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活動現場啟動“農一春耕萬里行”)
3月3日,由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和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主辦、農一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農一網”)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農資電商春耕節(即“三三春耕節”)在上海盛大啟幕。據了解,“三三春耕節”是為了更好地與農時季節結合,旨在讓廣大農民線上即能買到優質優價的農資產品。
(簽名留影)
中國農技推廣協會會長陳生斗、常務副秘書長張互助、前首席專家張躍進,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電子商務處處長陳曉明、上海市嘉定區區經委主任雷文龍,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秘書長花榮軍、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李建華、農一網投資人仲漢根等代表參加會議。
(截止3月5日24時,農一網產品銷售實時數據)
截止3月5日24時,實時數據顯示銷售總額超1.01億元,訂單總數28078筆,一品銷售占比21%,至此,第二屆“三三春耕節”完美收官。
農一網取得這些成績主要在3個層面的成功:打磨產品與服務、轉型與創新、堅持專業。
打磨產品與服務:贏口碑與市場
(輝豐股份董事長、農一網投資人仲漢根)
輝豐股份董事長、農一網投資人仲漢根認為,平臺競爭離不開產品的競爭,“我們推出‘一品’計劃,銷售在其它渠道和平臺都沒有的、農一網特有的獨家產品,通過差異化產品保證競爭優勢;并打造工作站、代購和種植大戶的明星產品,實現品牌化發展。”
(農一網總經理胡艷)
農一網總經理胡艷認為,“農資電商真正的營銷是回歸到本質,本質就在于產品。”2018年農一網的一些調整和變革就是要提升專業服務,讓產品結合應用技術去推廣!
2017年,農一網大招不斷,首次承辦“三三春耕節”24h銷售額即達到8112萬元;入駐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成立農一網(楊凌)有限公司;推出“豐收年景”、聚谷氨酸系列產品;為農資經銷商、零售店、種植大戶、新農人提供多選項經營方案;面向省級和區域大代理商開展C2M定制業務。
截2017年11月,農一網已累計實現銷售額近9億元,銷售農藥近3萬噸,發展代購7萬余名,服務區域覆蓋全國70%的農業種植區。
會上,仲董事長提出,農一網要在2018年做好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開好“農民會、現場會、代購會”;做到“三講透”,“講透產品、講透性價比、講透利益關系”,線上做好產品、線下做好服務,贏得口碑。”
創新模式:贏得農資未來
2014年農資電商萌芽,2015年取得了迅猛發展,被稱為“農資電商元年”。若干電商平臺紛紛成立,大多卻如曇花一現,在激烈的競爭和嚴苛的現實面前慘淡收場。農一網幾經調整提升,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依然堅守農資電商陣地的平臺之一。
仲漢根表示:“農一網一直堅守‘平臺+縣域工作站+代購’的運營模式。經過三年多試錯糾錯的探索,商業模式基本成熟。其中2017年是變化最大、爭議最大、難度最大的一年。”
(工信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李建華)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李建華表示,農一網不僅賣優質產品,更提供優質服務。這就奠定了農一網的競爭優勢,完全有理由相信它可以成長為行業“NO.1”。
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很強。從“光棍節”到“春耕節”之變,就是因為農一網發現“光棍節”舉辦時間正值耕作淡季,并不方便農民。在春耕備耕的關鍵節點舉辦“春耕節”,如何保證農資及時投遞到位呢?農一網總經理胡艷說,農一網目前已經建成相對比較完善的物流體系——7大中心庫外加800個縣域分庫。
對農民而言,更大的利好是農業種植再也不要為用藥技術發愁。農一網建成千余人的專家顧問團,通過網站平臺、專家微信、植保服務熱線等信息化手段,隨時培訓和指導農民科學用藥。
(中國農技推廣協會會長、原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陳生斗)
“我很欣賞的一點是,農一網正在成為上游生產廠家的銷售平臺、下游零售商和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采購平臺、新農人的創業平臺。”陳生斗認為農一網已經成為農資電商互利共贏的典范。他還說:“只有真心為農民提供優質服務的企業,才能贏得農資未來。”這一點,農一網當仁不讓。
堅守專業化:讓平臺走得更遠
“2015年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經過幾年發展,‘互聯網+’成為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載體。”陳生斗說。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支持農業電商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加快推進“互聯網+農業”;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倡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農一網的‘三三春耕節’就是貫徹落實相關要求的一個具體行動。”陳生斗如是評價。
“順勢而為是農一網成功的要素之一。除此之外,依托于輝豐股份這個強有力企業,農一網在專業方面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秘書長花榮軍表示,從農一網的發展來看,只有那些有底氣堅持下來、有勇氣糾正錯誤、有能力突破瓶頸的企業,才會取得更長久的發展。
當然,李建華認為,農資電商的核心就在于和用戶建立良好的誠信合作關系。“很多農戶對網上銷售的產品不放心,部分農民的購物習慣短時間內難以轉變,農一網通過提供優質產品,并輸出“正品溯源、優質優價”的理念,使農民產生信任,對于平臺的發展至關重要。
最后,輝豐股份董事長、農一網投資人仲漢根介紹,農一網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依靠產業、創新、信息化和金融四大支撐,打造生態經濟共享平臺”。“農一網現在還只是一個‘互聯網+農資’的專業垂直電商平臺,我們將通過農資產品抓住客戶,延伸產品線,逐步向‘互聯網+農業’、‘互聯網+農村’靠攏。”(作者|農業行業觀察 倪博)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