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如今,生鮮電商迎來中場戰事。作為生鮮電商先行者和領先者的本來生活網,在保證盈利的情況下,不斷拓展業務版圖。
成立8年來,本來生活網完成了自己的階段性目標。接下來,在華東、華北、華南站穩腳跟的本來生活網,繼續向中西部市場擴張——8月1日,本來生活網宣布正式開通武漢站,西南區域的成都站也將于今年下半年開通。
中西部市場整體增速較快,但高端市場相對空白。本來生活網此時全力加速布局中西部生鮮市場,意欲何為?
1、生鮮電商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始
從2012年生鮮電商元年開始算起,生鮮電商已經走過了8年。這8年,有3個關鍵的發展節點。
第一個關鍵節點:2012年,生鮮電商元年。
這一年,大量生鮮電商公司涌現,如本來生活網、順豐優選等。其中,本來生活網褚橙營銷案例的成功,代表生鮮電商行業出現轉折。
褚橙營銷案例的成功有規律可循。首先,為了保證產品品質,本來生活網的買手會在褚橙原產地云南蹲守兩個月以上,全程參與到生產、加工、包裝的各個環節。另外,本來生活創始人喻華峰的媒體基因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講述了一個關于褚時健的勵志故事,并借助紙媒、社交媒體來傳播,從而助推百噸褚橙快速售罄。
經此一役,不僅讓褚橙成為中國互聯網時代第一個農產品標志性品牌,也讓本來生活網在生鮮電商的“百團大戰”中首戰告捷。
第二個關鍵節點:2016年,急速擴張,行業洗牌。
2013年資本涌入,生鮮電商行業急速擴張,燒錢使眾多企業倒下,當時風頭正勁的B2C、O2O等模式的生鮮電商大規模死亡,本來生活網幾乎成為唯一活下來的幸存者。 這是因為2016年,本來生活網完成C輪和C+融資后,停止過度補貼、停止燒錢買流量的急功近利做法,開始探索盈利模型。并且深度挖掘用戶價值,形成獨特的高端、高粘度、高推薦度的用戶圈層。
同時,本來生活也開始布局線下社區生鮮店。2017年,第一家社區生鮮店本來鮮在武漢開業,本來生活迭代至B2C(本來生活網)+O2O(本來鮮)復合商業模式,線上線下的生鮮客戶群體形成互補,中高端商品和服務模式可以快速下沉、復制,實現本來生活網主體客群的互通和擴大。
第三個關鍵節點:2019年,行業盈利,新一輪洗牌開始。
這一時期,巨頭已經紛紛入局生鮮電商,也有一些新型生鮮電商快速崛起,但問題也逐漸暴露。這個行業的主流玩法是,玩家們會花大量的錢到線上買流量,導致線上流量價格越來越貴,而生鮮客單價和毛利都相對較低,履約成本又高很多,流量模式終究走不通。
由于造血能力差,一些公司遇到了經營困境和融資挑戰。2019年11月,“呆蘿卜”不到一年虧損近10億,供應商、員工紛紛上門討薪;易果生鮮“安鮮達”也被曝全面解散,員工大量離職……一時間,網絡充斥著對生鮮電商質疑的聲音。
這也讓生鮮電商行業逐漸冷靜,行業融資寒冬下,新一輪洗牌開始。這時,盈利成為資本看中的重要能力,而本來生活網已經率先跑通了盈利模型,2018財年、2019財年均實現了盈利。
2、下一個爭奪重點會在中西部市場?
到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培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讓生鮮電商賽道進一步爆發。
這一時期,從區域的角度上看,生鮮電商玩家們下一個爭奪重點會在哪里?
目前,東部地區的生鮮電商玩家眾多,但中西部市場還未經過大規模開發,尤其是高端市場相對空白,或成下一個爭奪重點。
一方面,是因為中西部地區消費整體增速較快。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西部市場消費體量雖不及東南沿海,但增速普遍較快。以四川省為例,2019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總額同比增長10.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1%。
另一方面,2020年的疫情,對國人生活帶來重大影響,生鮮消費加速線上化。疫情過后,消費者更加注重身心健康與食品安全,對消費升級的需求更為強烈。
本來生活網率先看到了這一趨勢,于今年7月召開發布會,宣布將陸續開通武漢站、成都站,布局中西部生鮮市場,并在南京設立新的城市標準倉。
事實上,這不是本來生活首次在武漢和成都布局,此前,本來生活已經在這兩地開設了社區生鮮店。
2020年1月,武漢因為新冠疫情封城后,買菜成了居民的一大難題。本來鮮在保障武漢人民吃飯的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本來生活與雙匯集團、首農集團、壽光蔬菜等展開合作,保證了蔬菜和肉類的正常供給,并與順豐合作,為不能到門店自提的用戶配送,共同打通武漢買菜綠色通道。期間,本來生活網也首次將“為武漢親友買菜”的服務深入到市民身邊,加速生鮮零售的線上化進程。
而此次本來生活網將業務版圖拓展到武漢、成都,無疑將帶來更大的意義。
當地用戶可以買到本來生活網全品類高端生鮮產品,順應優質食材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也滿足了用戶堅持防疫的基本訴求。
當然,除了可以滿足當地用戶的需求,這對本來生活網自身也有很深遠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武漢、成都代表了中西部的高端市場發展方向,本來生活網的業務,將以此為點擴散到面,更好地促進中西部市場的發展,也會與華北、華東、華南形成更加高效穩固的業務網絡,完善在全國范圍內的布局。
3、生鮮電商的4個“勝負手”
2020年及以后,生鮮電商的故事將如何往下走?
生鮮電商是個萬億規模的剛需市場。根據Euromonitor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生鮮消費同比穩步增長5.1%至5萬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至近5.4萬億元。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消費達6084元,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28.2%,是居民核心消費板塊。
包括阿里、美團在內的公司都盯上了這塊香餑餑。疫情期間,老玩家們都在加速融資和跑馬圈地,并有新玩家們不斷入局。這也使得行業的競爭愈加激烈。
如今,大勢初起,格局未定,什么樣的公司有望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這4個問題或成為生鮮電商企業的“勝負手”所在。
第一,能否實現盈利性增長?
疫情為生鮮電商按下了加速鍵。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2020年春節期間,生鮮電商行業日均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009萬,較2019年春節大增91.46%,較2020年平日增長29.86%。另據易觀的數據,2020年Q1單日啟動次數、單日使用時長,分別較2019年Q1增長了64.0%,95.4%。
然而,疫情平息后,生鮮電商終會回歸常態。為了防疫封閉小區帶來的增量訂單的相當比例還會回到線下。生鮮電商企業們依舊逃避不了,能否賺錢的問題。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只有持續盈利,能夠創造充裕現金流的企業,才能活得更久。疫情為生鮮電商帶來的行情,讓生鮮電商實現增長不難,難的是在行情退去后依舊要面對能否實現盈利性增長的終極拷問。 本來生活網在整個生鮮行業率先跑通了盈利模型,并在2018財年、2019財年連續實現盈利,這是本來生活網已經堅持四年多的“不燒錢”策略的結果。回到零售本質、供應鏈本質追求企業長期盈利能力,讓本來生活練就了生鮮行業獨特的盈利性增長能力。 喻華峰認為,生鮮領域,一味求快、燒錢沒有意義,要取得速度和效益的均衡。
第二,業務模式是否成立?
在生鮮電商領域,有多個模式共存,包括中心倉B2C、前置倉B2C、生鮮大店到家、社區生鮮店到家、社區拼團等。
怎么判斷一個模式是否有生命力?有四個維度:時效、流量、履約成本、商品豐富度。
然而,仔細研究就可以發現,任何一個模式都既有優勢,也有劣勢,沒有任何一個單一模式可以同時滿足以上四個維度。例如盒馬鮮生CEO侯毅就曾公開表示“前置倉是偽命題”,流量成本高,豐富度低,盈利困難。而在其他幾種模式中,中心倉B2C模式商品豐富度高,配送范圍廣,但配送時效相比社區店較低;社區生鮮店用戶體驗更好、到家時效更高,但豐富度相比中心倉B2C較低……
所以,只有復合的商業模式,才能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
本來生活采用了復合型的商業模式,本來生活網(B2C模式)和本來鮮(O2O模式),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組成了新零售模型——即用B2C模式滿足豐富度的問題,用O2O模式中的店來滿足時效、流量和履約成本的問題。
第三,是否可以為用戶提供更高品質的商品?
后疫情時代,用戶對更高品質,源頭可追溯的商品的需求更為迫切。
而成立的8年間,本來生活網持之以恒地做了兩件事:
一是全球基地直采。本來生活網在全球建立了200多人的買手團隊,越過中間商,與生產基地和農民合作,深入源頭直采。目前,本來生活網有超過500家的直采供應商,商品直采比例超過了70%,其中生鮮商品的直采比例超過80%。
二是全程品質溯源。除了檢測農殘、獸殘等,本來生活網還會在農產品生產期間,深入原產地,聯合專家指導田間管理、水肥使用、土壤改良等。針對進口商品,本來生活網積極開展海關檢疫、檢驗,疫情期間,同時增加了核酸檢測,保證食品安全。此外,本來生活網與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檢測機構SGS合作,用戶可以隨時看到蔬菜、肉禽、水產等商品的溯源檢測證明。
可以說,本來生活網,將商品從一粒種子一路管到餐桌。
第四,供應鏈是否強大,是否能實現數據化?
冷鏈物流是生鮮電商公司的生命線。行業內有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最后1公里的冷鏈物流工作。但事實上,這是個偽命題,前面1萬公里比最后1公里重要的多。
前面1萬公里上,本來生活網在全國自建12萬平米冷庫,8溫區分溫儲存,還自主研發了WMS倉儲管理系統,為物流中心提供更快、更準確、更精細的運營支持;本來生活網自主研發冷鏈物流箱技術,梯度蓄冷雙重保溫,支持最后1公里高效的冷鏈運輸。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0月,本來生活獲順豐大股東明德控股2億美元的D1輪融資,與中國物流巨頭戰略協同發展。2019年12月,本來生活網升級生鮮冷鏈,生鮮配送區域擴展至全國28個省級行政區。
4、結語
眾所周知,生鮮電商非常難做,企業一不小心就會掉入深坑。一路上,已經有很多生鮮電商公司倒下,現在還活著的公司也大多如履薄冰。
現在,生鮮電商之間的“多國殺”已經進入到了高階版。這一階段,誰能保持盈利性增長,有成熟的業務模式,以及很強的供應鏈能力等,就有機會贏得戰斗。
究竟誰能贏得這場戰爭,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60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人工智能+農業案例】朝一養殖:如何玩轉“人工..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