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相信每個人都不少見這樣的報道:種糧大戶開著先進大機械種地,然而現實的農村究竟是什么樣子,你真的不見得清楚。傳統農業已經淪為中國最沒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行業之一,絕大多數健康優質的農村勞動力是不會選擇務農的。而另一方面,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農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也指出中國農業面臨的四大問題:
1.日益喪失國際競爭力,表現在農產品的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價格,進口日增;
2.農產品的生產成本普遍高于國際水平,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十分緩慢;
3.農業越來越依賴于政府的財政補助才能生存;
4.生態環境惡化,農業對資源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
誰在種地?
為什么不愿流轉土地?村里都是種子田,1斤良種比普通小麥貴兩毛錢,地租低了,農民不干;地租高了,租不出去。另外,莊稼人有土地情結,家里種著地,一年口糧、吃菜都不用花錢了。調查顯示,許多村莊七成以上男性勞動力外出務工,還有兩成以上邊種地邊打零工,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60歲以上老人和家庭婦女。
現在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但澆地、打藥等不少活還要人工,比方說機播斷線,補苗能不能補夠,農民種自家的地,比給別人干用心。現代農業不能光看產量,更要看質量,看發展后勁。普通農戶連年豐收背后,一些問題凸顯出來。
農業剩余勞動力無限供給時代的結束
分析城鄉二元經濟的重要理論工具就是劉易斯拐點,很多學者認為中國已然接近或達到了這一拐點。但從拐點實現條件的經濟學含義來看,農業的邊際勞動產出等于城市工資,農業剩余勞動力無限供給時代的結束。這一現象將意味著城鄉收入差距的收斂和農業邊際產出接近城市工資。這與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和城鄉收入擴大的數據嚴重不符。
究其原因,美國三一學院文貫中教授認為,要素市場不自由是導致中國農業和農民問題的主要因素。具體說來,中國當前的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導致了絕大多數農民工無法市民化,在福利、教育等重要問題上的非市民化歧視迫使農民工無法在城市扎根。土地用途、供給的政府管制又造成了高企的房價,讓農民工沒有能力融入城市。而農業用地交易的多重限制(產權界定、可交易程度和所謂18億畝紅線等),又使得農業本身的高效發展無從進行,通過規模化和資本化來提升農業現代化的空間被土地交易的多重限制鎖死,使得中國農業競爭力急劇下降。
中國農村已經淪為老弱病殘的集中營
北達科他州位于美國北部,與加拿大接壤,農業是最主要的產業,亞麻籽、小麥、大麥、葵花籽等11種農作物產量均名列全美第一,農業產值在全州經濟中所占比重高達25%(約為美國平均水平的4倍),農民占該州就業人數的24%(美國的平均比例還不到2%)。也就是說,這個州的四分之一人口,都是板上釘釘的農民,整個GDP的四分之一,也全靠農業。
專家的調研手記顯示:農業水平的高低與人口素質關系很大,以當地典型農戶格雷格一家為例,他必須同時兼具,農民、經理、會計、機械師、焊工、木匠、獸醫、化學家、農藝師、教師(向幫工演示如何當農民)、市場營銷師、投資者、餐館老板(格雷格家與別人合作在華盛頓開了一家高檔餐館,專門經營北達科他州的本地菜)、電工等等職業。而這個家庭倉庫里堆放的農業機械同樣令人眼花繚亂,美國農業機械化普及程度高,看來確實名不虛傳。聯合收割機、四輪驅動拖拉機、風鉆機、農用軌道拖車、捆草機、播種機……,所有這些農業機械的總價值大約僅為22萬美元。相當于132萬人民幣左右,與一輛路虎越野車的價格差不多。
中美兩相比較,可想而知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人力資源的現代化。當中國農業已經淪為農村優質勞動力所不愿從事的行業,當中國農村已經淪為老弱病殘的集中營時。我們距離城鄉差距逐漸收斂的劉易斯拐點還有很大的區別。從社會學視角來看,橄欖形結構是普遍公認的穩定結構,成熟發達的社會都是以大量中產階級的存在為標志的。根據清華大學李強教授的研究,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社會呈現典型的到丁字形結構,即相對貧困的底層階級占據龐大的人口比例,這種結構非常不利于社會穩定。
土地流轉,還是不流轉
雖然土地流轉遇冷,但還是有相當優勢的,但是要講究順其自然,要適度。土地流轉要與農村勞動力的非農轉移就業相適應。當然,土地流轉也不是唯一規模經營的方式。依托社會化服務體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種等方式,帶動廣大普通農戶,既能發揮一家一戶的“精耕細作”,也能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也可以是今后的一個發展方向。不過,想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還是要從根本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扶持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補上農業社會化服務這塊短板。其中,政策補貼是最受農民關注的部分。種不種地都可以拿、發放不夠及時、數額有不足等都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想解決補貼的問題,首先要在制度層面落實金融支農政策,安排一定額度農業信貸資金,緩解新型主體季節性、臨時性資金需求。
一個有競爭力的農村,需要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更需要較高素質的農業人才
從這些底層社會成員的構成來看,農村人口依然占有絕對多數。以當前的城市政策來看,能夠成功融入城市社會的農民工家庭少之又少,大多數農民工在喪失競爭力的年齡時返鄉將積聚更大的社會問題。一方面,當前的農村發展缺乏現代化農業的升級和規模積聚。另一方面,務工人員的二代子女在不同生存環境下的自我認知和權利公平意識的有限覺醒,都將成為民粹主義的溫床。不難看出,創造底層社會的上升通道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當務之急。
一個有競爭力的農村,需要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更需要較高素質的農業人才,產業和人才的發展可以兩相促進。產業的現代化離不開資本的介入,創新土地流轉制度會讓資本有長期經營的信心。但鑒于農村教育的相對不足,培養合格的農業工人和相對穩定的職業發展體系是現代農業必須要有的投入。
減稅、補貼等方式扶植和激勵企業的職業培訓和體系建立
職業發展路徑的缺乏,也是困擾農民工群體的融入城市的障礙之一。在其它行業中,隨著經驗和技能的積累,都有相對的晉升通道讓人力資源實現增值和積累。而農民工群體所從事的加工制造業流動性大,難以實現自身價值的積累和提升。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也面臨著職業技能培訓缺失的困境。如何利用好這個契機,讓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高級藍領技術工人職業培養體系的建立的動力,這有利于為低收入群體打開一條融入城市、進步發展的可行路徑。
政府對市場化人力資源的培養方向固然是無的放矢,然而通過減稅、補貼等方式扶植和激勵企業的職業培訓和體系建立,有利于為農民階層的職業發展營造可期許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或許可以成為引導農業現代化、農民工市民化的可行措施。
來源:三農補貼消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