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農業農村部關于修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意在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部分條款進行修改,以適應轉基因管理的新形勢。這些政策辦法的出臺,意味著轉基因育種在內的商業化育種邁出了關鍵一步。農民日報也刊發了名為《有序推進轉基因產業化》的文章。
但對于轉基因,人們理解并不一致。全球各地對于轉基因的爭議一直沒有間斷過,幾乎是擁有多少擁躉者,就會擁有多少反對者。但在科學界,對于轉基因的看法相對統一,支持者占了絕對多數。
圖源:農民日報
一、什么是轉基因?
1983年,科學家首次完成了對植物(煙草)的遺傳改造 。1996年,轉基因開始應用到農作物中并開始實施商業種植。如今,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的應用,實現了免耕密植,種植模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我國棉農也因種植轉基因棉花,每畝節本增收130元,農民累計增收250億元。同時,由于轉基因新品種在高產、優質、低耗等方面的優勢,已使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農戶累計獲得經濟效益440億美元,農民增收25%左右。
如今,中國,美國,奧地利,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都在實施轉基因農作物技術。例如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將基因改制技術實際投入農業生產領域以來,美國農產品的年產量中55%的大豆、45%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轉化為通過基因改制方式生產。截止2008年,大約有20多種轉基因農作物的種子已經獲準在美國播種,包括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據估計,從1999年到2004年,美國基因工程農產品和食品的市場規模將從40億美元擴大到200億美元,到2019年將達到750億美元。有專家預計:21世紀初,很可能美國的每一種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基因工程的成分。其它還有阿根廷、加拿大也是轉基因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的國家。
二、我國轉基因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國轉基因技術從 20 世紀 80 年代起步至今,轉基因農作物從第一代抗病蟲和抗除草劑、第二代改善作物品質、第三代有益人類健康,經過三代更新發展,實現飛躍式的發展和進步。
十幾年來,轉基因重大專項以5種作物(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和3種家畜(豬、牛、羊)為重點,培育了一批有重大價值的轉基因新品種。其中,轉基因棉花產業化穩步推進,已育成抗蟲棉新品種197個,累計推廣5.1億畝,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達到99%,減少農藥使用65萬噸,直接帶動新增產值累計650億元。國產抗蟲棉已在吉爾吉斯斯坦等國推廣種植。
我國科學家已育成一批具有產業化前景的重大產品:抗蟲轉基因水稻,2個已獲得安全應用證書,其中“華恢1號”及其衍生品已獲得美國上市許可;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已有3個獲得生產安全應用證書,轉育的53個玉米品種達到國家審定標準,適用地區覆蓋東北、黃淮海主產區;耐除草劑大豆已有2個獲得生產安全應用證書,1個獲準在阿根廷商業化種植;經過多年研發,轉人血清白蛋白的轉基因水稻新品系已進入生產性試驗,建立了年產1噸人血清白蛋白的工藝流程,產品已獲臨床批件。此外,抗旱和氮高效玉米、抗旱小麥、抗蟲大豆、優質棉、抗乳房炎奶牛、抗藍耳病豬等轉基因產品,也成為未來產業化的品種儲備。
通過轉基因重大專項的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研發技術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獲得一批有重大育種價值的基因,并用于育種。
例如,克隆廣譜抗稻瘟病基因Pigm,培育出抗稻瘟病新品種,已審定新品種6個,推廣2000多萬畝。由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育成“嘉優中科1號”“嘉優中科2號”“嘉優中科3號”等新品種,實現畝產800公斤,最高畝產可達900公斤以上。不少基因也用于改良作物的營養品質。
三、理性看待轉基因系列產品
當前我國的轉基因產業化還有不少制約因素,特別是部分社會公眾對此存在誤解。對于轉基因的爭議,大多聚焦于相關食品的安全性方面,比如“歐美人不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抗蟲作物蟲子吃了會死,人吃了不會有事?”“轉基因食品能不能長期吃,會不會影響后代”“轉基因食品導致不孕不育”“轉基因食品會致癌”等流言長期在互聯網上流行。
科學的問題需要科學的解釋和證據。轉基因產品從研發到應用上市,需要經過食用的毒性、致敏性,以及對基因漂移、遺傳穩定性、生存競爭能力、生物多樣性等環境生態影響的安全性評價,確保通過安全評價、獲得政府批準的轉基因生物,除了增加人們希望得到的性狀,例如抗蟲、抗旱等,并不會增加致敏物和毒素等額外風險。自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以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十億人口食用轉基因農產品,沒有發生過一例經過科學證實的安全性問題。
從國際上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充分研究后得出結論,目前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根據500多個獨立科學團體歷時25年開展的130多個科研項目,歐盟委員會2010年發表報告得出結論,“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技術,并不比傳統育種技術更有風險”。
轉基因作物推廣至今,雖然在倫理、環境和食品安全方面受到質疑,但尚未出現一例轉基因作物引起的安全事件。而對比全球,中國種業起步較晚。中國從1998年開始種植轉基因作物,2019年末中國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320萬公頃,主要種植轉基因棉花和木瓜,在全世界排名第七。自1996年轉基因技術商業化以來,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快速增長,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2550萬畝),上升至2019年的1.9億公頃(28.76億畝),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比1996年增加了約112倍,年復合增速達到23%。
目前,我國批準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隨著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種獲批生物安全證書,國內更多作物品種有望進入轉基因商業化種植時代。
當前,轉基因技術作為全球發展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生物育種技術,已成為我們必須搶占的科技制高點。相關部門在加大支持轉基因技術研發力度、提升轉基因技術水平的同時,要培育相關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市場,引導社會輿論,為我國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民日報、光明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58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