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2016年,國家對有關種植業的補貼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在2015年時國內玉米、小麥、水稻大鐵,農民苦逼了一年,糧食豐收不敢賣,賣了成本又不夠,很多種糧的合作社、家庭農場虧損不少。
一般補貼
國家在部分省市對農民的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良種補貼進行整合試點,2016年全面鋪開,平均補貼資金在120元/畝左右。
農機補貼
2015年農機補貼申報對象是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一般農機單機補貼額最高5萬元,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等最高15萬元…
規模經營補貼
針對從事糧食規模經營的合作社、大戶和家庭農場,全國各地的補貼標準不同,一般在40-80元/畝之間。
糧棉油高產創建
農業高產創建是農業部從2008年起實施的一項穩定發展糧棉油糖生產的重要舉措,集中支持水稻、小麥、玉米、油菜、馬鈴薯5大作物。
項目申報要求:土地一萬畝以上,鼓勵支持整市(地)、整縣(市)、整鄉(鎮)整建制申報。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高標準農田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和其他等工程內容。
支持對象:國有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以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
支持方式:貼息、補助和貸款,其中補助全國標準平均為每畝1500元,個別地區如湖南,平均每畝2500元至3000元。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獎補對象: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個農戶當年享受獎補的設施數量不超過兩座,每個專業合作社不超過5座。
獎補范圍:當年新建的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果蔬烘干等三類設施,共18個具體規格。
獎補標準:按照不超過設施平均建設造價30%的比例實行定額補助。
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
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園區(基地)內溝、渠、路、閘、站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設施、冷鏈加工等生產性投入等。
補助對象: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
扶持范圍:農產品、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
資金補助對象: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
資金額度:龍頭企業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規模為100-30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規模為50-150萬元。
◆測土配方施肥補助政策
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測土配方施肥專項資金7億元,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結合“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選擇一批重點縣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試點。創新實施方式,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農化服務組織,集中連片整體實施,促進化肥減量增效、提質增效,著力提升科學施肥水平。2016年,項目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0%以上,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率顯著提高,配方肥推廣面積和數量實現“雙增”,主要農作物施肥結構、施肥方式進一步優化。
◆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政策
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農業部在開展實地調研并組織專家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擬定了《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提出今后5年輪作休耕試點的思路原則、目標任務、技術路徑、重點區域、補助標準和保障措施。總的考慮,堅持生態優先、輪作為主、休耕為輔、自然恢復的方針,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影響農民收入為前提,突出重點區域、加大政策扶持、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體系。對于輪作,重點在“鐮刀彎”地區開展試點,探索建立糧豆、糧油、糧飼等輪作制度。對于休耕,選擇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探索建立季節性、年度性休耕模式,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和農業持續發展。按照五中全會建議說明中提出的“對休耕農民給予必要的糧食或現金補助”的要求,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整合現有項目資金的同時,結合湖南重金屬污染區綜合治理試點和河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項目,支持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補助政策
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8億元,在全國部分縣(場、單位),開展耕地質量建設試點。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綜合施策的原則,推廣應用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技術模式。一是退化耕地綜合治理。重點是南方土壤酸化(包括潛育化)和北方土壤鹽漬化的綜合治理。施用石灰和土壤調理劑,開展秸稈還田或種植綠肥等。二是污染耕地阻控修復。重點是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和白色(殘膜)污染防控。施用石灰和土壤調理劑調酸鈍化重金屬,開展秸稈還田或種植綠肥等。三是土壤肥力保護提升。重點是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此外,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繼續在東北四省區17個縣(場)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綜合運用復合型農藝措施,遏制黑土退化趨勢,探索黑土地保護利用的技術模式和工作機制。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政策
2013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2014年,為規范高標準農田建設、統一建設要求,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優先在糧食主產區建設確??诩Z安全的高標準農田。目前,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投資主要有,國土資源部國土整治、財政部農業綜合開發、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田間工程建設和水利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等。
◆設施農用地支持政策
2014年,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設施農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27號),進一步完善了設施農用地支持政策。一是將規?;Z食生產所必需的配套設施用地納入“設施農用地”范圍。在原有生產設施用地和附屬設施用地基礎上,明確“配套設施用地”為設施農用地。將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從事規模化糧食生產所必需的配套設施用地,包括晾曬場、糧食烘干設施、糧食和農資臨時存放場所、大型農機具臨時存放場所等設施用地按照農用地管理。二是將設施農用地由“審核制”改為“備案制”。按照國務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的要求,設施農用地實行備案制管理,細化用地原則、標準和規模等規定,強化鄉鎮、縣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農業部門監管職責。三是細化設施農用地管理要求。明確設施農用地占用耕地不需補充耕地,使用后復墾,解決了“占一補一”難題。鼓勵地方政府統一建設公用設施,提高農用設施利用效率。對于非農建設占用設施農用地的,應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并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規定。
◆種植業結構調整政策
2015年11月,農業部制定下發《農業部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適宜性調整、種養結合型調整、生態保護型調整、種地養地結合型調整、有保有壓調整、圍繞市場調整等路徑,調整優化非優勢區玉米結構,力爭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面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重點發展青貯玉米、大豆、優質飼草、雜糧雜豆、春小麥、經濟林果和生態功能型植物等,推動農牧緊密結合、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效益提升和產業升級。2016年,農業部整合項目資金,支持“鐮刀彎”地區開展種植結構調整,改變玉米連作模式,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同時,中央財政安排1億元資金,支持開展馬鈴薯產業開發試點,研發不同馬鈴薯粉配比的饅頭、面條、米線及其他區域性特色產品,改善居民飲食結構,打造小康社會主食文化。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6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