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農業君今天特別給大家總結了全國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18種綜合利用典型模式,拋磚引玉!
模式
1
米糠生產米糠油,采用富含谷維素米糠油精煉新工藝技術、高效高真空短時受熱閃蒸脫酸/脫臭技術、多級混合脂肪酸連續精餾分離技術、米糠脫蠟新技術等集成技術,可得到富含谷維素的米糠油、工業油酸、工業硬脂酸、粗制糠蠟、植物瀝青、磷脂油腳等6大系列產品,米糠利用率100%。通過年加工稻谷400萬噸,年產米糠油4萬噸,油酸1.08萬噸、硬脂酸5400噸、糠蠟3000噸、植物瀝青900噸、油腳900噸,新增營業收入5.8億元,凈利潤1800萬元。
模式
2
稻谷加工副產物稻殼,可作為燃料進行生物質發電,實現節能降耗和綜合利用,并利用鍋爐排出的稻殼灰,生產水玻璃、白炭黑和活性炭。米糠提取米糠毛油,再精煉成高端食用米糠油。在米糠毛油精煉過程中,可提取出谷維素粗品、油酸、硬脂酸和米糠蠟糊等,使米糠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年加工米糠6.4萬噸,產出米糠毛油1萬噸,精煉出一級油和三級油共計6800噸、谷維素粗品310噸、米糠蠟420噸、硬脂酸2110噸,可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利潤2800萬元。
模式
3
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并使用溫度敏感型高產菌株、新型轉晶提取、發酵生物傳感器分析系統與優化控制等高新技術,1.97噸玉米可生產1噸味精,同時產生胚芽、蛋白粉、玉米纖維、硫酸銨和氨基酸液體等副產物,玉米原料綜合利用率99.9%,其中,氨基酸液體與生物菌渣、農業副產物蘑菇菌渣、糖荃、生物菌劑可生產氨基酸植物營養液。
模式
4
甘薯加工過程去皮和蒸煮,會產生大量的甘薯皮剩余物和甘薯蒸煮廢糖液。甘薯皮、甘薯渣、廢糖液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和淀粉、糖類,經過接菌發酵技術可加工食用醋;經過擠壓烘干技術將甘薯皮、甘薯渣等加工副產物加工成寵物食品;經過沼氣池厭氧發酵,可發酵產生沼氣;直接干燥加工可得到顆粒飼料,基本實現10%~30%配合飼料代替率。利用殘次甘薯及副產物1.2萬噸,經過綜合利用可實現產值5000萬元,利潤720萬元。
模式
5
蘋果、柑橘榨汁時產生的皮渣,經同步烘干后作為果膠提取原料,提取果膠后產生的廢渣,再次烘干后用于生物燃料發電。每年生產蘋果果膠2000噸,可綜合利用干蘋果渣2萬噸,可解決果農60萬噸等級外蘋果的銷售問題,果農直接增收4.5億元。每年生產柑橘果膠2500噸,可綜合利用干柑橘渣1.25萬噸。年產4500噸果膠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提取果膠后產生14萬噸廢濕渣,可制成2.3萬噸生物燃料,發電3700萬度。
模式
6
柑橘鮮果榨汁后形成的橙皮、果肉(渣)再利用,其中橙皮做茶、冷凍橙皮及休閑食品,果肉(渣)做醬,果汁做酒和醋,實現零廢棄、零排放。年加工柑橘鮮果1萬噸,產出橙皮4000噸,果肉(渣)2000噸。用于做茶消耗橙皮1000噸,冷凍橙皮2000噸,休閑食品1000噸,可生產臍橙茶3000噸,冷凍橙皮2030噸,休閑食品5000噸。果肉(渣)生產臍橙醬6000噸。臍橙茶4000元/噸,冷凍橙皮8000元/噸,休閑食品8000元/噸,臍橙醬6000元/噸。總計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凈利潤833萬元。
模式
7
溫州蜜柑清洗剝皮榨汁發酵生產柑橘醋和料酒,副產物柑橘皮與醬油成曲混合發酵生產柑橘蒸魚汁,剩余部分烘干后用于陳皮豆豉醬生產。蜜柑綜合利用2.13萬噸/年,蜜柑副產物加工量4600噸,生產產品1950噸,銷售收入3680萬元,凈利潤958萬元;淡水魚綜合利用1.8萬噸/年,淡水魚副產物加工量5500噸,生產產品1700噸,銷售收入3250萬元,凈利潤765萬元。
模式
8
以棉花精深加工為核心,以棉粕、棉短絨、棉殼等副產物為主進行綜合利用。棉籽生產棉油,副產品有棉粕、棉短絨、棉殼、皂角、脫酚廢液,其中棉粕提取純化出優質棉蛋白;長一些的棉絨合理配比皮棉生產棉紗產品;短一些的棉短絨銷售給漿粕廠制成棉漿粕;棉殼經過加工做為牛羊預混料的主料;脫酚廢液通過萃取,為醫藥企業提供初加工的醋酸棉酚產品。年產棉籽加工副產物11萬噸,生產棉蛋白4萬噸,生產棉紗0.3萬噸,生產棉殼預混料1.5萬噸,回收棉酚5噸,實現產值1.5億元,利潤450萬元。
模式
9
動物真皮層所含的蛋白質,80%~85%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制備要通過動物真皮的酶水解獲得。牛真皮層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用牛皮制作的膠原蛋白腸衣具有很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性。
以牛二層皮或三層皮為原料,通過洗皮、處理、絞碎、混揉、高壓過濾,冷凍,擠壓并噴成管狀物,干燥成型,再經過套縮可得到膠原蛋白腸衣成品。對牛皮切割、酶化、酸化、脫纖、混揉,制作出膠原蛋白和腸衣,腸衣產量2.4億延米,銷售收入1億元。
模式
10
以豬血、雞血為原料,生產血漿蛋白、血漿蛋白酶解多肽、亞硝基血紅素多肽。8000噸血液和羽毛副產物,可生產3000噸副產物綜合利用產品,實現產值1600萬元,利潤500萬元。
模式
11
禽蛋副產物(次品蛋、蛋殼、殼膜)功能成分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健字號、消字號、妝字號、飼證號產品),打造保健食品、美容健康、飼料等領域的大健康產業。利用次品蛋生產功能性蛋粉,利用蛋殼生產檸檬酸鈣,利用殼膜生產水溶性蛋膜肽和面膜產品。
年加工鮮雞蛋5萬余噸,次品蛋5000噸,生產高效功能性蛋粉,產值4000萬,利稅500萬元。蛋殼6400噸,有機酸鈣產品產值14億元,利稅1.5億元。殼膜100噸,生產膠原蛋白面膜產品,產值4.8億元,利稅6500萬元。
模式
12
魚蝦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下腳料主要有魚頭、魚皮、魚骨、魚鱗、魚鰭、魚內臟及蝦頭、蝦殼及內臟,占水產品總重的60%以上。這些副產物下腳料可綜合利用,生產成魚蝦飼料和甲殼素。年加工魚蝦副產物下腳料2.3萬噸,生產副產物冷凍冷藏品及初級魚蝦粉1.84萬噸,甲殼素360噸,實現產值4800萬元,利潤320萬元。
模式
13
以秸稈等農產品副產物為原料,采用一種特殊環保催化溶劑,通過全封閉的反應釜低壓加溫及超聲波催化發酵,使有機物形成高濃度的碳基自由基離子及新生態氧原子,有效分離提取出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及其它各種有機成分。整個生產過程不用水,無污染,無廢渣、廢液、廢氣排放。20萬噸玉米秸稈原料,可分離提取纖維素7.6萬噸,半纖維素5.6萬噸,木質素6.8萬噸,可實現年產值8.3億元,利稅4.7億元。
模式
14
秸稈中纖維素、半纖維素用于造紙,木質素、氮、磷、鉀等利農物質用于制造黃腐酸肥料。同時,生產中產生的草屑、木屑等固廢送自備熱電廠用作鍋爐燃燒,污水處理中產生的生物質污泥送肥料廠生產有機肥,固廢綜合利用率均為100%,達到了零排放。年利用140萬噸農作物秸稈,生產機制紙56萬噸,黃腐酸肥料58萬噸,實現產值57億元,利潤4.8億元。
解決了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難題,實現了廢棄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生產的有機肥真正做到了“秸稈還田”,有利于國家“三農”建設及“沃土”工程,促進了工業—農業的產業循環經濟發展。
模式
15
利用廢棄的農作物秸稈、玉米芯為原料,選用先進的科學配方,以工廠化生產方式種植杏鮑菇產品。杏鮑菇采摘后的廢菌包,經粉碎、發酵后,以菌糠為主(載體),配合≥10%的無機氮、磷、鉀以及必要的微量元素,接種≥0.2億個/g的固氮、解磷、保鉀及放線菌群,用于生產含有大量有益菌群的微生物有機多元肥,再次用于農作物生長。
利用廢棄的農作物秸稈、玉米芯生產杏鮑菇3000萬斤,建立有機食用菌基地,利用廢渣生產出替代化學肥料的生物菌肥,有效有益菌含量達到0.4億~2億/g,可用于2萬余畝有機蘋果、有機黃秋葵基地使用,實現總產值1.7億元,凈利潤4200萬元。
模式
16
采用“糧果副產物→畜→菌→沼→肥”的產業化發展思路,秸稈、玉米芯、果樹枝等工廠化生產菌包,出菇結束后,廢菌包集中加工處理,可以二次栽培平菇、發酵生產沼氣、沼液生產有機肥、生產生物壓縮燃料、生產有機肥育苗基質或生物飼料或養殖蚯蚓等系列化產品。
年利用農產品副產物(秸稈、玉米芯、果樹枝等)3.6萬噸,年產沼氣7.2萬立方,生物質燃料295噸,生物飼料5000噸;生物有機肥6000噸,生物育苗基質5000噸,無土栽培基質2950噸,實現產值1000萬元,利潤300多萬元。
模式
17
以各種農作物秸稈為原料,主要生產有機CO2肥料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具備年收購、儲存、加工、運輸各種秸稈45萬噸的能力。秸稈生產有機CO2肥料和生物質成型燃料14萬噸,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利潤150萬元。為農民每年每畝增加收入120元,同時,倡導農民使用有機CO2肥料,可以提高農產品品質,改善土壤理化狀況。
模式
18
在生豬高床養殖場,豬舍采用上下兩層結構,二層養豬,一層通過添加谷殼糠等有機墊料消納生豬排泄糞尿,將豬糞尿轉化為固體發酵墊料,有效減少臭氣污染;豬舍不沖水,從源頭減少了污水產生量。固體發酵墊料與谷殼糠、微生物菌劑再次混合發酵,轉化為有機肥料。生豬存欄7000頭,年產生豬糞尿1萬噸,消耗谷殼糠墊料4000噸,產生固體發酵墊料1.2萬噸。(來源:農民日報)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58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