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絕境正是起點
成功者與失敗者只差之毫厘。關鍵在于遭遇挫折后的反應,因為那才是一切的起點。
而在到達那起點之前,絕大部分人都在努力,但許多人卻無法跨越那條“起點線”。
先前付出普通程度的努力,碰到起點線后卻無法跨出那一步,于是便如此收場,這樣自然無法成功。
我們必須反復思考,哪怕陷入絕境也永不言棄,而是堅忍不拔、不斷嘗試。只有這樣,才能撥云見日。
有的領導讓下屬跑銷售時,叫他們有什么賣什么,收銀機、復印機、個人無線廣播設備全部去推銷,這樣是賣不出去的。
要想爭取到客戶,就必須思考具體戰略。倘若只是沒頭沒腦地拜訪,結果只能是吃閉門羹,根本沒法推銷出去。那應該怎么辦呢?
比如上司和下屬之間這樣對話:“喂,你去拜訪過那位客戶了嗎?”“去是去了,可沒能推銷成功?!薄芭?,這樣啊。”
事情可不能止于此。身為領導,必須思考如何與競爭對手分庭抗禮。
如果客戶不愿見自己,那么可以在清早或深夜“突擊拜訪”,哪怕軟磨硬泡也要讓對方見自己。
比如,一旦摸清了對方的分公司領導每天早上7點出門,那就在他家門口“蹲點”,見他出來后,一邊和他一起走路,一邊介紹自己:
“我就打擾您一分鐘時間,我是某某公司的,其實之前好幾次登門拜訪都沒能見到您。希望您能考慮一下我們公司的復印機產品?!?/span>
在進行推銷時,不要局限于“賣幾臺出去”這種只顧眼前的目標,也不要單純短視地向客戶闡述產品的優勢,比如“如果用我們的復印機,貴公司的復印成本能降低多少”之類。
格局一定要大,比如將銷售目標定為數億日元,然后開始思考如何實現。這樣“逼迫”自己,往往會激發各種意想不到的點子,這便是所謂的發揮創意。
反之,倘若缺乏主觀能動性,抱著“上司叫我推銷所以才推銷”的態度,便無法將產品賣出去。
要推銷出去,必須有特點;要推銷出去,必須有差異性。在“必須推銷出去”的主觀能動性驅使下,才能激發智慧,涌現創意。
但如果僅憑管理層,這種思考和創意的過程則難以實現,因此群策群力十分必要。上司必須召集下屬,共同討論。
比如晚上開會,會上對下屬們說:“大家有沒有什么好主意,能夠將我們的產品推銷出去?我有這么個點子,你們怎么看?”
像這樣靠集體智慧來制定戰略。而戰略一旦定下,便在白天立即實施。
在實施時,必須擁有極度的執著精神,辛勞和努力自然必不可少。拼命思索,一旦有了點子,便馬不停蹄地立即付諸實踐。
假如實踐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則進一步努力思索、發揮創意、付諸實踐。必須如此不斷地反復。
失敗者在碰到這種情況時,往往會氣餒抱怨,認為“這事情壓根兒行不通”。
反之,成功者則會滿懷熱情地思考對策,然后付諸實踐。雖然結果不一定會理想,但他們會反省、改良,然后再實踐。
如此反復,堅忍不拔。很多人之所以未能成功,便是由于缺少這份精神,他們會在中途牢騷抱怨,比如“干了也白干”“努力也沒用”。
要成事本就不容易,倘若再如此充滿負能量,那連氣勢都會失去,真可謂萬事休矣。
成功者與失敗者只差之毫厘。
在聽到一些成功者的故事后,許多人心想:“我也是和他一樣做的啊,可為啥我就沒成功呢?這個世界真不公平。”
其實不是不公平的問題,問題在于遭遇挫折和失敗后的反應和行動。碰到挫折,證明你到達了起點,一切才剛剛開始。
在到達這個起點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會努力,但許多人無法跨越這條起點線。
換言之,大多數人能夠付出普通程度的努力,但卻無法做到“更進一步”,而是將自己定性為“我做不到”,然后放棄。
在挑戰新事物或新領域時,最大的障礙來自人性本身的弱點。人往往趨于求穩,樂于以一直以來的“常識”行動,且這種特質十分頑固,很難改變。
因此我的辦法是打破大家的這種“常識”。比如,在各位看來,1名銷售員創造500萬日元銷售額已經很不錯了。
這是各位心中的“常識”,即各位能夠滿意的數字。換言之,在各位看來,一個人哪怕再怎么努力,最多也就能完成這點兒銷售額。
試想,一群銷售員聚在一起,有的人說:“他們的業績是500萬,咱們這邊是300萬,大家都半斤八兩,也不錯了啦。”
于是眾人隨聲附和,這和膽怯者互相安慰沒什么區別。但如果中間有個人創造出了1億日元的銷售額,就會襯托出那些業績為三五百萬日元的人的不足之處。
于是上司就會對他們呵斥道:“你們在干什么?不會在摸魚吧?!”
倘若一個組織里大家都半斤八兩實力平平,那么自然無法發展進步。
所以說,一個企業的市場部或者銷售部亦是如此,必須有一個業績杰出的“銷售標兵”,才能拉動整體的銷售業績。
我經常引用源義經的一則故事,在與平家作戰時,為了繞到平家部隊的后方突襲,他和輔佐他的武將們沿著絕壁般陡峭的鵯越山路下行。
當時,身披甲胄的武將們有所猶豫,他們對源義經說:“如此絕壁,恐怕無法騎馬沖下。”
恰好源義經見到一頭鹿跑下懸崖,于是對他們說:“你們看看那頭鹿。鹿有四條腿,馬也有四條腿,為何不可?!”
說罷,他便揮鞭策馬,喊道:“大家跟著我!”然后一口氣沖下絕壁。就這樣,源義經率領部下,騎馬沖下了原本認為無法沖下的絕壁,從而名留史冊。
在面對上述情況時,普通人會用所謂的“常識”判斷,認為“絕壁太過陡峭,騎馬下去會摔死”,于是作罷。這是大多數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但若想成功,就必須打破這種模式,應該樹立理想、判斷現狀、明確目標,搞清自己當下擁有的“兵力”和“武器”,然后拼命思考如何達成心中的目標。
這和學歷文憑沒有關系,哪怕在學校念書時是差生,只要認真努力地反復思考,也能想出好點子。
有了好點子后,就要去和下屬商量?!拔矣羞@么個主意,你怎么看?”“我覺得不錯?!薄昂?,那么說干就干,今天就干。
在如此討論后,便立即將點子用于推銷。倘若依然推銷不出去,就要找出問題所在,比如究竟是因為“見不到客戶方面的負責人”還是因為“產品的品質瑕疵”,等等。
要不斷如此嘗試和思考,遇到困難莫放棄,要堅持不懈。如此反復,必能撥云見日。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是很重要的。不管發生什么,都不必煩惱,或者說不該煩惱。
切不可煩心傷神,而應該充分反省,然后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去行動處事,從而把負面的郁悶和煩惱變為邁向新未來的動力。
人生在世,憂愁、失敗和煩惱在所難免。但如果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持續煩惱不已,則并無意義。
懊惱、煩憂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心理健康,甚至導致身體疾病,從而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不幸。
所以說,壞事既然已經發生,就不要一直煩悶憂愁,而應該擁抱新思維,采取新行動。
對于已然發生的過失或錯誤,的確要反省,但大可不必在感情和感性上反復苛責自己,否則只會徒增心理負擔。
正確的方式是理性思考、糾正錯誤,然后付諸行動。這樣才能使人生變得精彩紛呈。
有個詞叫“覆水難收”,意思是潑出去的水無法再收回。而已經發生的壞事亦是如此,既然事已至此,再去不停地想“我怎么那么糊涂”“早知道就不那么做了”,也是于事無補的,所以沒有必要如此煩惱。
對于失敗,當然必須反省,要嚴厲詰問自己“怎么會做出那么愚蠢的事”,但一旦反省到位,就應該忘掉這個失敗,大可不必一直心生懊惱。
不管對人生還是對事業,都應該如此面對自己的失敗。充分反省自己做錯的原因,下決心不再重蹈覆轍。
然后大可遺忘它,以開朗的心態去挑戰新事物。切不可由于先前的失敗而耿耿于懷、煩悶悔恨。
要拋開負面記憶,努力朝著新目標出發。如能做到這一點,即便當下遭遇失敗,日后亦能成功。
遺憾的是,許多人都會被感性的煩惱所折磨,這或許也是日本每年自殺者超過3萬人的原因(截至2008年的數據)。
人生在世,的確有許多煩惱和困難,有的與金錢有關,有的與人際關系有關。
但即便再苦再難,也要保持樂觀,應該這么想:“好歹我還有一條命在,只要活著,總有出路?!边@種自我心理建設尤為重要。
人生在世,自有諸多煩惱。我們在工作時亦不得不面對各種問題。煩惱的確繁多,但大可不必為此勞心傷神。但要注意的是,必須理性反省,倘若不加反省便遺忘,則是大錯特錯了。
再強調一遍,千萬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管發生了什么,不管有怎樣的問題,哪怕陷入了覺得自己快要活不下去的境地,也不必煩心傷神,或者說不可以煩心傷神,而應該深刻反省、改過自新、付諸行動。
改過自新和付諸行動至關重要,這樣能夠讓煩心、懊惱之類的負面情緒轉化為朝著新未來前行的動力。
人生在世,誰都會失敗和犯錯,人正是通過不斷的失敗和錯誤獲得成長,所以大可不必因此悔恨和懊惱。
深刻反省,著眼未來,付諸行動,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人生態度。
點燃斗志
希望大家在面對工作時要擁有斗志和干勁,但又不能讓這份斗志失去控制。斗志需要由“靈魂”來調節,該有斗志時應激進,不該有斗志時應克己。
最近公司內部似乎有斗志削弱的跡象,這讓我頗為憂慮。我說的斗志,是指不顧一切、誓要完成目標的氣魄和精神。
要知道,若想成功維持企業運作,這份斗志和才干、領導力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特質。
這份斗志一定要猛,不是像小型犬那種叫喚幾聲的虛張聲勢,而是像土佐犬那種“咬定不松口”的執拗斗志。
倘若缺乏這種“不勝利不罷休”的執著熱情,便成不了事。希望大家在面對工作時要擁有這份斗志和勁。
但要注意,這份斗志源于人的原始本能,因此不可令其恣意妄為,需要對其加以控制。而控制的主體則是人的“靈魂”,由“靈魂”來調節,該有斗志時應激進,不該有斗志時應克己。
但倘若理解失誤,從根本上喪失了斗志,則可謂本末倒置。如果這種缺乏斗志的員工增加,公司便不可能發展壯大。
企業經營需要意志,需要有貫徹計劃和決定的強烈意志。
所以說,對于年度基本經營計劃和月度目標,倘若相關負責人無法完成,則可以說此人缺乏領導能力。
當然,實際經營中存在許多困難,有時達不成目標也情有可原,但如果趨于常態,則可以認定此人意志薄弱,非領導之才。
營商環境可謂瞬息萬變,世界經濟、日本經濟、匯率、訂單情況等,各種變數不一而足。
即便環境如此,我們也必須憑借強烈的意志,加之隨機應變的方式,完成既定目標。
由此可見,企業經營真可謂“意志的勝負”。身為領導,必須擁有“無論如何都要實現目標”的強烈意志。
不僅如此,領導還必須將這種意志滲透至整個組織或集團,從而使全體成員團結一心、奮勇向前。
反之,倘若領導對下屬說“大家已經很努力了,也是沒辦法的嘛”,則不管是一個科室、一個部門,還是總公司,都無法具備競爭力。
我曾經對員工說道:“好,既然你說完不成業績,那我就在你后面用槍指著你。你想想,反正后退也是死,不如拼死往前一搏?!?/span>
我說這番話時氣勢逼人,十分嚇人。員工可能覺得我是魔鬼。但要知道,身為領導,為了達成目標,有時必須做到這個份兒上。
若不如此將自己和下屬逼至絕境,又怎么可能實現遠大目標?
第一次制定的目標行不通,于是接二連三地修改,這樣只會讓組織失去戰斗力。一個沒有勝績且不知如何取勝的團隊,又怎么可能有希望?
縱觀咱們公司的近況,不管是年度基本經營計劃還是月度目標,雖然大家認真努力,但經常無法完成業績,且這種情況似乎趨于常態。這是各管理層缺乏斗志和意志的體現。
不管對于領導自身還是下屬,貫徹意志實為不易。但越是不易,就越需要強烈的斗志一以貫之。否則,事情和計劃便無法如愿達成。
但這份斗志的確亦是一把雙刃劍,倘若過度,則有將下屬組織及自身帶入危險境地之虞。正因為如此,我們要修養人格提升心性。
換言之,斗志的分寸拿捏,實如走鋼絲般恐怖,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惡道。
但若懼怕此風險,安逸地認為“都認真努力過了,不成功也無可奈何”,則無法打造強大的組織,亦無法達成高遠的目標。
說實話,這種“溫和無害”的領導不會傷害到周圍的人,因此即便不提升心性亦無妨。
反之,越是斗志旺盛、激進能干、拉升業績的“公司頂梁柱”,越有必要修養人格、提升心性,從而防止他們的斗志失控,進而避免使員工和整個組織陷入分崩離析的險境。
請不要誤會,我并不是說大家必須都成為圣人君子。
不管是經營企業還是運營事業,都需要優秀的才干和領導力以及超強的斗志和意志,即“為了生存而斗爭”的原始本能。
但倘若一味執著于此,搞不好就會危害整個組織,因此也要相應地磨礪心靈,以正心智。
本文摘自《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由東方出版社發行
作者:稻盛和夫
翻譯:周征文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0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