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在比拼個性的時代,一個概念可以打造農場爆點,空間上的打破、高科技的利用……都可以為農場帶來競爭優勢和流量。
01、世界收割3D海洋農場:將幫助恢復生態系統改善環境
布倫·史密斯(BrenSmith)想要創造數千個體面的工作,改變我們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的方式,降低氣候變化和海洋退化的影響,這促使他提出了“小規模的3D海洋農場”的設想。他在寫給《國家地理》雜志的文章中表示:這一“3D海洋農場”的基礎設施非常簡單——海藻、扇貝和貽貝長在浮動的繩子上,上面堆放牡蠣和蛤籠。從這些作物將用于海洋農民來生產糧食、肥料、動物飼料、醫藥、化妝品、生物燃料和其他副產品。
農場將過濾有害、有污染物污染物的水,封存二氧化碳,并支持生物多樣性。因此,這樣能恢復而不是耗盡我們的生態系統。
02、世界首個漂浮農場:擠牛奶交給機器人
預計今年底,世界上首個漂浮農場在荷蘭鹿特丹默威港(Merwehaven)開業,目的是幫助該市持續生產更多自己的食品。這座由荷蘭房地產公司Beladon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個“漂浮農場”,將從飼養40頭奶牛開始,足夠讓企業實現收支平衡。創始人表示,漂浮農場“易于擴展”,規模較大的業務有望“明顯提高效率”。該農場還旨在盡可能多地重復利用和回收材料。
農場主范溫格登也正在尋找機會在全國以及亞洲建立更多的漂浮農場。范溫格登表示:“我們希望建造更多的漂浮農場,但也歡迎其他人效仿我們,或提出有助于實現這些目標的理念。健康、充足的糧食生產是更美好、更清潔、更安全世界的關鍵。”
03、世界首個海底花園農場:意大利尼莫花園
這座位于意大利薩沃納海岸的海底花園農場,位于海平面以下22英尺(6.7米),如今有6處溫室,內含700多株植物。里面種著羅勒、西紅柿、草莓、蘆薈、薄荷、甘草、馬喬蓮等農作物。
項目負責人盧卡·甘貝里尼說:“該項目主要是為了探索極端條件下農業種植的替代,極端環境包括缺水、缺土和極端溫度變化。我們正在尋找一種這樣的可行性技術,使得提高生產。”
Sergio Gamberini是一個來自意大利利古里亞大區的專業潛水員兼業余園丁,一次出海后他突然萌生出了在海里建一個菜園的想法。Gamberini穿戴上潛水設備,將埋著羅勒種子的泥土裝在塑料袋里,“種”在了22英尺下的海底。幾天后,羅勒發芽了。第二年起Gamberini的家族公司大洋暗礁集團(Ocean Reef Group)正式投資尼莫花園項目。
“采用正確的設計、保證溫室的結構能夠抵御風暴的來襲是最大的挑戰。我們將有機玻璃與鋼架結合在一起做出了個‘生物圈’。”這個半球體溫室直徑6英尺,高3英尺,并用28個可拆卸式的螺絲釘固定在海底。據Fontanesi表示,這種設計確保了溫室在風暴來襲時的穩定性,使其能夠承受一定范圍內的振蕩,并防止其被海浪撞擊得支離破碎。植物通過生物圈內壁凝結水滴使得內部保持水分,其晝夜恒溫26度,濕度約約83%,是植物生長的最佳環境。大量的二氧化碳也促進其生長。
“我們安裝了聯網攝像頭,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所有內容,”盧卡說,“我們還有一個傳感器面板,從實驗室生物圈收集實時數據信息,所有數據都能在網上查到”。?
?
尼莫花園雖然位于海平面以下,但“生物圈”內的植物能享受到日光浴。“與海平面上相比,溫室接收到的光照大約是其70%。”若在冬天或陰天這樣光照不足的環境下,便通過溫室球體內的LED燈提供人造光作為補充。
而電力的來源則是岸上的太陽能板和一臺小型的風力渦輪機,電力和灌溉用水統一通過一個類似雙螺旋的管道系統輸送到溫室。目前為止,尼莫花園項目的灌溉用水仍依賴于淡水資源。但Gamberini也表示,他們始終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溫室自身完成海水脫鹽,實現自主灌溉。
有一些環保人士擔心尼莫花園會破壞其周圍海洋區域的生態系統,但Fontanesi也表示,目前暫未出現負面的效應。鑒于很多環保人士都表明了他們的擔憂,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改善尼莫花園,該項目團隊允許任意的認證潛水員到水下農場一游。Gamberini說道:“雖然很多當地人覺得這個項目稀奇古怪的,但尼莫花園良好的發展態勢也有助于諾利的旅游業。”
9月是到尼莫花園一游的最佳時間,這時正巧是農作物們的豐收時節。團隊成員們還曾采摘水下的羅勒做成沙司醬配餐吃。但到目前為止,最令人驚喜的部分是在水下植物化學上的發現,即水下植物周圍的氣壓是其陸地同類周圍的地面氣壓的兩倍。Fontanesi表示,這導致化學元素的分布發生了變化。?
海地花園這個富有浪漫色彩的瘋狂想法,脫胎于一項頗受當地人喜愛的娛樂活動“水肺潛水(帶呼吸器潛水)”。它其實是個水下溫室,里面栽種的作物生長速度比在陸地上要快得多。它的成功給缺地、缺水地區的農業帶來了全新解決方案。
04、世界首個沙漠農場:高科技創造綠色奇跡
這片位于約旦于瓦迪拉姆沙漠中部的拉姆農場,占地2000公頃。瓦迪拉姆有約旦最壯觀的沙漠景觀,又被稱作“月亮谷”,因為它像月球表面一樣寧靜沉寂。這里是典型的純沙沙漠,風化的巨大巖石如同城堡。然而在這里卻一直在開展農業項目,拉姆農場是這其中比較成功的一個。
?
為什么要在這里建農場呢?原來人們發現干旱沙漠的地下竟有一個巨大的含水層!在這里建農場正好利用了這些珍貴的水源。而且事實上,約旦大部分的水供應都來自這一單一水源。
種植者從百米深的地下含水層中抽取水,利用噴嘴對圓形農田進行灌溉,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節省水源。這里種植的種類包括茄子、卷心菜、無花果、石榴、馬鈴薯、南瓜、西紅柿等多種蔬菜。農場的技術相當成功,使得目前該農場生產著約旦大部分的糧食。
05、世界首個月球農場:為未來月球基地后勤建設邁出第一步
來自英國媒體的報道稱,2018年中國嫦娥4號將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并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微型生態系統,首次在月球上進行種植蔬菜,飼養動物的實驗,為未來月球基地后勤建設邁出第一步。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永遠以相同一面對準月球,在月面活動的登陸器與地球的通訊受到極大限制,此前也沒有國家登陸過月球背面。嫦娥4號任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將在今年6月發射一顆中繼衛星到月球,位于月球背面6萬公里高的軌道上,以便在地球和月球遠端之間建立通訊鏈路;第二階段將發射登陸器和漫游車到月球背面,中繼衛星幫助它們安全著陸。
嫦娥4號的任務包括調查月球背面的地理情況,分析地質情況,最引人注目的是,登陸器里面包括一個鋁合金容器制成的微型“農場”,動物產生二氧化碳,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建立一個簡單的循環系統,以了解植物能否在月球環境生長,動物在月球上是否能夠生存。
中國的月球農場包括土壤、空氣和水,以及照相機和信息傳輸系統。農場將種植馬鈴薯、擬南芥,蠶卵在里面孵化成幼蟲后,生產出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及糞便,在光導管引入的自然光線下,馬鈴薯、擬南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氣,供應蠶的需求,從而形成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監控設施則將數據傳回地球,供科學家們研究,整個生態圈計劃運行100天。
嫦娥4號還有可能在月球上安裝一個射電望遠鏡,由于月球背面沒有來自地球的無線電干擾,將為科學家們觀測太空提供一個絕對靜默的無線電環境,并有可能接收到來自大爆炸初期的低頻信號,英媒認為,嫦娥4號將是中國太空探索歷史性的里程碑,將讓中國在月球探索上遙遙領先美國和俄羅斯,并在探月中發揮領導作用。
來源:一諾農旅規劃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4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