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今年,我委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0億元,重點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和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李明傳近日表示。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時值五月,國內糧食基本都完成了播種,每年種什么、用什么樣的種子種植,都是農民需要深思熟慮的一個難題。
“去年的大豆種子沒有選好,今年我要看看上一年哪個品種種得好,還要看看,在誰那里能買到靠譜的種子。”東北大豆種植大戶溫興向記者表示。
選種難題
溫興在2021年種了300畝玉米和100畝大豆。之所以大豆種植面積比較少,“因為玉米畝產高,價格也好”。
在東北,在面對種玉米還是大豆的問題上,農民普遍傾向于玉米,同時,會在品質略差的土地上,種植大豆。“土地面積太大,我們都不會去灌溉,基本是靠自然降水。”溫興說,“玉米特別耐旱,產量穩定,大豆略差一些。”
去年的100畝大豆,賣出的價格并不好。
溫興總結的原因是,“沒有選好種子。”他向記者講述,2021年,他種的黃豆屬于大黃豆,到了10月收割12月賣的時候,天氣已經寒冷,糧食經紀人告訴他,他們只要小黃豆,大黃豆就賣不上好價格了。
黃豆在國際交易中被稱作大豆,據了解,中國本土的黃豆品種分為大黃豆和小黃豆,兩種黃豆用途不同,小黃豆渣少適合磨豆漿,大黃豆適合做菜,并且大黃豆出油率高。
在2021年,小黃豆的價格明顯高于大黃豆。
溫興決定2022年種小黃豆。對于種子的購買,他也很隨意。該如何選種,對農戶而言,全憑自己的感覺,有時,溫興會在市場中購買種子,有時種子公司會去村里推銷。溫興表示,種什么樣的種子,“都是農戶自己定的,主要看上一年什么好賣”。
“糧食經紀人每年都會留一部分好的黃豆種子,他看誰家黃豆種得好,就留誰家的一部分黃豆,第二年當做種子賣。”黃興說。
偶爾他也會聽說周邊農戶有買到假種子的傳聞,“買到假種子,一年的地算是白種了”。
農業部人士曾表示,中國大豆、玉米單產只有美國的60%,因此急需發展種業。
對于改變目前這種隨意種植的局面,急需種業的迅速發展,提升農產品的產量。
種業提升迫在眉睫
農業巨頭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黨委書記覃衡德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曾透露,先正達中國正在研發高蛋白、高氨基酸含量的大豆種子,該專利可以在未來帶來可觀的專利費用,以彌補大豆進口所花費的資金。
種業一直存在中國難以突破的“卡脖子”問題,種業“芯片”研發能力的匱乏,在中美貿易摩擦期間獲得空前重視。2020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1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其中兩次提及了“卡脖子”問題。
中國中化集團提供給記者的材料顯示,中國中化還在致力于水稻種業的研發,水稻是中國重要口糧作物之一,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稻種子的研發是水稻生產環節的關鍵。這家央企正在海南打造種業的“南繁硅谷”。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到位。
李明傳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將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重要支持方向,加大投入力度,持續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今年,重點是聚焦耕地保護利用、農業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等重點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就對此提出建議:一是增加生產者補貼額度。增加黑龍江省大豆生產者補貼額度,調動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推行大豆種植全域全成本保險,防止“豆賤傷農”。二是加大種子企業和基地建設扶持力度。黑龍江國家級大豆種子基地建設已納入國家“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和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建議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科技部等有關部委加快立項,加大大豆基地建設力度,支持我省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提升種植規劃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種業的提升,主要是種子適應環境的能力的提升,因為農作物有自己的生長周期,提升種業需要一定的時間。
胡冰川表示,適應環境的能力包括引進先進的種子、改善性狀并更新種子特征。“種子適應環境的能力的提升,主要包含適應各個地方的土肥水系、土壤水肥氣熱等,這是一個馴化改良的過程。”
從管理角度而言,胡冰川認為,“在不斷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需要對農民種植品種和產銷渠道進行引導、疏通。”他表示,“受需求的影響,每個季節消費大豆的種類也不相同。不了解這些知識,農民手中的大豆很可能銷路不暢。”
2021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為1.26億畝,2022年國家發改委鼓勵種植大豆,國產大豆主要產區黑龍江省規劃,2022年實施大豆產能提升工程,新增大豆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
胡冰川提醒,“在大豆產量提升的同時,要更加精細地注重銷售渠道和種植品類的對接,無序擴展可能會給農民帶來損失。”
李明傳表示,圍繞藏糧于技,著力提高現代種業等科技支撐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要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年,國家發改委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0億元,重點推進實施兩大科技工程,其中之一是現代種業提升工程。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李明傳表示,我們將支持有關方面圍繞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品種測試、制(繁)種等環節,加快完善種業基礎設施體系,確保種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內容來源:中國經營報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4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