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農村網民占比為26.7%,規模為2.01億,預計2018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將達2.4億。2017年上半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5376.2億元,同比增長38.1%,高出城市4.9個百分點,占全國網絡零售總額的17.3%。據分析指出,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保持高速增長離不開電商下鄉,農產品上行既促進了農產品銷售,也讓電商品類變得多樣化。
2012-2017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及互聯網普及率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展望
1、農產品上行將呈現產業鏈整合、多渠道探索局面
我國農產品生產體系建設相對落后,而電商對產品標準化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農產品上行,不是把農產品放到網上就可以,而是要進行系統性的開發。首先要整合農產品供應鏈,包括采購、倉儲、包裝、物流、運輸、配送、售后等;其次要進一步整合產業鏈,從農產品的選地、選種、播種、施肥、灌溉、收獲一直延伸到餐桌;產業鏈整合、重資產經營將可能會成為今后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方向。
2、電商產業園發展日益規范化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鼓勵地方規范發展電商產業園”,要求電商產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未來農產品電商產業園的發展也將日益規范起來,更有效的進行資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助力農村電商發展。
3、農村各類服務加速網絡化
未來可通過推動農村各類服務互聯網化,促進農村服務快速增長。在這方面,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大量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農村服務消費電商化的另一個方向是創建基于本地化服務的電商平臺。從農村服務消費看,未來發展的趨勢是聚合農村附近的資源,利用互聯網絡,推動農村與城鎮區域各類服務的融合互動,促進農村服務類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4、農村電子商務本地化、走出去和農旅結合
農村電子商務與旅游產業的結合正在使農村地區的青山綠水變為金山銀山,旅游業發展帶動了電商向本地化發展,從游客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體驗出發,借助電商平臺在更大范圍內整合配置資源,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產品,旅游和電商之間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將為農村發展帶來更多火花。未來以農產品為好的推手,以旅游作為增收方向的農旅結合趨勢將進一步加強。
5、新興技術廣泛使用,賦能農產品電商
新興技術已經開始介入到農產品領域。新興技術的應用及普及將會賦予農產品電商新的動能,幫助解決農產品上行中遇到的質量、標準和產業化等難題。
6、農產品跨境電商日益興起
依托“一帶一路”這個新的世界經濟帶,農產品跨境電商助力農產品引進來與走出去,不僅是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豐富和支撐,更是對我國農業發展的有力促進。農產品跨境電商將釋放沿線各國巨大的農產品市場需求,加速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及時互通互惠互利,讓沿線各國人民受益。
7、農村電商生態系統逐步完善
在農村電商發展中,政府、平臺、電商服務商和當地企業將進一步清晰自己的定位,相互合作,實現協同發展。政府主要做好制訂政策、改善公共服務、規范市場等,積極有為,不缺位、不越位,為農村電商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基礎;平臺主要做好渠道延伸、平臺開放、完善生態等,全方位為企業及創業者賦能;電商群體主要做好推廣運營、新媒體宣傳、大眾
創業等;參與電商的傳統企業主要是做好本地服務、產品開發、帶動農戶等。經過各方努力,相信我國農村電商生態系統將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