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農業發展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而農產品本身具抗自然風險能力較弱的高風險性和弱質性特征,這決定了農業供應鏈上的企業更需要有效的合作和相互協調,以減少供應鏈上的風險。實施農業供應鏈有助于農戶得到專業機構的幫助,使其提高生產效率,也有助于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到高效優質的農產品,以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消費者多元化需要。中國農業供應鏈發展較晚,應借鑒國外先進農業供應鏈發展的經驗,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供應鏈模式。
1 國外農業供應鏈的發展及經驗
1.1 美國農業供應鏈的發展及經驗
美國農業供應鏈雛形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農產品出現了相對供給過剩的狀況,一些農場主聯合起來,進入農產品加工領域,他們將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結合在一起,實現了供應鏈的后向一體化協作,通過延長產業鏈并提供增值服務,以增升農產品的價值,實現增收,由此形成了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為目的的新型合作社。可以看出,早期美國的農業供應鏈組織為農業合作社,農業合作社發揮了核心企業的組織協調職能。而現在越來越多有實力的涉農企業,如農業供應鏈中的物流企業、加工企業承擔了農產品加工 中間商 消費者環節的物流、銷售等業務,如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國際4大糧商均已形成農場 中轉庫 港口出口的糧食供應鏈。特別是嘉吉公司原為糧食的儲運商,其業務范圍主要是糧食的采買、運輸及銷售,而現在它將自身定位為供應鏈提供商u]。其借助于良好的經營管理能力,將農產品協會、農產品信貸公司、農商聯合體、產地市場或中間市場的批發商、零售商、代理商、加工商、儲運商等整合起來為客戶進行合理的供應鏈管理規劃,將服務范圍細化到買化肥、收購農產品、提供信息、解決信貸等多方面,已實現為客戶降低10%的供應鏈管理成本,并正著手于全球農產品資源的整合。
總結美國農業供應鏈發展的經驗如下:一是充分發揮有實力的涉農企業的作用,使其成為供應鏈的管理者。二是充分借助政府提供的農業供應鏈信息化平臺,注重信息共享,為農戶和涉農企業提供市場價格、國家政策、培訓技術等方面的信息,從而指導生產,避免供需波動大的情況出現。
1.2 日本農業供應鏈的發展與經驗
日本也曾遇到過農戶積極性不高,棄耕嚴重的難題,日本政府意識到其中的關鍵原因是分散經營不利于大規模的農業現代化發展,也不利于政府有效指導。圍繞最終實現大規模現代化農業生產,日本于1947年制定頒布了《農業協同組合法》,旨在發揮當地農協組織的作用,20世紀60年代倡導大規模平整土地及農田建設,70年代發展農機設備,同時政府采用優惠政策促進農協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生產物資供應(化肥)、農副產品銷售、協助貸款并辦理農業保險等服務,克服了分散土地不易實現農業大規模生產的局限,如今農協在農戶、流通中間商、消費者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橋梁作用。目前,日本有近99%的農民加入了農協,而80%~90%的農產品是由農戶提供給農協(產地供貨團體),再供應給農產品批發商,最后至消費者手中。
總結日本農業供應鏈模式的經驗如下:一是農協作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成員發揮著構建體系并管理供應鏈成員的作用。二是農協有豐富的經營管理及組織系統,有保管設施、冷風冷藏設施、配送設施、加工設施等設備優勢。三是農協一方面將供應鏈的上游——農戶,另一方面將供應鏈的下游——大型連鎖超市和批發商整合在供應鏈中,注重物流信息共享,并對供應鏈上的所有成員在物流過程中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1.3 歐洲國家農業供應鏈的發展及經驗
在歐洲,綜合大型超市在流通過程中占有主導地位,綜合大型超市連接從農戶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以德國水果供應鏈為例,其環節一般為果農水果貿易聯合體 綜合型超市 消費者,綜合大型超市在其中發揮著管理農業供應鏈的作用,為果農提供技術、農用物資,為水果貿易聯合體提供從訂單、倉儲物流、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管理。
總結歐洲的農業供應鏈經驗如下:一是以具優勢的綜合大型超市占主導地位。二是政府提供先進的整條供應鏈信息平臺,加入該平臺的歐盟國家可通過網絡直接聯系到農產品供應基地,并在平臺上完成訂貨、運輸線路規劃及監控、入庫及在庫查詢的倉庫管理等供應鏈信息管理的工作。三是強調信息規范和標準化,體現在歐盟對農產品包裝有著嚴格的要求,例如必須提供包括產品名稱、生產者信息及各環節交易日期和時間等信息,2/3以上農戶可從網上獲取信息。四是制定了一系列關于供應鏈管理的新法規,法規中強調了風險評估和質量管理流程體系。五是注重提供個性化增值服務(如個性化包裝),以挖掘供應鏈的價值。
在上述各國農業供應鏈中,政府起著引導和支持作用,而核心企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故在實施農業供應鏈管理時,應注重核心企業的選擇培育,同時核心企業應重視供應鏈體系的構建,以雙贏的理念獲得供應鏈上其他企業的支持,重視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借助供應鏈物流系統提供增值化服務。
2 中國農業供應鏈模式探索
結合中國的農業合作社實力較弱而農產品加工企業實力相對較強及綜合超市實力也在逐漸增強的現狀,建議構建以農產品加工企業或以大型綜合超市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中國一些有實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已在積極探索實踐農業供應鏈模式。筆者以四川省農業供應鏈先進企業國田公司的農業供應鏈模式為例(圖1),總結該公司農業供應鏈的重點工作如下:①首先確定國田公司為供應鏈的核心企業。②土地集約化以利于規模化生產,借助農業合作社使零散的種植戶形成種植基地組織。③核心企業——國田公司管理著種植基地組織、農產品批發、農產品零售等企業。④借助科研機構或高校,提高種子改良技術水平。⑤充分發揮第三方物流運輸企業作用,最終完成該條供應鏈全過程。
3 對中國農業供應鏈實施過程的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核心企業起著關鍵作用,核心企業重點工作為構建供應鏈體系及對供應鏈實施過程的管理,政府應營造供應鏈管理的氛圍,如采用政策引導、搭建信息平臺等促進供應鏈模式的發展。針對核心企業,筆者從以下4個方面提出建議措施。
3.1 構建穩固的集成化供應鏈體系是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
供應鏈模式中核心企業承擔著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工作,構建穩固的集成化組織系統是有效工作開展的前提。如國田企業與邛崍固驛鎮仁壽村共同出資,成立國田生態股份有限公司,此方式有助于穩固合作關系且共同承擔風險E3‘J。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理零散的土地,以利于開展大規模現代化農業生產。在此過程中,政府發揮了牽線搭橋的作用。
3.2 以溝通、共贏為合作原則
農民是農業供應鏈管理的起點及關鍵點,保護農民權益,處理好企業與農民之間的關系,是影響農業供應鏈持續發展的關鍵。故應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在利潤分配、統一管理、風險共擔等方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其次做到信息公開透明,特別是農民及客戶都關注的采購價格及銷售價格方面的信息。
3.3 克服短板效應,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實力
以優質高產為核心,對整個工作流進行控制,生產前可與農業院校及科研單位開展在品種改良等方面合作,做好育種、選種工作;生產過程中,加強與專業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同時與農機制造企業合作,以租賃或與金融機構合作以融資租賃的方式為農民提供先進適于大規模生產所需的農機設備,以克服農民在資金流方面的困難;產后應加強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做好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流通過程中的一體化物流管控工作,做到無縫連接,從而實現快速低耗,既保持產品新鮮度,為創建產品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又降低了轉運的損耗及費用。
3.4 關注客戶價值,提升農產品品牌形象
由于信息分散且變化頻率快,加上中國農村相對落后的現實,這將成為制約中國農業供應鏈發展的因素。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除優質高產外,還需關注與客戶關系管理,保持與客戶互動關系以及時發現需求變化,及時從產品、服務、人員、形象和個性化需求方面挖掘價值潛力,提升農產品品牌形象。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6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