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要求,推進我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探索,更好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省自然資源廳對各市上報的實踐案例進行總結梳理,組織編寫了山東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草-牧-園”濱海鹽堿地治理提升生態產品價值案例》入選《山東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實踐典型案例》(第二批),為各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實踐提供樣板與示范。
基本情況
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處于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區域,土地總面積18.7萬畝,受河海陸三相交匯的特殊地理條件以及淡水資源不足等要素的制約,區域內鹽堿程度重,土壤鹽分由3‰至20‰自西向東梯次分布,其中中重度鹽堿地占比超過50%。同時市現代農業示范區毗鄰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農業開發還需要考慮其生態保護與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改良前鹽堿地植被生長狀況
為改良鹽堿地,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引進社會資本思田匯農業科技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聚焦于鹽堿地農業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以“鹽堿地耐鹽牧草種植-健康畜禽養殖-生物有機肥生產-鹽堿地改良和肥力提升-高產高效種植”為鏈條,系統集成了智能裝備作業指揮系統,構建鹽堿地“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現代治理模式,促進鹽堿地由傳統“高耗低效”開發向“高效、高質、高值”綠色生態利用轉換。
主要做法
(一)選草適鹽,著力提升鹽堿地產出能力。依據濱海鹽堿地季節性水鹽運移的分異規律,準確匹配適鹽牧草及其輪作制度,篩選確定了甜高粱、田菁、小黑麥等多種鹽堿地適生植物。以牧草根區低鹽生境構建為目標,結合帶狀旋耕-早期覆膜作業技術與快速脫鹽-土壤結構改良-作物營養-植物抗性為一體的鹽堿地有機復合材料,創新形成以水鹽運移調控、土壤結構改良、局域水循環淋鹽、植物抗性調控等多層區域、多要素的調控技術,實現土壤含鹽量由種植前11‰下降為2.6‰,土壤有機質提高25%左右,速效氮磷鉀養分提升50%以上。
▲鹽堿地牧草種植選育
(二)延長鏈條,著力發展農業產業。以鹽堿地高附加值農業為著力點,發展鹽堿地設施農業和草飼動物養殖業。一是發展高鹽設施種植,通過營造作物健康根系生境,調控土壤鹽分離子實現對作物果實品質口感等關鍵指標的調控,顯著提高番茄果實蛋白質、番茄紅素以及蘋果酸含量。該技術減少化肥和農業使用量達到50%以上,綜合提高設施蔬菜的健康與營養品質,同時減少面源污染。
▲“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精致農業栽培:設施種植床(上),普羅旺斯番茄(下)
二是發展優質肉羊飼養,通過甜高粱、田菁、小黑麥等耐鹽牧草篩選與間套作組合等栽培技術研發,集成“小黑麥-甜高粱”輪作技術體系,結合蘆葦、野生大豆、鹽地堿蓬等本土優勢植物飼草化利用,開發肉羊等畜禽養殖的日糧均衡營養配方。三是開展優質肉羊品種選育選配。通過收集北方牧區綿羊群體(蒙古羊、呼倫貝爾羊、杜蒙羊、澳白羊)的血樣與相關譜系資源,開展優質肉羊品種選育選配,提高地方品種肉羊的整體生產性能,促進肉羊養殖良種化,實現肉羊養殖提質增效。
(三)循環利用,著力把資源變廢為寶。以畜禽養殖廢棄物(糞便尿)、農田秸稈為主要原料,采用高效好氧厭氧兼用微生物發酵菌種,配套自動化發酵裝置,促進堆肥發酵充分、能耗降低,實現農業有機廢棄物利用率達到100%。集成畜禽糞便發酵的優質微生物菌種和發酵技術,研發高效生物有機肥的物料標準化配方。復配生產對土壤改良、作物健康生長、抗病抗重茬、農產品質量安全功能明顯,在設施種植中代替化肥改善土壤質量,化肥投入減少25%,速效氮磷鉀養分提升50%以上,提高植物抗逆性,進一步提高了作物產量與品質。此外,通過生物有機肥還田促進土壤團聚體的形成,配合牧草種植快速改善鹽堿地基礎地力。
▲“草-牧-園”濱海鹽堿地肉羊生態養殖模式
(四)科技引領,聯商帶農共同富裕。實行“農戶供地-研究院所支撐-公司運營-合作社管理”的科技經營模式,推進科技在現代農業中的引領作用。一是以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生產系統管理與優化數字化平臺為基礎,定制鹽堿地改良方案、種植方案以及種植布局。結合環境農業生產和環境監測的系列傳感器,推廣應用農業氣象、蟲情等農業災害的預警制度,并采用大田作業的智能化裝備和作業指揮系統、無人機農業“查打”一體化技術系統,構建數字智慧農業新模式。
▲現代農業生產作業現場
二是以“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現代治理模式為核心,與東營市墾利區永安鎮合作,建成鹽堿地設施種植示范樣板100畝,吸引50余戶種植戶參與,番茄畝均產量2萬斤/年,年均收益超過4萬元,已超過當地傳統淡水養殖的畝均收益;并在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6000畝“草-牧-園” 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示范樣板,畝均純收益達到1485元,相較當地傳統水稻種植增加900元。
▲中科院鹽堿地農業示范園-高效種植設施蔬果種植
工作成效
一是構建了鹽堿地改良提升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模式。針對環渤海地區的鹽堿地土地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特征,通過“草-牧-園”農業模式,構建以經濟效益、水資源消耗與土壤質量為目標的循環農業系統,搭建了以大田耐鹽牧草種植、草飼動物養殖、鹽堿地、葡萄、西瓜、南瓜等瓜果種植以及鹽堿地設施蔬菜瓜果種植的“三元”結構。
▲“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精致農業關鍵栽培技術
通過土壤鹽堿消減與培肥技術,耐鹽牧草健康調控技術,改變了傳統鹽堿地治理模式,降低了改良材料與工程治理措施的投入,土壤含鹽量由種植前11‰下降為2.6‰。土壤有機質提高25%左右,速效氮磷鉀養分提升50%以上。配合畜禽糞污等農業有機固廢資源化處置技術,建立種養生態循環模式,實現農業無機氮減排21%,化肥投入減少25%,農業有機廢棄物利用率達到100%。建設的6000畝鹽堿地現代生態農業試驗示范平臺,集成構建鹽堿地快速治理及高效、生態開發利用模式和技術體系,形成了“草-牧-園”鹽堿地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為我國濱海鹽堿地等中低產田生態開發利用提供了科技支撐。
二是提高了濱海鹽堿地生態開發的綜合效益。建設了30棟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和6棟低溫拱棚,單位水分利用經濟效率超過50元/m3,顯著提高番茄果實蛋白質、番茄紅素以及蘋果酸含量,畝均產值達8-10萬元。鹽堿地種草和養殖循環,每年可生產微生物添加加工青貯飼料近300噸,飼養200只羊,綜合實現農場畝均純收益達到1485元。
▲鹽堿地種草養殖循環農場
安裝糞便處理發酵裝置,建立生態種養循環模式,循環農場千元產值環境影響指數約為0.021,顯著低于傳統養殖模式(0.03-0.06)與種植模式(0.57-0.60)。
▲“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現代生態農業經濟及生態效益分析
三是引領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基于“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現代生態農業平臺,建立了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生產系統管理和優化數字化平臺及其支撐數據庫,研發了一批可產業化的面向農業生產和環境監測的系列傳感器與大田作業的智能化裝備和作業指揮系統;制定了農業生產時空格局優化及現代農業系統全要素效率提升的方案和技術途徑,為鹽堿地治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和示范樣板。
▲大田作業指揮系統開發關鍵傳感器
目前,“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現代生態農業模式已在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6000畝示范樣板,組織農戶、經營戶參觀學習累計超過2000余人次。
▲“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
在示范區的帶動下,2021年墾利區永安鎮建成首批現代生態農業示范點,建成冬暖式日光溫室20棟,吸引50余戶種植戶參與;2022年,與“國家鹽堿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勝偉集團進行合作,在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草-牧-園” 鹽堿地高端肉牛養殖基地,助力打造鹽堿地“草-牧-園”產業園;與國家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山東潤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1萬畝鹽堿地“林-草-畜-園”產業模式。
評價啟示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營市考察,提出“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東營市“草-牧-園” 濱海鹽堿地治理提升案例探索出了在鹽堿地上進行綠色開發、高效利用的新路子。以“鹽堿地耐鹽牧草種植-健康畜禽養殖-生物有機肥生產-鹽堿地改良和肥力提升-高產高效種植”為鏈條,構建起生態循環農業系統;以基礎地力提升為抓手,加強技術創新,發展生態種養,建立高效的農業生態循環模式并進行示范推廣,提升了鹽堿地農業開發科技水平和示范服務能力。“草-牧-園”濱海鹽堿地現代生態循環農業開發模式,實現了對鹽堿地生態功能的挖掘,通過生態優先、品質優先、循環利用優先等路徑,大幅度提高鹽堿地資源利用水平和生態農產品的附加值,對全國5億畝鹽堿地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探索實踐意義和推廣價值。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9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