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跨界分2種模式:1)產業鏈延伸;2)全新領域布局。
比如,聯想做農業就是屬于跨界到全新的領域;蘇寧切入拼購村,就是產業鏈延伸。
但這2種跨界都有一個共性:幫助跨界者找到新市場或者探索新盈利點,這也是為何傳統企業跨界新商業、互聯網企業結盟傳統企業的原因。
尤其是擁有巨大市場空間的新興市場,比如生鮮市場。
阿里、京東、國美、騰訊、蘇寧、順豐、美團等互聯網公司、物流公司紛紛重金布局生鮮市場,傳統企業也看到了生鮮市場的“錢景無限”,比如,養豬企業也逐步布局生鮮。
目前,溫氏股份、新希望、雙匯、安佑等養豬企業已經宣布切入生鮮新零售,并紛紛布局線下店,不切不斷地開店!開店!開店!
但是,對于養殖企業來說,未來的競爭,必定是一手供應鏈、一手產品創新,否則線下門店只是試水,很難獲得真正的商業價值!
-010-
供應鏈決定生鮮行業格局
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者對生鮮商品鮮都要求較高,生鮮需求頻率較高,平均每周購買 3 次,高于全球平均值2.5次,水果蔬菜每周購買頻次高達 4.8次。高頻、旺盛需求帶動下,國內生鮮市場規模自 2013 年以來保持 6%以上增速,2020年或將達2.16萬億。
作為生鮮源頭的農業企業,擁有天然的生鮮產品資源,在布局生鮮新零售領域,應該是更具有底氣和軟實力。
業內人士指出,生鮮電商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供應鏈不強大。目前,生鮮供應鏈存在基礎設施不足、農產品缺乏標準化、產區分散、流通鏈條長、產品同質化嚴重等等諸多問題。未來的供應鏈必須要依靠數據化、品牌化、規模化,否則生鮮電商企業都會倒在供應鏈上。
尤其,今年疫情影響,產地直采模式逐漸成為生鮮供應鏈的主要模式。
我們看到,京東、阿里、拼多多、每日優鮮、蘇寧等互聯網公司紛紛簽約農業企業、或者與合作社、大型農場合作。
比如,2019年,蘇寧圍繞原產地直采的核心戰略,蘇寧拼購推出“包山包湖包海”計劃,以“拼基地”的形式在各大主產區落地運營,直接與農戶合作,源頭直采,以種植戶為源頭、消費者餐桌為終端的一體化的極簡閉環供應鏈。
無獨有偶,2020年6月份,農業農村部與阿里巴巴達成了意向合作,預計全國200萬多家合作社將進入阿里銷售體系,成為阿里巴巴生鮮直采基地。
我們發現,產地直采或者源頭直采除了降低成本之外,同時,還有利于的供應鏈品質的提升,無論給企業還是給消費者都帶來既得利益,因此,甚得生鮮玩家們青睞!
另外,諸多切入生鮮新零售的企業都把重要資源布局在供應鏈的建設上,比如農產品源頭把控、物流建設、冷鏈建設、數字化建設。
中國農業產業分析師李劍認為,生鮮行業未來的競爭,將是供應鏈的競爭,供應鏈將會決定生鮮行業格局。
這一點,傳統的養豬企業也看到供應鏈的機會,他們除了擁有強大的供應鏈之外,還不斷地創新新模式服務用戶與市場。
-020-
養豬大佬布局線下
謹記!這個時代,離用戶越近,你越容易成功。
農業,作為是民生行業,是基礎行業,也是食品供應鏈的后端。但這些年,市場和消費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傳統農業企業由于不懂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而盲目種養,于是他們遭遇:滯銷、低價等惡果。
目前,傳統農業企業,尤其是養豬企業,紛紛轉型直接面向市場和用戶,打造品牌,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生產和管理。
其中,開生鮮店就成為養豬企業的布局線下新零售的一個重要表現!目前,新希望、溫氏、雙匯、安佑股份都已經布局線下店,他們堅持供應鏈向左、產品創新向右的經營模式,但誰又能笑到最后呢?
1、新希望集團
面對生鮮的誘惑,早在2014年,新希望就與永輝超市合作,供應低價生鮮。
2020年1月4日,新希望旗下草根知本集團推出了社區生鮮新零售“鮮小廚”。
目前,鮮小廚將自己定位為基于社區微型前置倉的生鮮電商。其小程序界面顯示,該平臺可以提供的商品以肉類、蔬菜、水果、乳制品等生鮮類為主,商品下方均寫有“即時購”和“預定”字樣。選擇即時購,2公里內最快29分鐘送達;如果預定,當日20:00點之前的訂單會在次日11點以后送達、或者前往門店自提。用戶可以提貨的門店約有110個,其中多為新希望鮮生活門店。
目前,鮮小廚已在成都、昆明等城市布局近200個社區微倉,會員增長近萬人。從新希望布局生鮮來看,其目的還是發力新希望生活門店,希望擴大門店的粘連和合作。
2、雙匯發展
早在2018年的財報顯示,目前雙匯已經建立部分雙匯熟食店,主要銷售鴻運當頭系列鹵制品(豬頭肉、豬蹄和豬副產品等),今后雙匯熟食產品將通過超市、自建店、加盟店、生鮮品特約店等多種渠道銷售。
雙匯發展除了開店之外,還不斷地加碼供應鏈!
早在2003年,雙匯集團也成立了漯河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2017年12月,雙匯集團又與順豐速運簽約,大力發展冷鏈物流產業。
另外,雙匯發展還大力開展養殖場收購計劃,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生豬養豬數量。
同時,雙匯還積極探索生鮮新零售。比如,2018年10月,雙匯發展總投資約29億元發力新零售,并預計包括線上電商平臺2個,新建線下電商小店10000家,溯源平臺1個,生豬及高端豬養殖基地10個,打造“科技研發+生態基地+產品溯源+冷鮮運輸+電商平臺+電商小店+龍江品牌+供應鏈金融”的現代畜牧業產業格局。
數據顯示,早在2015年,雙匯有60萬家左右的銷售網點,計劃每年增加網點10萬個以上,其中AB商超600個以上,CD終端65000個以上,批發渠道3000個以上,學校渠道1500個以上,自建渠道17000個以上,餐飲渠道6000個以上,特殊渠道7000個以上,預計到2020年底形成總數超過130萬個的銷售網絡。
3、溫氏股份
溫氏股份,把布局生鮮定位于慢生意,目前,處于探索期。
早在2015年,溫氏偷偷布局生鮮市場,并取名為“溫氏生鮮”,其采用以“公司+店主”為經營模式的總體發展思路的生鮮食品連鎖品牌,以溫氏股份旗下的生鮮肉類食品及其加工制品為主,包括雞、豬、鴨、奶、蛋、熟食雞、深海魚、羊、鴿、牛奶等系列安全優質產品。
目前,溫氏生鮮連鎖按照深圳區、廣東區域、全國“三步走”的規劃推進招商加盟業務,他們正在打造從生產到零售的“養殖-加工-倉儲-配送-銷售”全產業鏈生鮮流通體系,實現建立溫氏食品物流鏈、打造生鮮食品電商平臺、掌控終端客戶資源的三大戰略目標。
2018年溫氏財報顯示,溫氏生鮮已開生鮮門店約80家 單店日銷售額約1萬,。根據規劃,未來將達到5000家門店,單店營收500萬元,總銷售收入將達到250億元,等于再造一個溫氏。
但是,這2年沒有聽到溫氏開店的消息,而是聽到關店的消息。或許,溫氏生鮮在在努力爬坡。
4、安佑股份
安佑股份布局生鮮,屬于后起之秀,但路途依然不會平坦。
根據資料,自1999年進入中國大陸以來,安佑集團在中國養殖業可謂家喻戶曉,集團已漸漸形成了飼料、養殖、環保、互聯網等較為豐富的上下游產業鏈。目前集團擁有70多家分公司,其中生豬年出欄百萬頭。安佑集團董事長洪平早在多年前就在謀劃布局食品領域。
2020年7月18日,安佑集團第一批生鮮店“安小佑”在四川成都市隆重開業。這意味著,以飼料和養殖知名于中國畜牧業的安佑集團已正式進軍品牌肉食品領域,實現了生鮮連鎖門店零到一的突破。
根據了解,目前,安佑集團共有三家“安小佑”同時開業,其中兩家開在社區,一家開在農貿市場,既有直營店,也有加盟店。“安小佑”主要銷售豬肉、雞肉、鴨肉、禽蛋等生鮮肉蛋食品。預計今年“安小佑”線下門店在成都將開30家,2021年底達到100家。
安佑股份又能靠生鮮模式帶來什么變化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030-
誰能走得更遠:門店數量、購買頻次很重要
定位之父特勞特倡導:每一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定位,并且能成為每個品類的大佬。
否則,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但是,我們縱觀傳統養豬企業布局線下門店來看,品類幾乎很相似,以豬肉、雞肉為主,在品牌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化。
那么,他們靠什么立足市場、搶占用戶心智呢?我認為有2個:
1、門店數量
豬肉產品本身的沒有差異化,靠價格很難迎來利潤最大化,但是門店數量卻可以幫助養殖企業提高利潤率。
或許,用門店數量來壓制對手是一個不錯的手段。畢竟,養殖企業借助門店數量降低單店成本,從而獲得整體的邊際效益。
但是,開店是需要錢的,錢又從哪里來呢?如果生鮮門店一直不盈利,“把賺錢看的很重要”的老板繼續會投入嗎?
2、購買頻次
目前,整個生鮮復購率或者頻次都比較低,僅僅2%不到,這也是導致生鮮企業不盈利的一大因素。
盡管、豬肉、雞肉等產品是消費者的剛需,但是單純購買的豬肉和雞肉單品的頻次并不高。我們曾經給出過一個方案:提高產品需求數量。比如,想要提高消費者購買頻次的話,就必須要在豬肉、雞肉等產品組合上延伸,甚至開發出不同的凈菜品類,通過用戶進店購買產品的數量實現豬肉的購買頻次。
然而,做到這一點很難,這需要傳統養殖企業強大的凈菜加工能力和研發能力,一樣的豬企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基因。
從走訪來看,目前養豬大佬們布局線下門店都是采用開店數量,或者這一招簡單粗暴,但是一旦門店數量飽和之后,比拼的依然是門店產品創新。
那么,未來到底誰能笑到最后,時間會給我們一個答案!我們希望,養豬企業布局線下門店不是一個笑話!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