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立冬已至,天氣漸涼,
然而今年讓農民朋友感受到寒冷的不只有溫度,
還有持續走低的玉米價格
那么如果種玉米已經很難掙錢,我們還可以種什么?
種大豆劃算不?
話說在古代,我國的主糧就是黃米、高粱、大豆、小麥、水稻。其中,大豆備受青睞。因為味道好,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豐富,甚至被稱作“田中之肉”。西漢年間,我們的老祖宗就掌握了磨豆腐、制作豆漿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小農經濟時代,種植大豆非常符合自給自足、循環經濟的特點:豆子可做佳肴,而豆秸可以作燃料,燃燒后化成草木灰還可以回歸到土壤中成為肥料。但是現在,本是傳統優勢農作物的大豆,農民卻不太樂意種。
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國,有超過5000年的種植歷史。而1804年開始種植大豆的美國卻成了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去年產量超過90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近三分之一。反觀我國,大豆年產量已經從2004年的1805萬噸下降到去年的1180萬噸,卻隨著居高不下的豆油消耗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20年來,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逐年增產,大豆產業發展卻陷入停滯甚至萎縮的狀態。截止到2014年,大豆播種面積繼續刷新新低,僅為660公頃。
為什么農民越來越不愿意種植大豆?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俊峰教授認為:第一是咱們國內的大豆品種單產普遍不高,這個是對農戶最致命的因素。美國大豆的單產大概是在230公斤每畝,而我國與之相差三分之一左右。第二是咱們進口的都以高油大豆為主,出油率能達到18-20%;而我國大豆以高蛋白,出油率只有15%左右。
大豆都顯得缺乏競爭力,農民收益也不高,這恰恰是近20年來大豆種植面積持續萎縮的原因。
畝均收益:現在國產大豆的市場價格每公斤3.7元,按照單位畝產160公斤來算,每畝毛收入不足600元,扣除成本只怕所剩無幾了。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作為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實行價補分離。去年目標價格定在4800元每噸,折算下來,農民每畝地的收入接近800元。如果同一地塊種植玉米,即便按照取消臨儲之后的市場價格來計算,每公斤玉米大約1.5元,畝產700公斤,畝均毛收益也超過1000元,比起大豆依然具有明顯優勢。
市場效益:國產大豆出油少,而來自美國、巴西的進口大豆以高油轉基因品種為主,主要用來榨油,高出油率和價格相對低廉,很快占領了中國市場。一桶5升裝的轉基因大豆油,比傳統大豆油大約便宜10-40元。尤其容易受到一般中國家庭,特別是小飯館、小吃攤的青睞。
不過,今年農業部明確提出“調減玉米,增加大豆”的結構調整思路,這也是國家層面落實農業領域供給側改革的一項舉措。
隨著玉米價格市場化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國產非轉基因大豆也逐漸受到歡迎,希望大家能夠認清現實,把握機會。
什么國家要應用大豆替代玉米?玉米已經是我國總產量最高的主糧作物,也是農民眼中的“鐵桿莊稼”,但現在已出現“過剩產能”。2014年,我國東北地區開始實行“糧豆輪作”試點,鼓勵當地一些玉米栽培戶種植大豆,并給予適當的補貼。
但是,可能有人還有疑問:為什么調減玉米的地區,國家會鼓勵種植大豆?
1、大豆的外向依存度達到80%;
2、明明能種大豆的地方,我們卻在種不需要的東西。從政策看,國家雖然重視糧食生產,但也不提倡農民“有地就種糧”。一方面矛盾就出現了:從國家產業扶持角度看,大豆是傳統產業,要保護國產大豆的競爭力;而從農民增收角度出發,大豆價格不高、畝產偏低,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誰也不愿種植大豆。另一方面這其實并不矛盾:如果國家想要扶持大豆產業,讓國產優質的高蛋白大豆在市場份額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讓農民收獲實實在在的效益。這幾年,國家也在努力,比如依靠科技提高大豆的單位畝產。
據朱俊峰教授介紹,目前,東北農業大學的大豆試驗田已經實現了畝產400多斤的產量,與美國大豆的產量差距正在縮小。
我國除了東北地區適合種植大豆外,山東也非常適合,而且其蛋白質含量比東北大豆要高出3%。所以,只要采用優質品種,就可以實現較好的收益。
另外,“糧豆輪作”不能只看大豆的效益。一方面減少化肥使用量,另一方面大豆固氮肥田的功效發揮出來,對提高黑土肥力也有好處。通過“糧豆輪作”實現“藏糧于地”的目標。
一包“辣條”道出國產大豆升級方向
今年杭州G20峰會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手握一包“中國制造”的辣條,舉起大拇指一臉笑容的照片火了。其實辣條早已成為遠銷韓國、日本、俄羅斯的出口產品,再過幾年說不定會風靡全球。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辣條原料的大豆產業就迎來春天了啊。
農民朋友對大豆不賺錢的抱怨,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沒有做好一二三產業融合。
而具體有哪些深加工途徑呢?包括豆腐、豆漿、豆瓣醬、豆制品、大豆蛋白粉等。只要我們能夠為大豆找到更多的“下家”和“出口”,加工成更多質優味美的加工食品,大豆就會不愁銷路,價格也會有所上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家在東北三省+內蒙古已經進行大豆目標價格試點三年的經驗之上,并不排除在未來會在全國推廣,并且進一步提高補貼的標準。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俊峰教授認為,農民認為大豆的價格低不合算,所以即便國家口號喊得震天響,老百姓依然還是不種。所以我覺得這個目標價格可以定的再高一點,給老百姓更多的補貼。但今年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和玉米受災的雙重條件下,種植大豆的比例應該有所提升。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