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近年來,農村電商市場蓬勃發展,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然而,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中,既孕育著新的機遇,也伴隨著不少挑戰。
農村電商來到十字路口,如何破局與躍遷呢?或許,農村電商+產業值得一試。
一、農村電商為什么失敗?
1、產業不完善
農村電商的困境,本質是傳統小農經濟與現代商業文明的根本性沖突。廣東徐聞縣“菠蘿海”的悲劇,恰似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縮影。這個坐擁全國40%菠蘿產量的農業大縣,曾因電商助農陷入“果農坐地起價、電商含淚破產”的惡性循環。
其深層癥結在于,30萬畝菠蘿種植分散在4.5萬戶果農手中,每戶平均僅6.7畝的碎片化經營模式,與電商所需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形成根本對立。
當電商平臺試圖通過“聚劃算”活動日銷60萬斤時,卻因缺乏標準化分揀和冷鏈配套,導致30%的菠蘿在運輸中腐爛。更致命的是,果農為追求短期利益,將不同等級果實混裝,直接擊穿消費者信任。這種“小農經濟”模式與電商所需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存在根本性沖突,使得流量紅利最終淪為“虛假繁榮”。
2、利潤不佳
利潤微薄則暴露了產業鏈價值分配的失衡。尤其是單存靠賣農產品的農村電商,由于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然而產品的利潤“比紙還薄”,有些平臺或者農產品店鋪根本形成不了規模和利潤優勢。導致經營企業“入不敷出”。
3、盈利模式單一
盈利模式單一化,則讓農村電商陷入“把雞蛋裝進同一個籃子”的風險。通榆縣“三千禾”品牌的崛起與沒落,堪稱典型案例。2013年,這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電商公司統一收購雜糧,打造出年銷破億的區域品牌。但當市場競爭加劇,其盈利模式暴露致命缺陷:90%收入依賴淘寶單一渠道,70%產品為初級農產品,毛利率不足15%。2018年拼多多崛起后,價格戰導致其凈利潤暴跌60%,最終不得不引入戰略投資者。這印證了一個殘酷現實:缺乏多元化盈利渠道的農村電商,終究是“沙灘上的城堡”。
4、品牌認知度不高
品牌認知度的缺失,則讓優質農產品淹沒在流量海洋中。隴南橄欖油的遭遇,折射出中國90%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共同困境。作為全球頂級橄欖油產區,隴南產品在國際評比中屢獲金獎,但在電商平臺卻長期淪為“西班牙進口油”的陪襯。
調研顯示,其品牌認知度不足1%,消費者搜索關鍵詞時,前20條結果中難覓蹤影。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當地76%的合作社仍在使用“農戶+網店”的原始模式,缺乏品牌運營的專業團隊。在注意力經濟時代,沒有品牌故事的產品,終究只是大數據中的過客。
以上4點問題,任何一個問題都會導致農村電商失敗或者倒閉,所以不破解這些難題的方法,除了頂層設計之外,還需要一步一步來解決。
二、需要打造賦能“鐵三角”
農村電商的問題根源不是電商問題,而是農業農村的問題。產品、人才、產業、市場需要協調和創新,否則路一定不好走。
1、一流的產品,是農村電商的“生死線”。
農村電商的出發點:把好的產品賣出去。因此,產品是農村電商的根基,尤其一流的產品。
用一流的產品引爆農村核心競爭力。比如
云南尋甸縣通過建立農產品溯源系統,將中藥材的種植、加工、物流全流程數據化。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即可看到藥材從播種到配送的28項檢測指標。更關鍵的是,當地聯合科研院所制定出《云藥標準》,將有效成分含量誤差控制在3%以內。這種對產品的極致追求,直接推動當地中藥材溢價率達40%,復購率提升至35%。在消費升級時代,產品力才是最好的營銷,而標準化是產品力的基石。
2、優秀的操盤手,是農村電商的“指揮官”。
除了產品之外,操盤手是農村電商的“指揮官”。這些優秀的操盤手除了推動農村電商落地之外,也推動產業的巨變。
龍陵縣通過“歸雁工程”回引200余名大學生村官,系統培訓電商運營、品牌營銷等技能。其中,90后村官李曉明打造的“石斛姐姐”IP,通過短視頻直播將石斛花茶賣出溢價300%的奇跡。這些“新農人”不僅懂電商運營,更擅長整合供應鏈資源,甚至能設計金融解決方案。
正如北大EMBA潘瑞所言:“未來的農村電商,需要既懂農業規律,又通曉商業本質的復合型人才。”
3、規模用戶,是農村電商的“生命線”。
農村電商平臺能不能好,規模用戶和粉絲數量非常重要。依靠規模用戶和巨大的粉絲才能讓農村電商平臺更加成功。
比如,李子柒的成功,就是規模用戶和粉絲的成功。李子柒的全網粉絲總數約為1.1億至1.2億?,巨大粉絲數量直接促使李子柒年銷售額達20多億。
因此,一流的產品、優秀的操盤手、規模用戶“鐵三角”構成了農村電商的底層邏輯,憑借這些優勢,農村電商企業或者創業者才能越走越遠。
三、農村電商+產業的四維模型
講句真話,農村電商本身不是核心競爭力,農村電商+產業才是農村電商的核心優勢,尤其是優秀的鄉村產業。
1、產業鏈整合能力
農村電商不僅僅幫助產業鏈提升了競爭力,同時優質的產業鏈也幫助農村電商構建了“護城河”。
比如,宕昌縣通過“合作社+龍頭企業+電商”模式,構建起覆蓋種植、加工、倉儲、物流的全產業鏈。關鍵創新在于建立“產業聯合體”:由縣農投公司統一提供種苗、技術指導,并與九州通等藥企簽訂保底收購協議。這種模式使藥材附加值提升3倍,藥農收入增長2.8倍。
2、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全國3000多個縣域和產業源頭,尤其是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可以開始幫助農村電商建立核心競爭力,助力農村電商騰飛。
比如,武都花椒產業通過“地理標志產品+電商”模式,將花椒價格從2015年的每斤40元推高至2025年的180元。該產業憑借技術、衍生品等核心產業,實現了“縱向做深、橫向做寬”的策略,使產業賺錢能力提升了5倍,再以農村電商作為平臺繼續助推了產業轉型升級。
3、產業協同效
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縣域產業的協同,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產業上下游的融合才會加上農村電商的“催化”作用。
比如,成縣“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整合了127家合作社、36家加工企業,通過“統一采購、統一包裝、統一物流”實現降本增效。更關鍵的是,他們建立“產業路由器”模式:上游對接貧困戶的初級農產品,中游連接深加工企業,下游直達電商平臺。這種協同效應使物流成本下降40%,損耗率從25%降至3%。未來的鄉村產業,不是單個企業的獨奏,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交響。
4、領軍企業
產業好,更需好企業。尤其是,領軍企業。這些企業憑借品牌優勢、產業優勢,利用電商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比如,禮縣良源電商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943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其創新之處在于建立“三金一品”機制:土地流轉得租金、務工就業掙薪金、入股分紅獲股金,同時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一品一碼”。這種“鏈主”企業的崛起,標志著農村電商開始從“渠道革命”邁向“產業革命”。
因此,產業鏈整合能力、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產業協同效、領軍企業等4個維度的成功將會助推農村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四、放棄電商思維,構建產業思維
1、產業牽引鄉村經濟,需從“輸血”轉向“造血”,培育優質的鄉村經濟。比如,隴南模式將電商定位為“產業發展的工具而非目的”,通過“電商+產業”雙輪驅動,實現從“貧困樣本”到“脫貧典范”的蛻變。其核心經驗有三:一是將電商納入黨政“一把手”工程,二是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機制,三是打造“隴南產業帶”線上平臺。數據顯示,電商產業已帶動全市15萬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增收從2015年的430元躍升至2025年的930元。
2、產業打造優勢經濟,需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打造優勢產業經濟。比如,禮縣蘋果產業沒有選擇低價策略,而是通過“三品一標”認證、建設蘋果期貨交割庫、開發蘋果脆片等高附加值產品,將客單價提升2.5倍。更關鍵的是,他們與京東物流共建智能分揀中心,使分揀效率提升8倍,損耗率從15%降至1%。這種從種植端到消費端的全鏈條升級,使禮縣蘋果在拼多多“農貨節”期間創下日銷30萬單的紀錄。
3、產業賺錢,需從“流量變現”轉向“資產增值”。比如,創業者潘瑞的轉型故事,為農村電商指明了新方向。這位從跨境電商起家的創業者,選擇深耕產業園區開發。在三線城市,他通過“平臺化思維”整合政府、企業、金融機構資源,打造出集研發、生產、物流于一體的產業生態。這種模式使企業入駐成本降低30%,投產周期縮短50%。更深遠的意義在于,他正在構建“產業大腦”系統,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實現產業鏈數字化。未來的農村電商,將是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謹記一條,干農村電商的一定要放棄電商思維,而是要構建產業思維。除了電商助推產業之外,更需要引爆產業轉型升級。
五、農村電商的未來:在產業變革中尋找新質生產力
當我們將視角從微觀的電商運營轉向宏觀的產業變革,會發現農村電商的終極價值,在于推動中國農業完成從“傳統生產”到“現代產業”的驚險跨越。這種跨越需要突破三個維度:
1、技術維度: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重構農業生產的“黑箱”。在山東壽光,智能溫室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溫濕度、光照、土壤成分,使蔬菜產量提升30%,用水量減少40%。這種“數字農業”的實踐,預示著未來農業將是“算法種植+智能裝備+數據服務”的新形態。
2、組織維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正在替代傳統小農。在浙江象山,通過“紅美人”柑橘產業聯盟,實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使果農收入增長5倍。這種組織創新,本質上是在重構農業生產關系,釋放產業協同效應。
3、金融維度:期貨市場、供應鏈金融、農業保險等金融工具,正在為農業注入“資本血液”。在黑龍江五常,通過“保險+期貨”模式,將稻谷價格波動風險轉移給金融市場,使農民敢于擴大種植面積。這種金融創新,正在打破“靠天吃飯”的宿命。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農村電商不是建群,而是建網。農村電商不僅僅是賣貨,更是助推鄉村產業升級,引爆鄉村新經濟。其破解的不只是農產品難賣,而是加速從產品到產業的升級,并不斷地協助縣域經濟打造優勢的產業經濟、鄉村經濟。(文/老莫)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33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