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摘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走出去學習了新的農業知識,從一個普通的婦女,成長為一個自信的高級職業農民!創辦了家庭農場,現在我的家庭農場不但有了穩定的收入還帶領了周邊群眾和婦女共同致了富!”李燕霞自豪地向來燈盞窩家庭農場考察的領導匯報。
2009年,農場主李燕霞響應國家政策,瞅準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方向,說服丈夫,以9萬元價格,承包了漢山村200畝灌木地,依托當地自然風光辦起了農家樂。2014年成立南鄭區漢山村燈盞窩家庭農場,先后承包山林地1千多畝。2019年農場成功舉辦了“漢山首屆庖湯宴飲食文化節”,千人規模的皰湯宴活動不但用美味佳肴征服了消費者的味蕾,農場的產品更受到了消費者熱烈追捧,名聲鵲起,燈盞窩家庭農場的生態綠色優質農產品訂單從20元1斤彌猴桃,到5000元一頭的百斤小香豬供應求?,F在燈盞窩家庭農場已經發展成為集種養殖生產加工為一體,休閑觀光,餐飲住宿一條龍服務的農業企業!
汗灑青山結碩果 一花帶動百花香
案例介紹:
燈盞窩家庭農場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漢山街道辦事處漢山村,成立于2014年5月。按照“建基地、強品牌、拓市場、促增收”的思路,已發展為集水果種植、畜禽養殖、休閑娛樂三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家庭農場,現建有包含餐飲住宿、采摘體驗的休閑觀光區100畝,仿生態獼猴桃園560畝,甜桃260畝,櫻桃20畝;發展生態養殖南江黃羊260只、藏香豬120頭;建有臘肉烘干、蔬菜腌制等加工區一處,年加工臘肉30噸。建成餐飲、住宿區1200平方米,日均接待能力達260人次。2019年家庭農場總收入達100萬元以上。
舉辦“漢山首屆庖湯宴飲食文化節”
01、堅持適度規模,穩步發展不斷壯大
漢山村盤桓的山道、不短的距離既是劣勢也是優勢,李燕霞發現游人上山賞玩的過程中通常會至少碰上一次飯點,很多游客不僅喜歡體驗自然采摘,還會在品嘗了農家飯菜后把自己采摘的綠色產品帶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們,于是便緊抓契機,在開辦農家樂接待游客的同時,以當地山野菜和農副特產品為主導發展特色種植,開發旅游產品,變單一的“農家經營”為集旅游餐飲、休閑觀光、生態采摘為一體的多元經營,走農旅融合的發展道路。隨即承包了500多畝林地,精選優良品種,打造仿生態獼猴桃、甜桃,櫻桃采摘園,并長期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技術指導,從果樹栽培到田間管理,再到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改良應用都有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采摘園以仿生態的培育模式栽種果樹,全程使用有機配方,農家肥,保證了產品的品質。經過多年努力,當初的“農家樂”變為了現在的“家庭農場”,無論經營規模、還是經營效益都有了質的飛越和提升。實踐證明,農場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要根據實際情況適度擴大規模,穩步發展才能不斷壯大。
02、注重科學種養,保證產品質量優勢
農場發展中,通過技術人員的指導,結合漢山水量豐富的自然優勢,采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提高了果園的管理水平,通過物理防治、綠色生態種養,保證了產品品質。2019年首批獼猴桃一上市就因口感好、味道佳、品相優迅速打開了市場,賣到20元/斤的好價格,當年實現果品銷售收入6萬多元。為保證“農家樂”臘肉供給品質,李燕霞決定自己養豬、自己腌制。嘗試購買了40頭黑毛豬在山上散養,因散養豬肉質瓷實、口感香醇,很快便獲得食客們好評,第一年便獲得成功。針對客人想要喝到純糧食釀酒的需求,李燕霞動員丈夫學習糧食酒古法釀造方法,用純包谷釀酒,酒糟用來喂豬,豬糞發酵后作為有機肥填埋到果園里,實現了生態循環發展,養豬規模也逐漸擴展到了的100多頭?,F如今,燈盞窩的果、肉、酒因純天然、品質好,遠近聞名,客人絡繹不絕,產品供不應求。
燈盞窩家庭農場仿生態獼猴桃園
03、善于借勢發力,不斷豐富游客體驗
燈盞窩家庭農場所在漢山村鳥語花香,自然風景優美,吸引眾多游客觀光游玩,農場主把顧客一些好想法和好建議,都默默記下來,在經營中慢慢付諸實施。先后按照游客建議,在園中建起了步行小道,使顧客漫步園中春賞花、夏乘涼、秋采摘,放松心情,盡情享受吃、住、游、玩為一體的快樂農場生活,經營內容逐步豐富到旅游休閑觀光、采摘、餐飲、住宿等服務項目。2011年,農場蓋起了三層小洋樓,樓頂搭建觀景臺,站在樓頂可以俯瞰整個漢中市區,讓來這里領略美景的游客們贊不絕口。農場還經常研究推出一些新的菜品,選用當地天然食材,很受游客歡迎,經營效益年年攀升。喂養的黑毛豬除訂購外,全部按照當地的傳統熏制工藝做成臘肉,在自己的農家樂做成菜品進行銷售。
04、積極創建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實力
農場主李燕霞看到政府大力推進漢山旅游綜合開發的前景,搶抓產業政策支持和休閑旅游的機遇,搶注了“大漢山”商標,為自己農場的產品設計了包裝,將農場生產的獼猴桃、甜桃、臘肉、土蜂蜜、竹筍、包谷酒等產品,都用上自己的商標。圍繞品牌化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始終用高質量、高標準來保障市場競爭力,力求把農場建的更美、讓產品銷的更遠、讓品牌叫得更響。逐漸積累起品牌效應,隨之帶來的就是高回報的經濟效益,2019年“漢山首屆庖湯宴飲食文化節”在農場舉辦,千余名游客相約來這里品庖湯、賞歌舞、體驗吃年豬的樂趣。家庭農場延伸產業鏈條、先行注冊商標、打造名優品牌、提升綜合效益成為全區家庭農場和農家樂發展的典型榜樣。
05、勇擔社會責任,實現“一花帶動百花香”
農場主李燕霞作為黨員,在自己富起來的同時,沒有忘記窮鄉親,以實際行動參與脫貧攻堅,積極當起帶頭人、主動扛下扶貧責任,以“一帶二幫三保底四提升”的產業脫貧模式開展帶貧益貧。一是給15戶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鵝苗、仔豬,讓貧困戶發展養殖,生產的豬肉、土雞、竹筍等農產品,全部以高于市場價格進行回收供農家樂使用;二是長期收購貧困戶種植的玉米,制作包谷酒,作為農家樂的特色產品銷售;三是與貧困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吸納40戶貧困戶主要勞動力在農場務工,從事農場果樹栽種、施肥、除草等日常管護,臨時務工每天支付報酬不低于100元,長年雇工月工資達3000元;四是解決周邊30余名留守婦女就業問題,吸納她們從事農場餐飲、住宿服務,采摘引導等;五是組織農場“鄉土專家”、技術能手為周邊貧困戶開展脫貧致富義務講座,免費進行技術培訓,田間指導,進行種養技能提升。2019年全年,農場支付用工總費用共計50多萬元,促使5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為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燈盞窩家庭農場2016年被評為“陜西省示范家庭農場”、“漢中市休閑農業示范點”,2019年被漢中市婦聯授予“巾幗脫貧”創業就業示范基地。
舉辦農業技能培訓會
06、幾點啟示
燈盞窩家庭農場立足漢山自然稟賦,順應市場需求,逐步形成了集種養一體、觀光旅游的特色融合發展模式,在實現農場自身持續增收的同時,帶動了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農場的發展歷程有三方面啟示:一是以休閑農業為主線,堅持走融合發展之路。農場依托漢山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農家樂為平臺,集綠色種、養、旅為一體,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充分把生態優勢、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產值。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走生態發展之路。農場始終堅持生態發展理念,以生產原生態無公害農產品為特色,從田間地頭的種養加工,到食材烹制端上餐桌,緊扣客戶需求,嚴格保證質量,讓游客放心體驗,實現了從口碑好到品牌優的跨越。三是以輻射帶動為理念,堅持走共同發展之路。農場吸納貧困勞動力在農場務工,免費發放種苗,開展成品回購,溢價收購貧困戶其他產品,幫助所聯系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義務為周邊群眾開展技術培訓、生產指導,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來源:《陜西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叁》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5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