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編者按:2020年10月23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鄧秀新院士應邀在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水果產業專題報告暨新時代學習大講堂第312期業務知識專題講座上,作了題為“貴州水果產業發展的思考”專題報告。該報告內容豐富、系統透徹,特別是對結構性過剩背景下產業發展的唯一性方向、果價波動類“豬周期”原因和對策,以及如何掌握供需平衡點,控制產業發展規模等議題作了深刻論述和講解,不但是對貴州水果產業的把脈開方,也對全國各地水果產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針對性的指導意義。這些精彩內容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根據鄧秀新院士的報告,整理出了《把握農業產業發展“一二三”原則》,以供大家學習思考。
在中國水果產業發展40年的過程中,有許多好的經驗是值得學習的,也可以為今后的決策提供參考,鄧秀新院士將其總結為農業產業發展的“一二三”原則。
“一”即發現“唯一”的資源要素,形成別人不可模仿的產業。
“二”即在宏觀布局中考慮適宜發展和適度發展“二個適”。
“三”即堅持技術、經濟、環保“三可行”,實現自然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技術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三轉變”,做到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三家結合”。
鄧秀新院士考察榕江百香果產業發展情況。田佳佳 攝
1、資源的唯一性,是產業的發展方向
40年來中國水果產業發展非常快速,水果(含西瓜)種植面積達到2億多畝,增長了10倍,處于供需基本平衡略有過剩或者結構性過剩的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水果產業,一定要努力去尋找資源的唯一性。這里所指的資源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品種資源、市場資源等,別人無法模仿的資源,才能形成別人無法與你競爭的產業。一個產業如果貴州在做,云南在做,廣西也在做,就說明發展這個產業沒有難度,沒有什么唯一性,大家都去發展就容易出問題。
湖北秭歸發展晚熟臍橙,利用的是氣候資源的唯一。三峽庫區蓄水后冬天沒有凍害,果子能在樹上掛住越冬,秭歸又地處北緣,不像南方會消耗糖分。這樣天然的冷藏庫,是世界獨一無二的,也造就了當地晚熟臍橙品質的獨一無二。
貴州威寧和云南昭通的交界,可以說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別的蘋果產區,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又特別強,生產出來得蘋果香味特別濃,果肉特別細,雖然外表不太好,但是內在品質特別好。其他蘋果主產區日照再好也模仿不了這個區域的蘋果的品質,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模仿,所以中國的蘋果產業發展規劃中,這一帶是高原蘋果區,也是優質蘋果區。
因此,在今天結構性過剩的背景下,找到資源的唯一性,就找到了產業的發展方向。
關嶺火龍果豐收。關嶺宣傳部 供圖
2、果價波動類“豬周期”,因缺基礎數據
在產業發展的宏觀布局中,要考慮適宜發展和適度發展“二個適”。
第一個“適”即適宜發展,也就是因地制宜。廣西種沃柑掙錢了,其他地方也跟著種,地勢往北的省份發展沃柑,溫度條件達不到,一到冬天果子全部凍死凍裂,根本無法成熟。因此一定要考慮資源、能力、市場包括消費者需求等綜合要素,是否適合,做到因地制宜。
第二個“適”即適度發展,這一點要做到很難。今天發展園藝產業,最擔心的就是蔬菜和水果種多了賣不出去,政府鼓勵百姓大量發展也是為了脫貧增收,但是百姓聽了政府的都去種,最后賣不出去掙不了錢,問題就很嚴重。因此,適度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的供給略有短缺才好,一定不能過剩。
但是適度發展是最難把握的,今天全國各地都在講大數據講區塊鏈,但是到底什么是大數據,大數據怎么運用搞清楚的很少。
今天的中國的農業生產,只有部分的銷售數據,電商的快速發展讓我們搞清楚了水果賣到浙江的有多少賣到廣州的有多少,哪個地方的人喜歡偏酸的哪個地方又喜歡偏甜的,但這個數據只是電商部分,批發商部分沒有涵蓋,是不完整的銷售數據。
今天的中國農業生產,最缺乏的是生產數據,火龍果誰在生產?百香果誰在生產?百香果中紫果有多少黃金果有多少?百香果中6月上市的有多少7月上市的有多少?都不知道,生產者都是蒙著眼睛往前走,這中國農業產業發展的薄弱和短板。
以柑橘產業為例,在每年8月份柑橘大面積上市前1個月,我們會出具一份報告,報告會指出,中國今年的柑橘與去年相比增產多少減產多少,其中預計1月份、2月份增產多少,預計3月份減產多少。針對地區會指出貴州今年的柑橘是增產還是減產,再下沉一級,今年是椪柑增產還是臍橙增產,增產的幅度是多少。在農產品生產中有一個規律,產量在5%至7%左右波動是正常的,超過7%就是異常波動,一旦發現異常波動就必須采取措施,否則要么就是賣不出去要么就會價格瘋漲。這樣詳細的數據才能作為決策參考。
中國農業總是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今天豬肉瘋漲,明天又斷崖式地下降,類似“豬周期”的波動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生產數據、銷售數據這樣的基礎數據,沒有基礎數據就無法稱為大數據,沒有基礎數據的大數據是空對空,根本無法對決策起作用。適度發展很大程度要依賴大數據,未來,政府要下大力氣推動建立農業基礎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專業的分析和運用,產業發展才不會盲目。
貴州鎮寧蜂糖李
3、水果產業的發展做好三結合
①產業選擇要堅持堅持技術、經濟、環保“三可行”。
很多產業的發展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但是做到經濟上可行也就是最后能賺錢就不容易,因為技術專家多數不對經濟負責任。要把南方的水果搞到北方去種,技術上是可行的,設施農業就可以解決,但是不做市場分析,所有人都去種山楂,最后就是大家都賣不出去。
另外一個是成本分析,四川一個縣發展檸檬,專家說檸檬全身都是寶,檸檬的白皮層可以提果膠、果肉可以榨果汁、種子可以榨油,不懂的人就去投資了,建了果膠車間、榨汁廠、飲料廠、切片廠,最后開工發現,生產成本是天價,產品生產出來在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最后這些廠都垮掉了,只剩下一個收檸檬的大倉庫還在。還有地方發展葡萄酒產業,但是生產出來的葡萄酒價格比法國、西班牙送到家門口的葡萄酒還要貴20%,這怎么競爭?消費者不會管酒是哪里生產的,好喝價格公道才行。
這些產業為什么會失敗?技術上可行的,實在不行去國外買技術,關鍵就是沒有進行成本分析、市場分析,經濟上不一定可行。還有就是產業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堅持環保上可行。
②產業發展要力爭實現“三轉變”。
一是要把氣候、土壤等自然優勢轉化成產品優勢。貴州發展水果,立地條件不如廣西,都是山地,要找1萬畝的連片特別難。貴州發展水果,陽光多數也不如平原地區,貴州的霧天多,向陽瓜果格外甜,這也是比不上其他地區的。那么貴州的優勢在哪里?在綠水青山,良好的生態環境,賦予貴州水果自然、健康、綠色、安全的品質,這是貴州水果的產品優勢。
二是要把技術優勢轉化成競爭優勢。客觀上來說,貴州在全國當中果樹科研機構、平臺、團隊相對偏弱,這是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三是要把人文優勢轉化成品牌優勢,貴州的少數民族文化等,都是可以思考做文章的。
③產業發展要做到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三家結合”。
中國水果40年的發展進程中,可以發現,產業發達的地方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三家結合”非常緊密。政治家要支持,例如榕江發展百香果,政府不出面流轉土地,讓企業自己去跟上千戶農戶談,能發展得了嗎?科學家要護航,很多企業沒有技術團隊,苗從哪里來的不知道有沒有病不知道,種下去后葉片小葉子黃的原因不知道,氣候也不干旱但結出來的果為什么皺皺巴巴更不知道,完全就是猛走猛撞,投下去的錢收不回來,所以沒有科學家的護航就容易把產業做歪。還有就是企業家要做主體,去發展產業開拓市場,不然水果種不出來或者種出來賣不出去也是枉然。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是產業發展的鐵三角,中國的農業產業要做大要做強,離不開這三家的結合。
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迤那鎮蘋果基地。羅大富 攝
4、水果要以效益論影響
①農業產業要實現價值要掙錢,就必須不斷提升文化價值的比例。
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產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靠資源掙錢,比如煤炭資源豐富、人多勞動力便宜等,這是最低層次的。
第二層次是靠技術掙錢,技術的高低影響收獲的多少。
第三層次是靠資本掙錢,投資產業,讓別人去種,雇人為自己掙錢。
第四層次就是靠文化掙錢,例如美國新奇士公司,我們2000年去調研的時候,新奇士一年收入20億美元,其中10億美元是產品收入,另外10億美元是品牌收入。他把新奇士這個品牌賣給日本,日本的企業用他的標準生產橙汁。而標準就是一種文化,這就是靠文化掙錢。因此,貴州的水果產業發展中,不能僅僅停留在資源利用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好壞上,一定要在賦予產業文化價值,賦予產業綠色發展理念的價值,這才能讓產品效益溢出更多一些。
②水果產業發展要重視產后環節的增值。
這幾年貴州的水果發展有很大的進步,面積在不斷增加,知名度在不斷擴展,但是離我們應該達到的程度或者說理想的程度還是有所差距。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采后環節,比如貴州水果品質好,但是打開后長相不行,不太精神,就賣不起價。我們在1999年對美國的橙子做了商品化后鮮食臍橙果實增值過程的調研。在美國,柑橘的成本價是0.45元人民幣一斤,采摘價是1.21元,采收運輸后到包裝廠的收購價是2元,經過打蠟包裝零售商的收購價在美國是2.9元在中國是3.75元,再經過運輸和零售消費者的購買價在美國是4元在中國是4.5至5元。
這個增值過程可以看出,產業環節越往后越掙錢。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的農業生產很多只重視第一車間,辛辛苦苦又是開山又是挖土又是建梯田又是修水利,折騰這番花了很多錢,最后都不重視后面掙錢,那就真是掙了一個血汗錢,最后的品牌價值和商業利潤都掙不到。因此一定要重視產后和品牌的建設,我們的水果產業不能以面積論英雄,也不要以產量論英雄,要以效益論英雄。如果種植面積很大但是效益卻很小,實際上就是消耗土地資源甚至可能是在污染環境。
赤水市元厚鎮果農采收柑橘。張鵬 攝
5、控制發展規模,做強產業
產業發展一直在強調適度規模,也就是要掌握供銷的情況,在缺少基礎數據的情況下,供需平衡點很難把握。
我們在調研了美國、歐洲、新西南,調研了蘋果、柑橘和其他水果后,得出了一個經驗公式,即果園門口價等于綜合成本乘以2時,就是供需平衡點。這里的果園門口價值得是基地的收購價,綜合成本乘以2后,高于這個價格說明供小于求,低于這個價格說明供大于求。千萬不能以銷售終端的銷售價格來計算果園收入。掌握供需平衡點,以此來控制發展規模,希望貴州水果產業能夠做強而不是僅僅做大。
內容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25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