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特色小鎮標本
定義:特色小鎮“非鎮非區”,是創新發展平臺。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它沒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區”,它不是單純的“大工廠”,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
關鍵詞:特色不是小鎮的形容詞,而是小鎮的關鍵詞,是小鎮的核心元素。
面積:3-5平方公里(4500-7500畝)
核心建設用地:1平方公里(1500畝)
總投資額:3年30億元到50億元
運行:各方參與者聯合成立“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
室”,作為統籌特色小鎮的重要機構。
產業方向:發展國家政策扶持的七大產業和十大歷史經典產業
發展使命:特色小鎮是區域經濟的發動機,是轉型升級的試驗田。示范小鎮可以從市級開始,升級到省級、國家級、世界級,特色小鎮要有領跑者,為建成一批高質量特色小鎮樹好典型、做好榜樣,帶動其他小鎮比學趕超。
特色小鎮成功創建指南
1、服務政府
特色小鎮是一個社會共生有機體,離不開開明、服務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導不越位,這是成功的母體。
特色小鎮是探索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什么是供給側改革?就是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包括制度供給、要素供給、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特色小鎮,在小空間里融合產業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區功能,構筑集產業鏈、投資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于一體的產業創業創新生態圈,能集聚各類高端要素,誕生各種創新因子,孵化出新產業業態,將是新常態下創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質量、提升供給效率、創新制度供給的全新空間。
2、投資主體
特色小鎮需要一個核心投資主體,可以是村鎮股份制企業、可以是當地龍頭企業、可以是外來投資企業。
特色小鎮建設得如何,不在于政府給帽子、給政策,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有動力、市場是否有熱情。如果只是靠政策、靠資源,缺乏市場基礎,肯定干不久,不可持續。因此,特色小鎮建設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攬,而必須在政府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
3、核心特色
特色小鎮產業定位要“一鎮一業”、“一鎮一特”。突出“特而強”。產業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內容。要做到不重復、不雷同,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特”,是指每個特色小鎮都要鎖定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七大新產業,以及歷史經典產業中一個產業,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來建設,而不是“百鎮一面”、同質競爭。即便是主攻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不能喪失獨特性。
“強”,是指要每個小鎮要緊扣產業升級趨勢,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3年投入30億元到50億元,引進行業領軍型團隊、成長型企業,以及高校畢業生等90后、大企業高管、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創業者為主的“新四軍”到小鎮來創業創新,培育行業“單打冠軍”,構筑產業創新高地,成為新經濟的增長點。
堅持特色為王,突出特色亮點、強化高端引領
這個“特”體現在產業特色、生態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等多個方面。
要彰顯產業特色。
產業特色是小鎮特色亮點的重中之重。小鎮建設不能“百鎮一面”。即便主攻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不能喪失獨特性。小鎮只有1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產業過于分散,肯定形成不了特色。在打造產業特色過程中,要著眼長遠,聚焦前沿技術、新興業態、高端裝備和先進制造,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術的比重、高端制造業的高端水平上。如高端裝備制造業小鎮,要把新材料、新能源、機器人、智能裝備、航空航天等作為重點;健康小鎮,要把生物醫藥、大型建設醫療設備領域等作為重點;環保小鎮,要把能源環保作為重點。只有這樣,才能在引領轉型升級上作出示范。
要彰顯生態特色。
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生態良好底線,根據地形地貌和生態條件做好整體規劃、形象設計,硬件設施和軟件建設都應當“一鎮一風格”,充分體現“小鎮味道”。特別要重視生產和生態融合發展,做到特色小鎮生態特色與產業特色、當地自然風貌相協調,打造的生態特色與小鎮周邊有顯著區別。切不能發展了小鎮經濟,破壞了小鎮環境。可實行“嵌入式開發”,借鑒烏鎮等模式,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風貌,建設有地方特色和優良生態的風情小鎮。
要彰顯人文特色。
文化特色是軟實力,也是產業發展最終的生命力。每個特色小鎮都要匯聚人文資源,形成人文標識。特別是要把文化基因植入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全過程,結合自身實際著力培育創新文化、延續歷史文化根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獨特的山水文化,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區域特色文化。
4、產業驅動
特色小鎮功能集成要“緊貼產業”,力求“聚而合”。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鎮區別于工業園區和景區的顯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鎮都要聚集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功能;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緊貼產業定位融合發展。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區功能,要從產業發展中衍生、從產業內涵中挖掘,也就是要從產業轉型升級中延伸出旅游和文化功能,完善好功能,而不能是簡單相加、牽強附會、生搬硬拼。
特色小鎮形態打造要“突出精致”,展現“小而美”。 特色小鎮的建設形態很重要。
尤其是現代社會,美好的事物、美麗的環境都能轉化為很強的生產力。首先,骨架小。特色小鎮的物理空間要集中連片,有清晰的界定規劃范圍和建設用地范圍。規劃面積要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原則上不能超出規劃面積的50%。其次,顏值高。所有特色小鎮要建成3A級景區,其中旅游產業特色小鎮要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再次,氣質特。特色小鎮要根據地形地貌,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做好整體規劃和形象設計,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確定好小鎮風格,展現出小鎮的獨特味道,原則上不新建高樓大廈。
5、創新機制
特色小鎮運作機制要“破舊去僵”,做到“活而新”。
市場化機制是特色小鎮的活力因子。“活”,就是建設機制活。用創建制代替審批制,實施動態調整制,徹底改變“爭個帽子睡大覺”的舊風氣;建設上采用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摒棄政府大包大攬,體制機制非常活。“新”,就是制度供給新。扶持政策有獎有罰,運用期權激勵制和追懲制雙管齊下的辦法,對如期完成年度規劃目標任務的特色小鎮,省里給予建設用地和財政收入獎勵,對3年內未達到規劃目標任務的,加倍倒扣用地獎勵指標;對于國家的改革試點、省里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點、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試點,允許特色小鎮優先上報、優先實施、先行突破。
堅持創新為魂,建設創意小鎮、打造人才小鎮。要強化產業創新發展。一是要強化技術創新,做強特色產業。特色小鎮應該是先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小鎮。二是要加強創意發展,加快培育新業態。三是要加強合作創新,加速集聚高端要素。
7大新興產業的特色小鎮,要緊緊圍繞各自的產業定位,運用互聯網+、信息智能等現代技術,借助科研機構共同開發應用先進技術,結成創新伙伴,縮短創新成果轉化過程,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引領產業發展;歷史經典產業,要深挖傳統工藝,運用現代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培育新粉絲,力爭做成代表中國文化的符號。
特色小鎮要建成創意小鎮。每個特色小鎮要根據產業特點和自然稟賦,建設一個創客中心,以好創意來豐富特色小鎮的業態,創造性地培育出一批一二三產聯動、歷史現代未來同現、生產生態生活共融、宜居宜業宜游的新產業,實現產品創新與業態創新聯動,以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新的消費群體,激發新的消費需求。
特色小鎮是有物理空間邊界,但沒有產業合作邊界,是各種高端要素集聚流動的開放小鎮。所有小鎮要瞄準與產業定位相關的高端人才、高端資源和高端產品,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搭建創新交流平臺、技術合作平臺、品牌發布平臺等,集成利用好各種高端要素,打通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促進各種技術、資金、人才自由流動、高效利用。
6、和諧社區
特色小鎮是一個新型城鄉經濟和消費發展的紐帶,在這里要大力發展社區組織力量,形成一個可以聚人氣、通人文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和諧社區,讓城市人找得到“鄉愁”,吃得到健康農產品,享受旅居度假生活。
7、客戶市場
特色小鎮不能面面俱到,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一定要結合自身競爭優勢,抓住核心客戶群體,充分挖掘核心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消費利益,客戶才能忠誠相隨,客戶市場才能堅固不破。
8、利益分配
特色小鎮是一個政府、村民、企業、消費者等多方利益交集的共生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用市場化、股權化的利益分配機制,只有共同做大蛋糕,才能分享經濟成果,才能造福一方百姓。
9、公益力量
公益力量是無窮的。特色小鎮要引導和自發成立大批社會公益組織機構,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在特色小鎮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愛社、愛民的優良傳統,要崇尚公德心、孝心、博愛、宗教等精神信仰,要為特色小鎮注入精神力量,為民眾凝聚價值依歸。
特色小鎮浙江經驗
特色小鎮推進項目建設拉動有效投資的新引擎。有效投資速度加快;企業、創客不斷入駐。三是綜合效益正逐步產生。
一是有效投資速度加快。統計數據顯示,首批37個特色小鎮2015年新開工建設項目431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商品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477.9億元,平均每個特色小鎮12.9億元,其中有28個小鎮年投資額超過10億元,有4個小鎮超過了20億元。
二是企業、創客不斷入駐。初步統計,首批37個特色小鎮新入駐企業3258多家,其中國家級高新企業66家、總部企業590家。引進了國家及省級“千人計劃”人才49人,國家級、省級大師91人。如余杭夢想小鎮已引進創業項目521個,集聚創業人才4550名、金融機構176家。
三是綜合效益正逐步產生。數據顯示,僅僅一年,37個特色小鎮就產生稅收收入53.1億元,有29個小鎮與196個高校、省級以上科研院所開展了技術合作,央企、外企、民企等紛紛主動前來對接,特色小鎮引來金鳳凰的能力正不斷提升。如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鎮列入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后,不僅成為長三角的旅游新貴,游客人數大量增加,還贏得中國食品協會的青睞,牽線引入瑞士等國外巧克力企業到小鎮來展示銷售。
特色小鎮正成為展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名片。贏得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肯定;獲得了部委領導的高度評價;引來了主流媒體的高度聚焦。
一是贏得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肯定。習總書記三次充分肯定特色小鎮工作。第一次是去年5月到浙江來視察;第二次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第三次是去年12月24日在中央財辦《浙江特色小鎮調研報告》上所作的重要批示。李克強總理和張高麗副總理也對特色小鎮作出重要批示。
二是獲得了部委領導的高度評價。中財辦劉鶴主任親臨浙江調研特色小鎮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報中央領導,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都對特色小鎮作出批示。
三是引來了主流媒體的高度聚焦。特色小鎮已6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四是引來了外省市的高密度考察。僅云棲小鎮去年就接待500多批次。
特色小鎮浙江誤區
(一)切記空間分離、功能拼湊的兩種錯誤做法。
1.“新瓶裝舊酒”。簡單地按照項目規劃建設小鎮,把重心全部放在項目建設上。
2.“大拼盤大雜燴”。把幾個項目和功能區塊做拼盤畫個圈,把圈里現有的山山水水作為旅游功能,把農民集聚房或商品房作為社區功能,建個展覽館作為文化功能,簡單拼湊就說是小鎮規劃的做法。
(二)從產業發展看,主業不強、高端不夠的問題。
1.集聚高端要素方法不多。表現為在圍繞拉長產業鏈做強產業、集聚與產業定位緊密關聯的企業、招引高端人才和高端企業上下的功夫不夠,在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培育未來新產業上動的腦筋不足,導致高端要素集聚不夠快。
2.做強產業特色理念不強。表現為特色產業招商引資上守株待兔多,深入謀劃、大力度主動出擊不夠,導致特色產業有效投資不足,小鎮特色產業投資偏低。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