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曾有一項調查:返鄉創業項目中,創業者會選擇什么項目創業。65.7%的人說會選擇養殖業。
為什么呢?其實,原因有3個
1)養殖業的技術容易掌握。技術一直做農業的關鍵。相比于種植業來說:養殖業的技術更容易學習、把控性強、操作技術更簡單。
2)回報快。這個時代講究的現金回流速度。錢對于創業者來說很重要。然而。種植業的周期比養殖業更長,現金回流更慢。然而,養殖業就不一樣。有些養殖項目1個月就可以上市賣,現金快速回流。
3)更容易規模化。養殖業的規?;唵?,在同一個養殖場,你可以增大內部面積就可以實現規模化。但種植業靠的是天時地利,對自然條件要求更高。因此,養殖業的規?;度敫?,規模化操作更簡單。
但,近年來,我國畜牧業生產發展迅猛,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畜禽糞便、污水、惡臭等養殖廢棄物產生量也迅速增加,這導致了環境承載壓力增大,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日益凸顯。
這2年養殖業面臨比較大的調整。其中,政策原因占主要。在養殖領域,國家出臺了3個政策:
1、“禁養政策”出臺: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國家第一部專門針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法規性文件,明確了以綜合利用作為解決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為規?;B殖廢棄物污染治理指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明確了禁養區劃分標準、適用對象(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激勵和處罰辦法。
2、“新環保法”出臺:2015年1月1日施行,新《環保法》明確指出國家采取有利于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在新法的威懾下,畜牧養殖行業進入了環保高壓期,輕則被罰款整改,重則被停產拆遷。
3、“水十條”的出臺:2015年4月16日印發,又稱“水十條”,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明確要求,要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因此,未來養殖的方向與趨勢:現代化、規?;?/span>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養殖創業者和經營者是如何做的案例。這里分享了6個案例,基本上是對當下養殖創業的一個總結與提煉。
案例一、用現代化知識武裝
石偉濤,大學畢業后就回家返鄉創業,與父親一起做養豬。短短5-6的年時間,將父親飼養的三五頭老母豬變成了一個擁有50頭老母豬和300頭生豬的現代化養殖場。
大學回家后,石偉濤發現父母在家里養豬,規模小、條件差。畢業實習的時候,石偉濤曾在日照一個大豬場實習,看到人家的方法和經驗,于是,石偉濤就和父母商量,把豬場規模擴大,上一些現代化的養豬設施。
石偉濤利用在大型豬場實習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將飼料改為全價飼料、更新豬的品種、當年就實現了9萬元的凈利潤。
石偉濤不僅自己采取現代化的科學養豬方法,在他的帶領下,周圍村莊的養殖戶也學到了不少科學養殖的新技術。在此基礎上,石偉濤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已經有15家養殖戶參與其中。
案例二、改變經營方式
大學生劉晶與三個同鄉好友一拍即合,四個年輕人于是抱團創業,成立生態農業公司。
劉晶發現,當地的養殖都是傳統的方式,比如喂養飼料等。于是劉晶想改變經營方式采用循環農業的方式經營。
在這家公司的基地里,模擬野外自然環境的現代化中華鱉養殖池是最大的亮點。劉晶介紹,這些從長江流域引進的中華鱉以吃魚苗為主,從不喂人工飼料,池中鱉魚混養,鱉吃不完的魚苗才轉到“精品魚池”。這種辦法喂養的鱉品質好,現在年產3萬公斤的中華鱉,目前市場價賣到了每公斤100元。
案例三、品種選擇很關鍵
于淑榮和曹煥山夫婦的飼養蛋雞已有十幾年的經驗,在當地也屬于養殖業的老司機。
曹煥山畢業于畜牧獸醫專業,從最初在永勝村,到2003年在二道溝創辦養雞場,一直到現在創辦米格牧業,養殖規模從原來的5000只蛋雞,逐漸發展到現在的4.5萬只,與此同時,存欄能力10萬只的現代化養殖場正在建設中。
曹煥山認為:養殖業的品種選擇特別關鍵。曹煥山的養雞場新場引進的4萬只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品種“京紅1號”,已有2.5萬只產蛋,每天產蛋量1500余公斤,比老場產蛋量提高了10%。
2010年存欄海蘭褐蛋雞3.2萬只,年產鮮蛋40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250萬元。2011年注冊的米格品牌生態蛋,依靠科學的飼料配比,一經上市,雞肉和雞蛋就收到國內外市場的歡迎。
目前,于淑榮和曹煥山夫婦養殖場已完成3棟場房的建設,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購置2套全自動籠養設備和2套飼料加工及化驗防疫設施。預計盡快將完成雞場新址的全部擴建項目。
案例四、走產業化之路
不甘于平凡的刁龍覺得朝九晚五的日子無味,于是帶上開旅行社的妻子一同回老家養驢。
刁龍從親戚朋友處籌資100萬元,又悄悄貸款160萬元,并開始在全國各地考察,尋找驢苗,學習養殖經驗。并成立擁有辦公室、員工宿舍、標準化驢舍、飼料房等基礎設施的現代化養殖場。于是,2012年11月,刁龍去甘肅、青海等地,一次性引進回關中驢140多頭,進行現代化、規模化養殖。
刁龍覺得驢肉是一個小眾的市場,單純賣驢是走不通,必須要產業化。
于是,刁龍借助父親有做醬牛肉的手藝。2013年底,刁龍又注冊了一家食品廠,專門由父親負責做生熟驢肉加工。之后,他親自上門推銷,將驢肉供給省內各大酒店,并與許多酒店簽訂了長年合作協議?,F在,陜西境內的大部分驢肉都是他的產品,一頭毛驢單肉就能賣到七八千元,每年純利潤已突破百萬元。
當前,刁龍存欄的毛驢有600多頭。同時他食品廠的屠宰量保持在每年1000頭左右,公司凈資產達到上千萬元。
案例五、借助互聯網做大生意
小李大學畢業后,回到了位于江蘇句容茅山的老家,辦起了易暢牧業生態養殖場,養殖土雞、番鴨、茅山大白鵝等,利用qq、微博、微信、淘寶等網絡平臺售賣土雞。
他采取山坡放養、綠色養殖模式,共承包30畝林地,主要經營散養土雞、番鴨、茅山大白鵝等土家禽。茅山林地環境幽靜、林間含氧量高,昆蟲、蚯蚓繁多,不僅可使土雞采食大量的青草、昆蟲、牧草籽實而降低飼養成本,而且林間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土雞生長條件好,肉質緊實Q彈,營養豐富口感好。
作為一個正宗的90后生人,小李喜歡泡論壇、刷微博,大學期間也研究過淘寶的開店模式。土雞長成需要進行銷售時,他立馬就想到了開辦淘寶店,利用微信、微博推廣。
隨著網上直播平臺的興起,他還給自己的農場,安裝了實時監控,在熊貓直播上24小時實時直播農場內雞鴨狀況。短短幾個月,他的淘寶店已經月銷售額過萬元。、
案例六:多元化模式經營
王淑娟,女,1986年生,漢族,研究生學歷,廣元市青川縣蜀蕊蜂業專業合作社社長,在汶川地震后投身創業。因重視產品的營銷,王淑娟的蜂蜜生意漸漸有了起色。
企業剛步入正軌不久,王淑娟決定到澳大利亞留學,開闊眼界。留學期間,她嘗遍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各種品牌的蜂蜜,并查閱了大量關于蜜蜂養殖的前沿資料。
王淑娟認為,正宗的家鄉蜂蜜營養成分一點都不比那些國外高檔蜂蜜低,但品牌、包裝、產品附加值與之相比相差甚遠。
2013年回國后,王淑娟開始著手擴大企業規模,成立蜀蕊合作社,以“農戶+公司+電商”的新型經營模式,線上線下雙渠道推廣銷售。
2014年,王淑娟成立了青川縣智宸網絡服務有限公司,成為了一名電商服務商,與農業合作社對接,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追溯的優質農特產。
目前,王淑娟成立的合作社目前已經從剛開始的16戶社員發展到現在200多戶蜂農,10000余箱蜂群,3個中蜂繁育基地,18個中蜂養殖基地的規模,年產值1000余萬元。
還是借用馬云的一句話:未來已來!養殖的未來將會呈現方式的生態化、經營的多元化、創業的年輕化。
隨著政策和資本的擴大之外,養殖業會成為創業者淘金的“洼地”。你準備好了嗎?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6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