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摘要」歐美農民合作社融資經驗主要包括:在政府方面,設計完善的法律法規為合作社發展和獲取融資提供制度性保障,綜合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為合作社融資提供多樣化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合作金融體系為合作社融資提供支撐。在農民合作社自身探索方面,鼓勵社員繳納入社資金,設置獨特的分配制度增加合作社資金積累,組建合作銀行或控股公司吸收外部資金,發行股票或成立控股公司。對中國的啟示:綜合運用財政與貨幣政策緩解合作社信貸約束,引導合作社開展內部資金互助或成立控股公司;推進合作社制度改革,保證內部直接融資;創新合作社利益分配機制,適當擴大合作社公積金等資金積累。
美國合作社優惠政策的構成和農業信貸體系的建立
首先,優惠政策助力合作社資金實力的提升。美國政府向合作社提供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合作社經營享受稅收優惠,合作社加工業務可享補貼,合作社成員培訓計劃可獲經費支持,合作社按惠顧額返還給社員的盈余、分配給社員的紅利和其他資金免稅。此外,合作社可享反壟斷豁免和披露義務豁免等。其次,農業信貸體系極大滿足了合作社的信貸需求。其中,合作社銀行是合作社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美國合作社銀行體系專門為合作社的商品采購、設備購置、運營資金補充等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美國建立農業信貸體系的設想源于歐洲信貸與合作體系的成功經驗。美國國會早在1912年就系統考察了歐洲信貸與合作體系。1914年和1915年,設立農業信貸專門基金、成立股份制土地銀行、建立地方合作組織等旨在發展農業信貸的建議紛紛被提交給國會審議。在上述一系列主張的基礎上,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首個農業信貸法案——《聯邦農場信貸法》。該法將全美劃分為12個農業信貸區,規定成立兩種類型的土地銀行:1.投資者所有的聯邦土地銀行。每個信貸區設立1家聯邦土地銀行,業務主要是審批和發放農場主不動產抵押貸款。同時,政府引導農場主建立基層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作為聯邦土地銀行下屬機構,負責初步審查農場主貸款、提供貸款擔保、受聯邦土地銀行委托經管貸款等;2.農場主所有的全國農業信貸協會。屬互助性金融機構。
聯邦土地銀行于1917年4月經核準成立,初創資本金全部由聯邦政府提供。為了使聯邦政府資金得到清償,使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和借款人成為聯邦土地銀行真正所有權人。聯邦政府規定農場主從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借款時須購買相當于借款額5%~10%的股票或股權證,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再從聯邦土地銀行購入同等數額股份。以此實現聯邦政府資金的清償和所有權人的層層轉化。截至1947年,聯邦政府資金被償清,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和借款人成為聯邦土地銀行的真正所有權人。與此同時,農業信貸協會自成立起迅速發展,截至1919年底即達到約4000家。但農業信貸協會的發展陷入困境(至1933年,近一半農業信貸協會倒閉),逐漸被生產信貸協會和合作社銀行體系所取代。
1923年,為解決農業生產短期資金不足問題,當年通過的《農業信貸法》規定12個農業信貸區每個區建立1家聯邦居間信貸銀行(FederalIntermediateCreditBanks)。聯邦居間信貸銀行的服務對象和主要業務是為農民合作社、商業銀行及其他一些貸款機構提供中短期票據貼現服務,并不直接為農場主個人提供信貸服務。
1933年,為應對大蕭條和金融危機,當年的《農業信貸法》規定建立生產信用協會(每個信貸區設立1家,共12家)和合作社銀行體系(每個信貸區設立1家,共13家。12家地區合作社銀行和1家中央合作社銀行)。其中,合作社銀行體系主要為農民合作社提供貸款服務。至此,由聯邦土地銀行、聯邦居間信貸銀行、生產信貸協會、合作社銀行構成的農業信貸體系最終形成。此后經過不斷調整和完善,農業信貸體系逐漸走向成熟。
新一代合作社的特點與融資創新
01、新一代合作社的特點
依據其治理結構特點,合作社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之前,這一階段的合作社被稱為傳統合作社,以增進市場競爭和獲得服務為導向。其治理結構呈現四個主要特點:開放成員制、成員等額資本金、成員民主控制、有限的資本金補償和按惠顧額返還盈余(杜吟棠、潘勁,2000)。但這種治理結構易引發五種產權問題:搭便車問題、范圍問題、控制問題、投資比例問題和影響成本問題(Cook,1995)。第二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至今,這一階段的合作社被稱為新一代合作社(在歐洲被稱為比例合作社),以加工和價值增值為導向。其治理結構呈現四個主要特點:限制成員制2、差額資本金且社員出資數量與產品惠顧數量掛鉤3、成員民主控制、利潤作為惠顧者退款分配給社員4(杜吟棠、潘勁,2000;ChaddadandCook,2004)。正如前文所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應對市場競爭,許多合作社選擇縱向一體化或橫向一體化戰略,合作社規模不斷增大,資本需求大量增加(余麗燕、JerkerNilsson,2017)。新一代合作社正是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對其治理結構進行了創新。
02、新一代合作社的融資創新
新一代合作社提高其內部資金積累能力的主要方式包括:(1)依據專家出具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確定合作社最佳經營規模和資金需求數量,進而確定社員總人數和總股本金。
(2)實行交易份額制,社員依據其與合作社的惠顧數量認購相應股金。股金認購數量與產品惠顧數量相匹配。每個社員一般情況下需認購5000~15000美元股金。為了避免一股獨大可能引起的所有權糾紛,尤其是控制權糾紛。合作社對社員持股設置最高限和最低限。社員股本總額約占合作社總資本的40%~50%。交易份額制平衡了資本要素所有者和勞動力要素所有者之間的利益,實現了按惠顧額(交易量)返還盈余與按股分紅的有機結合。此外,社員股份可以轉讓,但不能自由退出,從而確保資本金的穩定性。
(3)發行無表決權的優先股以吸引外部資金投入。
內容來源:《陳宗楠等:歐美農民合作社融資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