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昨日,越秀集團旗下花都生豬養殖基地竣工投產的消息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2月份,一則“26層養豬大樓用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的話題也引發了網友關注。
廣州“樓房豬舍”項目竣工投產 年出欄量預計36萬頭
3月12日,越秀集團旗下花都生豬養殖基地竣工投產,該項目采取“樓房式”養豬模式,計劃引進法系優良種豬,爭取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達產,年出欄量預計在36萬頭。同時正在規劃建設項目二期,最終預計實現年出欄量50萬頭,為廣州乃至大灣區的生豬供應提供有力支撐。
樓房養豬:探索AI+數字化養殖的場景應用
“花都項目是越秀集團首個集約化、數字化、一體化的現代樓房養豬項目,也是廣州目前規模最大的樓房養豬項目,計劃年出欄生豬 36 萬頭,將為廣州乃至大灣區的生豬供應提供有力支撐。”越秀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林昭遠說。
花都生豬養殖基地位于廣州市近郊的花都區獅嶺鎮,總占地面積約1300畝,建有4棟9層的養豬樓,同等產能的情況下,相較平房豬場可節約用地3/4,較平房豬場節約人力約50%。
值得注意的是,花都生豬養殖基地距離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不足30公里,離天河CBD不足60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毗鄰城區,生豬養殖基地怎樣才能減少廢棄物,降低對城市周邊環境的影響呢?對此,越秀農牧食品董事長程九洲介紹,花都項目采用干清糞工藝和設備,可以使得糞污排放量較傳統的水泡糞減排40%;處理后的中水用于除臭,每年可節約用水36萬噸;同時利用屋面和山坡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板,每年可發電360萬度,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3589噸,碳減排979噸。
記者獲悉,花都項目歷時三年建設完成。就在不久前,首批優良種豬已經抵達基地,并住進了樓房宿舍。為了讓“二師兄”們住得好、養得好、吃得好,最終賣得好,在這里,生產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線上實時監控豬舍的溫度、濕度等環控情況,并實現精準飼養。據介紹,該生豬養殖項目積極探索AI+數字化養殖的各種場景應用,重點覆蓋生物安全、生物資產管理、數據采集、設備監測以及智能飼喂等環節,已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數字化養殖項目和高標準數字豬場。
“對花都生豬養殖基地,我們是按照城市郊區畜牧業的現代版進行定位和打造的,立體集約、綠色環保、數字養豬,是其三大核心特點。”程九洲總結道。
穩產保供: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
據介紹,在竣工投產之后,花都生豬養殖項目將進行全場封閉管理,引進法系優良種豬,爭取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達產。同時,還將充分利用地塊內閑置土地資源,規劃建設項目二期,最終實現年出欄量50萬頭,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質的生豬豬肉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擁有1800多萬常住人口。生豬日均屠宰量達2萬頭,豬肉日供應量超1000噸。
“在廣州這么一個超大型的國際大都市,探索樓房養豬是一個全新的有益嘗試。”知名畜牧專家閆之春在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城市郊區畜牧業有助于城市穩供保供,但其制約因素在于土地資源較少,因此,“樓房式養豬”應運而生,廣州在這方面的探索也走在全國領先位置。
現代農業產業是廣東重點打造的戰略產業之一。作為養豬領域的“新兵”,越秀集團布局生豬養殖板塊已經有3個年頭。國企養豬為哪般?又將為現代農業體系的打造帶來哪些助力?
林昭遠介紹,近年來,越秀集團生豬產業調整戰略,聚焦廣東省發展,環大灣區布局生豬產能,目前已在花都、南沙、肇慶、茂名以及河源等地規劃建設生豬養殖項目,大灣區規劃產能規模將達到200萬頭以上。
“隨著花都生豬養殖項目的投產,有望打造出花都區乃至廣州市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的中堅力量。”林昭遠表示。
據悉,今年,越秀集團已經對食品板塊進行了戰略重組,新組建的越秀農牧食品板塊將實現從生豬養殖到屠宰到深加工的全產業鏈發展,通過產業融合、提升運營效率,提高抗風險能力和盈利水平,在保障民生需求的同時,助力廣東農業食品行業做大規模,實現高質量發展。
養豬“上樓”絕非趕豬上樓
2月10日,招聯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表示,26層的養豬大樓,用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這種模式下,農村散養徹底沒出路了!
他還寫道,“技術人員通過高清攝像頭看管這些豬,每層都是獨立的農場,按小豬生命的不同階段分成不同區域,飼料通過傳送帶輸送到大樓頂層的巨型儲罐,每天投放50萬公斤飼料,飼料按豬的不同需求自動分配。另一棟同樣高的養豬大樓即將投產,兩座大樓每年可飼養生豬120萬頭。這大概就是未來的養豬模式吧!”
米白色的外墻、寬大的玻璃窗、方方正正的造型……在湖北省鄂州市碧石渡鎮,一棟26層的高樓在當地低矮的農村房屋中格外醒目。或許你會以為這是一處“下鄉”的商品房樓盤,但是,這里的住戶可不尋常——豬。
“高”的不只是樓層還有數智化程度
樓房里是怎樣養豬的?記者經過多道消毒工序后,進到這座養豬樓內一探究竟。
走進大樓,記者看到人、豬、物、料等均有專用通道,環境整潔干凈。來到這里,就像是走入一座現代化工廠。一樓中央控制室內,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每層樓的供水供電、溫度濕度、飼料投喂等信息。
養殖項目負責人、湖北中新開維現代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林說,“樓房養豬”采用封閉式管理,每層樓其實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避免人員、物資、豬在各層間交叉流動,人員進場前要經過嚴格的消毒工序,從而有效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生豬進樓和出樓,都要通過這里。”在負一層,金林指著眼前的大電梯告訴記者,這種最大載重達10噸的專用電梯在樓內一共有6部。在卸豬區下車后,生豬通過地下通道進入大樓負一層。數百頭豬可同時坐電梯上樓,到達相應樓層后,再由飼養員引導分別“入住”自己的“宿舍”。
記者在3層的“豬舍”看到,這里與傳統養豬“臟亂臭”的環境不同,并無明顯異味,隨處可見定位欄、智能環控、精準飼喂等設備。3層至26層,每層樓約1.4萬平方米的空間,還設有配懷舍、產房,以及保育、育肥區。
“豬吃多少飼料、喝多少水,室內溫度濕度,都看得到,便于實時了解它們的飲食、健康狀態。”金林說,大數據系統能對各樓層中的生豬飼養水平和健康狀況進行記錄并分析,及時根據豬的生長階段對飼料等進行調整優化。各樓層的溫度濕度控制、喂料喂水等環節都實現了自動化,通過精準控制,提供更優的生長環境。
養豬“上樓”并非新鮮事物
實際上,豬早就“住”上樓房了。近些年,廣東、山東、河北、河南、浙江等地都出現了樓房養豬項目。
在湖北省養豬行業協會會長潘向陽看來,這一輪高樓養豬熱,主要是受資本驅動。牧原股份、新希望等頭部豬企均已布局樓房養豬,甚至許多房企、互聯網企業都進入生豬養殖行業。
這些養豬大樓共同的特點是“高產量”。金林介紹,這棟26層的養豬大樓最大存欄量約30萬頭生豬,滿產后年出欄量可達60萬頭。如此大的規模,需要多少人來養呢?金林告訴記者,養豬大樓全面投入使用后,每一層的工作人員只需要10—12人,就能管理萬余頭豬的吃喝拉撒睡,相比傳統的養殖場,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人工成本。
“高樓養豬能夠節約用地。”長期關注生豬養殖行業的華中農業大學研究員陳順友也認為,在高度集中的基礎上,便于實現機械化、智能化養殖,同時降低用工成本。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場和水產養殖池塘改造升級”。
潘向陽說,這一模式對農業養殖用地和安全性提出了挑戰,對現代化農牧企業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便捷高效運營樓房養豬也帶來很多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室內衛生,鄂州這棟26層養豬大樓每層的地面都有一定角度的傾斜,便于頂部的自動噴淋系統和地上的清洗管道出水后,水能夠順著地面匯入污水排放系統,最終進入污水處理中心。
養豬“上樓”絕非趕豬上樓
從平房搬進樓房,高樓養豬絕非趕豬上樓這么簡單。高層養豬是一系列創新的集成,環保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一系列創新的背后是用工業化的思維做現代化農業,不失為養殖行業向集群化、精細化和綠色化發展的創新舉措。
但高樓養豬能走多遠,還有待市場檢驗。高企的成本首先是高樓養豬必須邁過的“第一道坎”。業內人士透露,養豬大樓的平均成本要比傳統平層豬場高出30%左右。除此之外,社會公眾對高樓養豬的疫病防控、衛生狀況和產出的豬肉品質也有擔憂,且不乏質疑之聲。
據市場機構分析,目前,規模化養豬約占生豬養殖量的20%—30%,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刺激下,以高樓養豬為代表的規模化養殖或將成為未來的“風口”。
不過,風口之下,豬能不能飛起來?潘向陽等業內人士認為,要保持高樓養殖模式的可持續性,首先得選好養殖品種,做好污水處理等環境控制工作;在運營管理上,要保障高效運行的同時,確保生產安全,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高樓規模化養豬場前期建設成本投入大,更需有效應對豬周期,未雨綢繆。
陳順友指出,從專業的角度,高樓養豬的工藝有待進一步規范,建議制定行業標準,通過標準來引導科學建設、規范管理。
樓房養豬“是非”多,家庭農場如何做?
近日,不少行業人士/市民對樓房養豬模式表示擔憂。有網友指出,養豬大樓的噪音、臭氣是樓房養豬最直接的問題。部分身處養豬大樓周邊的市民表示,周圍幾公里范圍都有一股豬糞味。另外,由于密集養殖,豬欄十分擁擠,豬只難以轉身,擔心豬肉風味受影響。
此外,“樓房養豬”還存在建筑成本相對較高、投資較大,折舊成本也相對較高的缺點。
同時,“樓房養豬”雖然外部生物安全相對平層更容易做好,但是一旦有疾病進入樓棟,內部生物安全比較難做。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旦出現生物安全事件,高密度的樓房養豬該如何處理?一旦面臨清場,或將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也有網友表示,這是資本跟家庭農場搶“飯碗”,家庭農場想要活下來,只有通過更多的培訓和學習,快速成為養豬精英,這樣,才能在未來擁有一席之地。
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家庭農場幾乎都無法跟大型豬企相比擬,在這種情況下,家庭農場如何保住“飯碗”?
來源:綜合自新華社、羊城晚報、養豬信息網等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