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年賺3.9億是什么體驗?在江西南昌,一位下崗女工,就書寫了逆風翻盤的造富傳奇,她的名字叫徐桂芬。
2020年,她以110億身家,上榜了胡潤百富榜。但早在28年前,她只是一位中年失業的女工。
這個41歲下崗、靠一只醬鴨改寫命運的女人,到底做了些什么?
010
徐桂芬前41年的人生軌跡,是隨時代洪流漂浮起落。
她出生于1951年,江西#南昌#一戶大家庭中,家里人丁興旺,父母先后生下了8個孩子,徐桂芬排行第四。
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但徐家幾乎不缺菜吃。這是因為父親在蔬菜公司上班,這份工作既穩定又實惠。
可好景不長,等徐桂芬長到15歲,父親突然被劃成“牛鬼神蛇”。
家里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而母親薪資微薄,每個月才3塊錢,這下連吃蔬菜都成了奢望。看著一家老小,9張等待吃飯的嘴,母親沒多久就急白了頭。
徐桂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迫切的想幫忙,可15歲的小姑娘能做什么呢?
夏季的某一天,她路過火車站,看著往來不息的人群,好多人邊走路邊擦汗,突然就來了靈感,“我可以賣大碗茶啊!”
說干就干,她帶著一個水壺,幾個茶碗,就開始在火車站賣大碗茶。一碗茶一分錢,要是運氣好,一天就能掙3毛錢。
對于已經揭不開鍋的徐家來說,可算解了燃眉之急。可世事難料,17歲時,剛剛初中畢業的她,又要響應號召,下鄉改造。
剛去鄉下,因為吃不消體力活,時常昏倒在田里,有一次還差點休克丟了命。整整待了5年,徐桂芬才回到南昌家里,這一年,她已經22歲。
可回城后的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美好。
首先是工作成了大難題,好的工作,一個蘿卜一個坑。沒辦法,徐桂芬只能打零工,給人家看過孩子,在貨場搬過貨。
熬了三年,才等到父親退休,終于有了一個頂職的機會。就是去蔬菜公司下屬的菜場當營業員,這可是苦差事,每天得待在悶熱的菜場里,工作時間也非常長。
可徐桂芬卻特別珍惜,因為她已經等待了三年。
由于早年賣過涼茶,相比其他員工的消極情緒,她反而愛上了“吆喝賣菜”的感覺。
時間一長,她的攤位,總比其他人賣得快。或許,這也是她的天賦所在。
1979年,由于工作出色,徐桂芬被調進南昌市肉食品公司。5年后,又升職為門市部經理。這一年,徐桂芬33歲,婚姻順利,工作順心。
如果沒有后來的下崗潮,或許她的人生軌跡,也將泯與眾人。
020
1992年,下崗大潮很快席卷到南昌。由于效益太差,食品公司被解散,她丟了吃飯的碗。
拿著下崗通知,41歲的徐桂芬,落魄的回到家。休息幾天后,她就打起精神,得趕緊找工作養家啊。
可下崗工人多如牛毛,工作也非常難找,思量再三,徐桂芬決定自己做小買賣。
最初,她做肉皮加工生意,可每天起早貪黑,冬天手指凍成大蘿卜,也還解決不了家里的溫飽問題。
隨后又嘗試了臘腸加工、拆骨肉、餃子餡等小買賣。幾番折騰,罪沒少受,錢卻賠了不少。
苦悶之下,徐桂芬開始閑逛尋找商機。
如當年發現涼茶一樣,她在家附近的菜市場,察覺到鹵菜生意很受歡迎。每個鹵菜攤位,都是人頭攢動。
這一次,她沒有貿然就干,而是把市面上的鹵菜,都買回來研究。在仔細觀察和品嘗后發現:
南昌鹵菜主要分兩種,一是溫州鹵菜,二是潮州鹵菜;前者菜品多,但味道淡;后者主打海產品,但品種單一。
“為什么不取長補短呢?”徐桂芬靈光一現,“菜品必須種類多,味道也要符合南昌人酷愛的鮮香麻辣口感!”
于是在1993年2月,徐桂芬拿出全部身家1萬兩千元,在繩金塔下開了第一家鹵菜店,店面不足8平米,名字卻取得很有寓意——“煌上煌烤禽社”。
徐桂芬希望自己可以開創輝煌,再上輝煌。可偏偏事與愿違,鹵味店非但沒有輝煌,反而坎坷不斷。
開業初期,客人稀少,生意慘淡。哪怕徐桂芬每天走街串巷叫賣16小時,營業額也不過200元。鹵菜師傅干了大半個月,就不辭而別。
“能不能給我介紹了個鹵菜師傅?”徐桂芬硬著頭皮去麻煩朋友。
“大廚有是有……”朋友卻面露難色,“但他要的薪資不少,每個月2000元”。93年,南昌平均月薪不過幾百元。
得知大廚有獨家鹵菜秘方,徐桂芬便咬牙答應了。重新開業后,生意果然火爆,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不久,同行就跟風,周圍開了好幾家鹵菜店。而大廚仗著手藝好,也趁機哄抬身家:“必須加薪1000元!”
同意吧,這獅子大開口習慣了,說不定下個月又要加薪;不同意吧,萬一被同行挖走……正當徐桂芬左右為難之際,大廚直接被隔壁鹵菜店挖走了!
這下可把她氣得夠嗆,恨不得沖進隔壁店拼命,好在丈夫奮力拉住了她。見她冷靜下來,丈夫便建議:“要不你去外地散散心,順便看看當地的鹵菜。”
這話說進了她心坎里,自己不正是沒有獨門手藝,才受制于人嗎?
于是在1994年3月,徐桂芬一路向東,來到了蘇州,參觀了聞名遐邇的蘇州園林。
出來時,正好是飯點,她餓的肚子咕咕叫,就隨便進了一家飯館,點了招牌菜“蘇式醬板鴨”。沒想到運氣不錯,隨便吃的一家店,味道居然好極了。
結賬時,她正想問問老板配方賣不賣,結果一抬頭,發現店鋪招貼“蘇式醬板鴨大甩賣”。
“老板,怎么大甩賣啊?”徐桂芬好奇道。
“老了,做不動了,月底就收攤回家養老咯”,老爺子笑呵呵說。
徐桂芬心想:“味道這么好,在南昌肯定也暢銷,也許我可以試試”。
最后,她花6000元,買下了老爺子的醬鴨配方。
正是大廚被挖走,意外品嘗到美味的醬鴨,讓徐桂芬意識到配方的重要性,最終讓她走上了打造百億鹵菜店的道路。
030
隨后,她又在蘇州城里,品嘗了多家醬鴨,最后挖走了兩位師傅。回到南昌,她又請了一位養生專家,來共同改進醬鴨口味,在配方里加入了草果、黨參等30多味中藥。
通過請路人試吃,再不斷調整的策略,最終發現,鄱陽湖散養的紅毛鴨,口味最好。
半年多以后,徐桂芬的煌上煌醬鴨,開業了。
開業第一天,徐桂芬和員工,把1000斤醬鴨切成小塊,裝在盆里,走上南昌鬧市區,免費發給路人試吃。
那年頭,免費試吃可是營銷新手段,醬鴨很快便火爆,試吃人員還排起了長隊。
趁著醬鴨一炮而紅,徐桂芬又趁熱打鐵,在兒童節,推出了“購醬鴨,送禮物”的活動。
孩子放學后,被攤位旁的玩具,迷得不肯走,家長則被醬鴨香的誘惑,掏錢買單,水到渠成。
此后煌上煌一直很紅火,但1996年,突然出了件蹊蹺事。賬目對不上,店里的親戚又互相推諉,廚師也暗示要辭職。
徐桂芬明白了:“是時候把親戚們請出去了。”第二天,她就召開家庭會議:“以后店里,只用能人。”
為此,她特意去銀行貸款,給足補償,把親戚們都請了出去。
煌上煌正式,走上了快車道。
當年6月,老領導的兒子結婚,她免費給每桌添了一道醬鴨。臨走,又給每位客人送一只。口口相傳,醬鴨就成了南昌婚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不得不說,徐桂芬是個營銷能人。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水災。徐桂芬趁機推出,“抗洪救災,七折義賣”活動,為期3天的營業額全部捐給災區。
活動第一天,就迎來了無數熱情的顧客,他們紛紛表示:“不僅能吃到美味,還能為災區獻愛心,值!”
事后,徐桂芬回憶說:“雖然活動賠了10萬多元,講老實話有點心疼,但這個廣告收益,遠遠不止10萬元啊。”
至此,煌上煌坐上了南昌鹵味的頭把交椅。到2005年底,已經開店130多家,銷售收入突破1300萬元。
等到2009年,煌上煌已經走出南昌,面向全國,連鎖店突破2500多家。品牌估值,高達34億元。
2012年9月,煌上煌上市,市值突破25億。4年后,市值突破120億,徐桂芬身家高達70億。
而她又一次升級菜系,研發出200多個品種。等到2020年,69歲的徐桂芬,身家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10億元。
距離她41歲下崗創業,已經是28年前的往事。她靠著“一只只醬鴨”,平均下來每年能賺3.9億元。
040
徐桂芬以一己之力,扭轉了下崗女工落魄的命運走向。提起成功,她只淡淡說了一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誰能想到,一只醬鴨,可以讓一家小小的鹵菜店,成為百億企業呢。
對于徐桂芬,你怎么看呢?
作者:祝拾七
參考資料:
《徐桂芬和她的“醬鴨帝國”》
《徐桂芬:打造百億鹵味帝國》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31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