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新華社報道和市場分析均認為,此次會議的重要信號包括“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首次在政治局會議中提及農業供給側改革、將“穩中求進”原則提升到新高度,并提出當下經濟存在的問題——產能過剩、需求結構升級矛盾仍突出、金融風險顯現、部分地區困難較大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報道中援引高層智囊觀點明確提及,將進一步推進房地產稅收制度、土地供應制度、住房金融體系建設,并明確“去庫存要以化解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為重點”。市場由此關注房地產稅制度是否已箭在弦上。
此外,新華社還明確提出,此次政治局會議首次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從經濟領域提升到治國理政重要原則的高度”。十八大以來,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穩中求進作為工作總基調。
專家分析認為,這段話的信息含量巨大,“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沒有變化,但是特別強調了“前提”,即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的改革。
新華社報道提出的六大信號包括:
1、明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
3、加快推進一批基礎性關鍵性改革
4、大力振興實體經濟
5、加快研究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6、多舉措釋放擴大開放積極信號
相比2015年政治局會議報道表述,天風固收孫彬彬團隊研究指出,2016年政治局會議的重要差異主要有:
1、明確提及經濟中存在的問題:產能過剩、需求結構升級矛盾仍突出、金融風險顯現、部分地區困難較大等。2015年未提問題;10月的會議公告未具體展開上述問題。
2、首次明確強調了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意味著除基建、房地產外,可能會著力推進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和提升消費動能;在去年“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提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擴大開放領域,積極吸引外資”的表述。
3、關于房地產的表述不再強調去庫存,要求“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其他措辭微調包括:
1、2017年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與10月28日會議及以前會議相比,排序有所不同,之前表述: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強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作為中心。2015年的會議的表述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東北證券宏觀團隊認為,2017年“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將繼續得到貫徹,重要看點包括:
去產能(鋼鐵、煤炭繼續領銜去產能,延續鋼鐵“1-1.5億噸”以及煤炭“2個5億噸”的主線推進,明年進入攻堅戰);
去庫存(重要看點在三四線房地產去庫存);
去杠桿(重要看點在央企兼并重組、債轉股);
降成本(重要看點在穩定房價、防范泡沫,推進直接融資);
補短板(重要看點在PPP、投貸聯動)。
以下為新華社報道全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
會議認為,2016年我國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2017年要召開黨的十九大,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會議字里行間的表述,傳遞出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六大重要信號。
信號一:明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對指導明年經濟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工作取得突破。
十八大以來,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穩中求進作為工作總基調。
“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從經濟領域提升到治國理政重要原則的高度,是在對經濟政治社會生態各方面發展特點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提出的覆蓋全方位工作的基本原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指出,穩中求進要為經濟筑底創造條件。堅持穩中求進,核心是穩政策、穩預期。宏觀政策要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用穩定的政策穩住市場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實現經濟筑底企穩,不能急于求成,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
會議要求,要繼續做好各項民生工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張立群說,穩中求進,一條底線就是民生要穩,不論改革還是發展,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民生。明年要繼續下大力氣落實精準就業、精準扶貧等保民生工作,做好社會政策托底。
信號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會議明確,2017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響攻堅戰。“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絕非一日之功,正因其推進難度大、短期難見效,更需要久久為功的韌勁和戰略定力。”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
會議要求,明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
“明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的特點在于‘深化’二字,改革的本質是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這需要時間。”張立群說。
推動五大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突出重點,與相關領域改革有機結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和協同性。王一鳴認為,去產能要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結合起來,去庫存要以化解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為重點,去杠桿要分階段有序推進,降成本要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補短板重在補“軟件”短板。
信號三:加快推進一批基礎性關鍵性改革
破解發展難題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會議提出,明年要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明年一些關鍵性的重大市場化改革絕不能放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說。
彭森認為,包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關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在內,一系列重點領域改革必須取得突破可持續性進展,從而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給。
“經濟運行更加健康、平穩、可持續,關鍵要有體制機制保障,需要一些重點和關鍵領域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下去。”張立群說,全面深化改革已到深水區,涉及很多重大利益的調整。把握好穩和進的關系,對于順利推進各方面改革至關重要。
信號四:大力振興實體經濟
會議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專家指出,經濟下行壓力之下,資本“脫實向虛”令實體經濟發展面臨更多挑戰,會議釋放提振產業發展的重要信號。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說,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做好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
“振興實體經濟主戰場在制造業,關鍵在存量,核心是創新。”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說,除了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更重要的是用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不可忽視的是,一些資金“脫實向虛”,擾亂實體經濟信心。姚洋認為,破解這一問題,需要鼓勵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讓老百姓有更多穩定的投資渠道,引導資金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專家建議,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還需要諸多綜合改革措施配套,包括財政資金的支持和引導。
信號五:加快研究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2017年房地產市場動向備受關注。會議提出,明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發展不能只靠一時的應急政策,關鍵要解決內火,完善制度建設。”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和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柴強說,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關鍵要處理好住房消費和投資、房地產和經濟增長、存量房和增量房之間的關系。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關鍵要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行為。從此次會議看,下一步應加快住房制度、土地供應制度、住房金融體系、房地產稅收制度、房地產市場規制、新型城鎮化等一系列制度建設,以長效機制引導市場穩預期。
信號六:多舉措釋放擴大開放積極信號
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如何加大開放力度?會議提出,明年要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善法治建設,改善投資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擴大開放領域,積極吸引外資。
“這意味著明年中國將以更快步伐更深融入世界。”張立群說,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中國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有助于夯實自己的增長基礎,也在共商共建共享中為促進世界經濟恢復良好發展態勢做貢獻。
“會議把積極吸引外資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傳遞出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積極信號。”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一系列舉措通過對外開放提高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與國外投資者實現互利共贏。
“當前我國吸引外資已超越了過去靠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的階段,而轉向更多依靠優良的投資環境和完善的法治建設。”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主任劉英奎說。
劉英奎認為,雖然我國對外投資規模已超過吸收外資規模,但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發達國家仍然具有技術管理優勢,我國仍需要通過積極吸引外資汲取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導外資更多投向高新技術制造業、高附加值服務業,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文章綜合來源:華爾街見聞、新華社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7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