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大致呈“S”型曲線(如下圖),家禽行業整體生產水平最高,處于高級發展階段;生豬行業整體生產水平和歐美國家相比差距還不小,處于中級發展階段;以PSY為例,發達國家可以達到30頭以上,我國平均水平只有20頭左右;尤其突出的是,企業之間的生產水平差距較大,還是以 PSY為例,先進企業在26-27頭,落后企業可能只有 16-17 頭。反芻動物生產水平則整體相對落后,除少數頭部企業外,普遍規模較小,生產效率較低,客觀上講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這種現狀的形成與我國經濟的發展階段、政策導向、資源稟賦、技術進步、投資能力都有一定關系,個別因素的變化不會帶來根本性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狀況具有一定的韌性,在未來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S”型曲線的形態不會出現根本性的變化。今天這篇文章重點說一下生豬行業。
新增產能和傳統產能到底誰的競爭力更強?
生豬行業位于“S”型曲線的中部,總體生產水平不高,處于中級發展階段,尤其是企業之間生產水平參差不齊,先進水平和落后水平之間的差距很大。這首先意味著養豬行業總體上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光明的發展前景,其次意味著企業通過提高生產水平仍有獲得超過平均水平之上的豐厚的獲利空間(企業利潤)。
資本進入養豬行業,可以通過提高生產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擴大規模以實現規模效益、縱向整合價值鏈等手段提升盈利能力,將資本轉化為生產力進而實現超過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所以資本在養豬行業反而能夠找到更多發力點。因此,過去幾年乃至未來五到十年,資本還會持續進入養豬行業,直到整體生產水平和發達國家接近、養殖企業之間的生產水平接近,資本很難找到發力點后才會減緩。
新增產能和傳統產能到底誰的競爭力更強?中小散養豬場,如果只計算豬苗、飼料和獸藥的成本,折舊、費用、非洲豬瘟損失不攤銷到當期出欄肥豬頭上,肥豬的記賬成本就會偏低,但并不代表實際生產水平就高。新增產能一般都是集團化、規模化企業,折舊負擔重,各種費用、非洲豬瘟損失都會攤銷到當期出欄肥豬頭上,肥豬記賬成本高,但也不代表實際生產水平低。
當豬價徘徊在 15元/公斤左右時,很多中小散養豬場,短期內并沒有感受到嚴重的虧損,至少現金流并沒有明顯減少,他們如果對未來還抱有期望,就會堅持下去。而不少新增產能,就會面臨虧損,現金流短缺。但是,就算部分大型企業會破產,其新增產能卻并沒有消失,它們會被廉價地整合到其他有實力的企業中去,整合了廉價產能的企業,綜合生產成本也會更快下降。
養豬行業新現象值得關注和研究
這幾年養豬行業出現一些新的現象,也值得關注和研究:
第一、二次育肥
由于空閑豬舍較多,只要豬價略有上漲,二次育肥就會跟進。如果有20%的“標豬”養成了“牛豬”,假設平均體重增加30公斤,行業總出欄體重將會增加6%,市場短期的供不應求問題很快就會得到緩解,高位豬價就很難維持太久。
第二、二元回交和三元雜交母豬的使用
豬價上漲時,很多豬場還會把一部分優質的商品母豬配上種,幾個月后,肥豬的上市數量就會增加,豬價也會回落。這種母豬也許生產性能會差一點,但是成本低,所產仔豬和肥豬的綜合生產成本可能不會高出太多,在母豬短缺的時候無疑是一個有效的補充。
第三、“全進全出”生產模式
平原和丘陵地區,冬季防控“非瘟”難度很大,一旦發生疫情,種豬損失慘重。使用二元回交和三元母豬,只生產一窩,斷奶后母豬按照“牛豬”銷售、屠宰,仔豬外銷或者進入育肥場,類似肉雞的“全進全出”。在種豬價格較高、“非瘟”疫情壓力大的地區、階段,可能綜合生產成本會低于傳統飼養模式。這就有必要認真思考培育“肉種兼用”母豬品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相應地也要考慮改善“肉種兼用”母豬的豬肉品質的營養手段,比如更多地使用纖維原料控制脂肪沉積、提高瘦肉率。如果母豬泌乳性能不好,還要解決仔豬的飼喂問題。
第四、二點式生產布局
“防非”最可靠的還是地理環境條件,在條件優越地區養母豬,在靠近需求市場地區養肥豬,形成二點式布局,再結合上述“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在“與非共存”的背景下,也許是明智的選擇。
第五、樓房養豬
樓房養豬的優勢已經被琢磨透了,主要分歧在風險控制上。直覺上密度越大風險越大。但是從GMP車間凈化和P3實驗室凈化的角度看,空間越小反而越容易凈化,也就是說,只要生物安全防控的邏輯是正確的、設計是周密的、措施是到位的,樓房養豬的凈化難度不比平層養豬高。樓房養豬一旦發生疫情,尤其是“非瘟”,就會引起輿論的關注,但實際風險是否真高,需要進一步觀察和分析。
高質量發展才是唯一正確的方向
養豬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對技術的掌握和使用必然會導致企業之間的差距拉大。“企業利潤”的本質是先進企業賺取落后企業的錢,有差距才有“企業利潤”,沒有差距了,即便達到像丹麥一樣高的生產水平也賺不到錢。新技術層出不窮,落后企業難以掌握,先進企業自然會獲得難得的發展機遇。
疾病只會影響生產成本,不會影響供給,以前三文魚、蝦的疾病很多、成活率很低,但市場并未短缺,只是成本高而已。“非瘟”也一樣,只會影響成本,不會影響供給,至少不會長期影響供給,但一定會進一步拉開企業之間生產水平的差距,創造更大的“企業利潤”空間,同時催生更多的技術創新。
所有服務生豬產業的上游產業,都必須參與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非理性“降本”可能導致技術倒退,不是潮流,高質量發展才是唯一正確的方向。
來源:北京獸藥行業協會理事長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7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