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當云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時,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一時間眾說紛紜,有的說,新零售是人貨場的重構,另一些則認為,零售的改變其實是背后零售基礎設施的改變。可以肯定的是,零售業走到了時代的新階段,正在經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革。
一、新零售浪潮的起與落
這一切的背后,是傳統電商和零售行業增長遇到了“瓶頸”,經過多年來的全速前行,傳統電商由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大范圍普及所帶來的用戶增長以及流量紅利正逐漸萎縮,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瓶頸”開始顯現。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3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2014年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9%
2015年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降到36.2%
2016年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億元,同比增長僅為26.1%。
兩年間增速腰斬,傳統電商急切尋找新的增長點。
2016 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國辦發〔2016〕78 號)。這個信號,標志著傳統電商將為了突破增長的瓶頸而轉戰線下。
伴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的普及,前置倉和末端物流覆蓋的提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加持、政策的支持。新零售在這一刻集齊了龍珠,順勢而生。然而究竟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相比傳統零售有什么不同?新零售能帶來哪些產業機會?最先給出答案的,便是生鮮行業。
二、從線上到線下
疫情讓很多行業均受到嚴重打擊,尤其是餐飲、傳統零售、酒店娛樂和交通物流業等聚集度高,人群密度大的行業,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至今沒有平息。但是新零售行業在此次疫情當中表現出色。以新零售的典型代表生鮮電商為例,由于全國多地小區在疫情期間采取封閉式管理,使用戶轉向線上消費,市場教育的作用促使生鮮電商訂單量呈井噴式增長。
概括來講,生鮮新零售,是電商+商超+體驗體驗+供應鏈升級+移動互聯網的多種技術和領域的結合。讓我們從供應鏈的視角來一窺其新在何處。
通過RFID的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生鮮新零售實現了真正的倉店一體化,貨架每個商品被取走后,都會同步到后臺倉庫,極大方便了補貨管理和數據分析。
配送方面,不斷迭代的動線算法給揀貨員規劃出合理的揀貨路徑,將揀貨和包裝控制在10分鐘以內,傳送帶可以同時傳輸不同區域的揀貨袋,利用了上層空間,減少人員跑動帶來的動線混亂和時間浪費,提高人效。
店內有多個揀貨袋分布點,設置于不同區域,揀貨員一次可以同時提多個袋子來提高效率并組合成不同批次循環往復作業提高效率。
配送服務讓超市本身變為前置倉,通過路徑規劃的優化,讓移動端的訂單按照路程、時間、庫存,騎手幾個維度來分配最優發貨倉,提高出庫和配送效率。這些改變的直觀效果就是和傳統零售供應鏈模式相比效率的大幅提升。
不過,從線上到線下,也有必須的瓶頸需要跨越。
首先是餐飲消費體驗,傳統餐飲體驗由食物、服務、用餐環境組合而來。由于是在店內共享區域用餐,食材雖然新鮮,服務和用餐環境幾乎為零,對于重視用餐體驗的消費者,其滿意度和吸引力進而粘性會受到影響。
其次就是線下擴張和成本控制。以盒馬為例,單店投入成本在3000~5000萬元,回收周期長。盒馬引以為傲的高效率,最終體現在坪效上。根據盒馬公布的數據,其成熟店面的坪效(每3.3平米產生的營業額)在5萬左右,是普通超市的3倍以上,平均下來,盒馬總店的坪效也有2-3萬的水平。
但當該模式進入三四線城市時,坪效就降到了2萬以下,這和當地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有關,盒馬的高端定位在非一線城市不能形成足夠的客流量。而生鮮行業背后,嚴重依賴冷鮮供應鏈的支撐,業務下沉意味著供應鏈布局下沉,這恰恰又是非常重投入的部分。
從2018年上半年生鮮行新零售業態開始大規模開店,數量成井噴式增長的同時資金投入也成指數級上升。這也影響到賽道中諸多玩家的利潤情況,讓其核心商業利潤率從2018年開始幾乎腰斬。除盒馬之外,諸如超級物種、蘇寧小店等也都紛紛在達到擴張高點后回落,而在便利店、自動售貨機和無人貨架等領域,資金實力不濟的玩家也已悄然離場。VC對于新零售賽道也越發謹慎。
三、從C到小B的轉向
在市場和資金的壓力下,各家的策略轉而開設成本更低,覆蓋范圍更小的店面,這些店面比第一代的大店面積減少,功能上也有偏重,有的專注生鮮,有的提供到店餐飲,有的則只提供線上服務。他們的成本更低,可以覆蓋再更多不同類型的區域,圍繞大店為核心形成一個輻射圈,解決大店無法覆蓋滿足社區的問題,與之匹配的則是店倉和前置倉的顆粒度變得更小,跟貼近最后一公里。這是一個好的轉變,覆蓋范圍壓縮使得配送端的運力需求更貼近快遞和本地生活服務商原本的配送半徑,使得整合和外包配送服務變成可能,能進一步收縮配送端的成本且不影響時效,保持了客戶體驗。
同時,倉和貨的配置前移也推動行業發展的視角轉向了針對小B端的新零售賽道,環球好貨,小黑魚、零售通等都在迅速拓展版圖。
準時達緊跟新零售行業發展趨勢,除了在物流倉配上與零售通進行合作配套,在系統建設上也積極探索,在中化石油的小B端店配業務中,JusLink給出的答卷就是供銷協同(商貿)產品,在傳統倉配管理模式外,向庫存預警管理、小B訂單管理和訂貨授信、自主庫存訂貨補充等方向都進行了創新,目前這套系統已經服務于幾百家小B終端門店。通過緊跟行業發展,與客戶共同創新的機制,我們期待未來JusLink在新零售的賽道會大有可為。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1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