擇豬小智監管平臺搭配任意智能養豬設備,如智能監控、智能飼喂、智能環控、智能盤點/估重等,將單個或幾個系統與豬小智監管平臺連接,完成單個生產管理場景的智能化改造。在這期間,逐漸完成員工的培訓,隨著智能養殖技術的發展,再不斷將其他設備接入到監管平臺,逐漸完成其他養殖環節的智能化改造。
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智能養豬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但由于人工成本的不斷提高,智能化養豬技術是未來規模豬場發展的主要趨勢。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