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傳統農業競爭力的定位側重國際市場上出售產品以保持貿易順差或者平衡,因而強調通過低成本與差異化獲取競爭優勢。
而這兩個競爭戰略的實施依賴于全球化的市場開放,即在產品市場方面可以按照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調整產品結構與貿易結構,在資源市場方面則可以按照資源豐缺進行產品替代與國際農業投資。
顯然,病毒與災害引發的不確定性所引致的貿易斷裂、交通阻隔與國境封鎖,將導致上述格局不復存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發展思路也勢必因此而失效。
被以往研究所忽視的是,農業競爭力還包括另一個重要內涵,即抵御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維持國內農產品市場供應的穩定和農戶生計可持續。
由此,農業競爭力也表現為農業安全保障力。
在國際自由貿易市場格局中,農業競爭表現為“優勝劣汰”;在不確定性背景下,農業政策的取向則是在競爭扭曲格局中“獨善其身”。
后者對于人口大國而言尤為重要。
考慮人多地少且技術有限的現實情形,中國農業競爭力構建的核心應落腳于國家農業安全。
在重大生物性公共安全事件頻發的背景下,中國農業競爭力的基本策略,首要的不是如何提高競爭力,而是如何提高防御力;不是如何謀求某個時期或階段的可贏利性,而是如何謀求自身能力建設的長期可持續;不是為了如何獲得“收益最大化”,而是追求“風險最小化”與“安全最大化”。
復耕高山梯田 多方位增加農民收入
從“優勝劣汰”轉向“獨善其身”:安全最大化
農業安全以產品安全為基礎,以生態安全為紅線,以社會安全為底線。
1.產品安全
產品安全包括數量安全與質量安全。農業最基礎的功能是產品與要素供給功能,本土市場的產品安全是構筑農業競爭力的前提和基礎。
其中,數量安全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糧食安全,即始終保持絕對的糧食自給率以避免“糧荒”等公共事件的發生;
二是營養安全,以維持人體所需營養元素供給為參照,構建起完備的作物種植結構體系,保障營養自給率。
質量安全也表現為兩個維度:
一是減少種養活動中的化學品用量,包括農藥、化肥和獸藥減量等;
二是降低食品加工中的各類添加劑用量,同時強化清潔生產流程,避免食品安全事件及其健康危害。
2.生態安全
生態安全涵蓋資源保護與環境修復。農業對資源和環境具有高度依賴性,維護農業的生態安全是構筑農業競爭力不可逾越的紅線。
一方面需要提升土地、水等重要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無序利用引致的浪費;另一方面要降低農業源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土壤重金屬富集、水體富營養化和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等問題。
同時需要強調的是,農業兼具生態產品供給和生態系統支持雙重功能,科學、綠色的農業發展可以形成固碳、保持水土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重價值。在農業多元功能挖掘視角下,生態安全維護并不必然以犧牲農業生產效率為代價。
3.社會安全
社會安全涵括農民安居樂業與社會長治久安。農業產業仍承擔著重要的就業崗位供給職責,同時農村人口數量也占據人口總數的顯著比例。
可見農業發揮著重要的社會穩定器功能,而保障社會穩定是農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底線。這就要求保障農業從業者的生計可持續,避免返貧現象的發生,并在此基礎上謀求農業產業附加值的提升,增強農業吸引力。同時,強化農村基層治理,采取恰當的措施穩定并促進農業經營,保障農村社會秩序。
我國草原從東到西綿延4500余公里,覆蓋著2/5的國土面積
從產品競爭轉向功能拓展:謀求可持續
面對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動蕩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國農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而農業使命的實現則依托于產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基于傳統的食品或者工業生產要素供給功能來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價值難以取得顯著成效。
為此,需要著力于挖掘農業的其他價值功能,開發出功能型產品以及多元服務形態。
具體來說,從產品競爭轉向功能拓展的發展思路可以闡釋為如下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基于農業康養功能的價值提升。
高壓力、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激發出城鎮居民對鄉村親近自然、民風淳樸氛圍的向往。田園景觀(如梯田)與農家體驗(如農家樂)隨之成為旅游消費市場的重要構成部分。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預計2020年國內休閑農業與農村旅游特色村規模會達10萬個,可以帶動5000萬農民從鄉村旅游服務中受益。
可見,結合鄉村田園生活的親近自然和返璞歸真特性,發揮農業的康養功能,設立休閑農莊與農耕體驗服務,讓“產品農業”回歸“生命農業”,可以顯著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吸引資本注入農業產業發展與農村生態改善,從而實現社會安全與生態安全的協同并進。基礎設施條件與耕作環境改善的農業和農村,又可能進一步形成對產品安全的反哺和促進。
二是基于農業人文功能的價值提升。
中華民族悠久的農耕文明伴生出中華兒女濃重的鄉土情結,而其中蘊含著的基于農業獨特人文功能的開發潛力被長久忽視。
結合地域個性化的農耕文明衍生出的特色民俗傳統,讓“產品農業”回歸“情感農業”,既可以開發文化旅游項目(如民俗村),又可以打造地域鄉愁品牌產品(如地理標志農產品)。
農產品的品牌化發展將極大地促進產品品質管理的規范化,從而形成對生產行為的有效規制,這一方面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避免生產中的敗德行為與投機行為,另一方面可以幫助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品牌所產生的價值附加。
必須強調的是,農業所具有的多樣化功能與廣泛的外部經濟性,通常被視為難以進行市場化運作的典型領域,既不易進行明晰的產權界定,又難以生成價格進行市場出清,由此導致的結果是,要么引發搭便車行為,或者引發供給不足問題。
但是,農業特有的從“飽腹”到“營養”“天然”“有機”“美觀”甚至“有趣”的潛在贏利空間,通過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業康養、品牌農業與情感消費,不僅有助于農業功能型產品的開發與價值實現,而且能夠使農民在獲得產品性收入的同時獲取更多的功能性財產的增收。
事實上,即使因農業勞作而得以產生和維系的技藝、經驗等,經由口頭傳授與世代傳承,也可以成為一門藝術而被進一步視為文化遺產,使其具有深刻的社會價值與廣泛的經濟價值,從而構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