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逍遙子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數字農業是農業的又一次革命,正在改變農業、激蕩農村!
1997年,數字農業的概念被提出,特指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農業技術。
換作人話,就是:要用地理信息、網絡通訊、自動化等高新技術“嫁接”地理學、農學、生態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生成新農業,解決傳統小農經濟的散亂、低效、靠天吃飯。
有機構預測,2020年數字農業在國內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
那么,數字農業到底如何做?
總結起來,就是要用數字農業的方式,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再突破,做全產業鏈深度數字化變革,在耕、種、管、收、加工、物流、買賣等環節提升產業運營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解決傳統農業痛點。
近期,伴隨著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20-2025)》。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引領驅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農業已經成為農業發展主流風口,各大企業也紛紛發力數字農業并深度布局。比如,阿里、碧桂園、京東等企業投入巨資發力數字農業。
今天,農業行業觀察結合互聯網公司、巨頭企業布局數字農業的具體案例做了一個深度梳理,一起來探尋下這些大佬從數字農業中看到機會和市場。
阿里:盒馬村
去年10月,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在成立伊始就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數字農業基地的數量將達到1000個,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鏈路數字化升級。今年,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緊密規劃、布局,盒馬村、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和訂單農業生產基地,希望盡快推動農業數字化升級的落地工作。
尤其,阿里推進盒馬村項目。
盒馬村指的是,根據訂單為盒馬種植農產品的村莊,是當下農村轉型、發展的新樣本。通過阿里巴巴建設的“產-供-銷”三大中臺,讓農村從分散、孤立的生產單元升級為現代農業數字產業鏈的一部分,農民成為數字農民,可以用新的辦法,種出好東西,賣出好價格。
同時,盒馬通過強大的供應鏈聚合能力,解決了農業末端的難題,打破中國傳統散亂產銷的小農模式,幫助農民提升了流通和銷售環節的效率。加上阿里云技術和電商平臺,阿里在農業領域的技術投入為農業的供應鏈端和銷售端實現了數字化的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已有上海、浙江、湖北、四川、重慶、山東、江蘇、河北、廣東、云南、陜西、新疆、海南等13省市,建了盒馬村。
業界認為,盒馬村被認為是面向未來,中國農村的樣子,是數字農業的創新之舉。
京東:京東農場
早在2018年,京東農場開始數字化農業探索。
根據披露來看,京東農場通過與各地農場合作共建高品質生產基地,深入種植前端開展生產標準化和規范化探索,搭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視化溯源體系,有效從生產端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品質,其后又推出“京品源”品牌,搭建起產銷全流程服務體系,助力傳統農業在品牌、產品、渠道、營銷等方面對合作項目進行全面的支撐。
從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到終端銷售各環節,京東農場正在將自身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積累向傳統農業開放賦能,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深刻變革農業產銷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變。
根據不完成統計,京東農場目前在全國展開了廣泛布局,在東北、西北、西南、華東、華南等多地實現了創新落地,并且擁有17個京東示范農場。
在新基建大潮下,京東農場正在化身“數字農業引擎”,助力中國農業進駐數字化時代。
華為:攜手北大荒、幫助企業轉型
作為技術派的華為,一直希望借助技術幫助傳統技術完成數字化轉型。
比如,2019年8月,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華為云建設、平安墾區、智慧農業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利用自身資源和行業優勢優先為對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務,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共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華為云建設、平安墾區、智慧農業、人才培養等多領域開展深入合作,聯合探索打造新的業務發展模式,全面推進北大荒集團數字化轉型。
未來,雙方將并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及5G技術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數字農業產業化,為中國農業產業賦能。
除了與北大荒合作之外,華為還與袁隆平攜手打造“互聯網農場”。
騰訊:AI技術種黃瓜、攜手新希望
無獨有偶,騰訊也憑借著技術優勢切入農業生產,并逐步賦能傳統企業。
2018年,騰訊借助AI技術種植黃瓜有報道稱騰訊的AI黃瓜每平米的產量可以達到114斤。
根據報道,騰訊種植AI黃瓜是完全搭建出來的植物生長仿真器,也就說從氣候、溫度、濕度等各方面都是模擬的適合黃瓜的生長規律,并且將這些參數都和人工智能連接在了一起,該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光照、溫度、濕度、通風情況等,根據參數的變化來指揮機器人干活,也就是以前人們需要自己干的活完全可以有AI智能系統和機器人代替了。
除了發力種植業之外,騰訊用互聯網技術賦能企業。比如,騰訊云宣布與新希望投資2.5億成立合資公司,命名為新騰數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業務涉及戰略布局農業互聯網、智慧城鄉等領域。
拼多多:從消費端到生產端的數字化
拼多多不僅僅改變傳統渠道,還借助技術、流量等優勢對農產品供應鏈進行的重構,實現“以銷定產”的新型消費鏈模式。
尤其是,近2年 ,拼多多攜手褚橙、壽光等傳統農業品牌,借助“拼農貨”模式推動企業或品牌數字化轉型與升級。
比如,2019年,褚橙與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褚橙旗下的“云冠橙”上線拼多多,以新電商特有的“多實惠、多樂趣”新物種優勢,助力褚橙形成新的產品線。
同時,今年,享有“中國蔬菜之鄉”美譽的山東省壽光市,攜手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打造的“壽光蔬菜館”正式開館上線。以萬人團及百億補貼形式登陸館內,借助線上展銷及社交電商的超短鏈模式,加速面向全國消費者。
科百科技:南果北種
2019年,山東移動、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北京科百宏業科技、中興通訊,在濟南萊蕪區聯合打造5G+智慧農業產業科技園。
據了解,該園區基于農業物聯網、5G技術、農業大數據技術和云平臺管理系統,實現蓮霧、檸檬、木瓜等熱帶水果在北方地區生長的農業生產新突破,實現“南果北種”。
另外,在該園區中的關鍵就是農業物聯網技術。
作為賦能方之一的科百科技開發了全球首套CaipoCPS農作物栽培信物融合操作系統,該系統可以同時嵌入傳感器和農業機械等硬件設備和數字模型等軟件組件,管理和決策人員通過APP和云平臺對整個系統中的作物和設備等物理組件進行遠程監測、控制和管理,實現作物栽培的網絡虛擬世界和農場物理世界的互聯與協同。
據了解,該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6.5億元,主要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和2萬畝精準化、數字化農業種植園區。
最后總結一下,從以上6個數字農業案例來看,我們發現很大部分是大佬企業與頭部企業的強強合作,或者政府層面的牽頭,實則就是“大佬的游戲”。另外,很多數字農業的投資都是“億”為單位,作為中小農業企業很難執行。盡管,在國家政策助推之下,但是很多人依然期盼,數字農業農村不僅僅是系統、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或態度。(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