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近日,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民以食為天,雖然我國飽受疫情的困擾,但是生鮮行業一如既往的發展,生鮮電商成為疫情當下的最新送貨模式,以下是2022年生鮮行業發展趨勢。
01
統一大市場
根據生鮮行業發展趨勢數據,2021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為3117.4億元,較2020年上漲18.2%。疫情期間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的需求較強,且用戶對生鮮電商行業的信任度加深,預計2023年我國生鮮市場規模達4198.3億元。
就生鮮行業而言,無論是舊有的“貨-場-人”關系,還是數字化新零售之下的“人-貨-場”關系,其對整個市場的信息流動、商品物流以及消費者意愿的敏感度都足夠高。基于這種相對固定的結構關系,生鮮零售業的整個流程中,充斥著眾多龐雜且相對混亂的中間環節,這也使得整個行業的效率甚至發展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換言之,統一大市場的相關政策之下,生鮮新零售行業將從產業深層迎來蛻變機會。目前來看,我國生鮮零售雖然在電商時代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其滲透率仍然遠低于圖書、電子產品甚至服裝等產業。雖然隨著社區團購的出現,生鮮行業獲得了快速進入下沉市場的機會,但由于彼時存在的行業規范等問題,下沉市場對于生鮮零售的接受面并未得到有效拓寬,其認知深度也僅僅停留在“高價補貼”這一頗具局限性的層面,長期來看這種刻板印象對生鮮行業有害無利。
目前,我國生鮮新零售的行業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供應鏈是未來生鮮新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包括采購、流通、倉儲、配送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質量把控最終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體驗。技術手段的運用不僅是供應鏈改造的方向,也是解決消費者體驗問題的重要砝碼。未來的生鮮新零售企業如果可以通過大數據畫像,就能精準了解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并進行趨勢預測,做到精準營銷。
《通知》從更局部也更專門的角度闡述了“非統一”的市場情況,并對部分問題做出了詳細的約束,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公布商品和服務的統一執行價、參考價”,“規定商品和服務的最高或者最低限價”,“干預影響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手續費、折扣或者其他費用”以及 “不得對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實行歧視性價格和歧視性補貼政策”,“ 不得限制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進入本地市場或者阻礙本地商品運出、服務輸出”等詳細條款。
不難看出《通知》是從更加具體現實的層面出發,明確了關于“統一大市場”的部分細則的。實際上,關于大市場的規劃最早可從“十四大”開始溯源,而眾多或直接或間接的相關政策也一直都在逐步完善相關體系。此次《意見》的公開發布更多程度上屬于國家戰略的整合公告,為生鮮零售的產業升級提供了寶貴的窗口期。而物流行業作為生鮮零售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在《意見》中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
02
物流之于新零售
今年以來,預制菜熱度驟然升高,一時間成為了生鮮行業的新“風口”。而對于主打方便新鮮的預制菜商品而言,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通過冷鏈物流保證了產品的新鮮度,擴大了其銷售范圍,進而保障其市場規模的穩步擴大。換言之,某種程度上,是冷鏈物流的技術進步帶動了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其中即熱食品類別中的冷凍速食產品對冷鏈物流的依賴性最強,而近日專注冷凍速食的“烹烹袋”則剛剛獲得了由Ventech China人民幣基金獨家領投的Pre-A輪近千萬融資。
由艾媒咨詢數據來看,自2011年起,我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已達1393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1986億元。此外數據還顯示,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5699億元,同比增長17.5%,冷鏈物流整體市場規模增長較快。
一方面,這使得城際冷鏈物流的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隨著成本降低的更大利潤空間也反過來使得冷鏈物流技術繼續進步,從而實現產業升級的自我驅動。而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無疑也有助于預制菜行業以及生鮮零售行業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圖源:艾媒數據中心
目前,我國生鮮新零售的行業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供應鏈是未來生鮮新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包括采購、流通、倉儲、配送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質量把控最終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體驗。技術手段的運用不僅是供應鏈改造的方向,也是解決消費者體驗問題的重要砝碼,未來的生鮮新零售企業如果可以通過大數據畫像,就能精準了解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并進行趨勢預測,做到精準營銷。
2022年生鮮行業發展趨勢數據顯示,生鮮消費者優先關注配送速度(67.0%)、配送準時(56.8%)。進入2022年,國內疫情反復,生鮮電商運力不足的問題凸顯。因此,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企業提升配送能力,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有望拉動生鮮電商市場的增長。
艾媒調查數據顯示,在配送方面,生鮮電商消費者優先關注配送速度(67.0%)、配送準時(56.8%)。近來,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的生鮮電商運力不足和供應不足的問題凸顯。因此,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企業提升配送能力,滿足消費者基本需求,才有望拉動生鮮電商市場的增長。
圖源:艾媒數據中心
也正因如此,《意見》中提出“優化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數字化建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形成更多商貿流通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廣標準化托盤帶板運輸模式。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產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化平臺企業和供應鏈企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顯然這意味著市場規模繼續擴大以及降低經營成本的良機,這對生鮮新零售的快速發展無疑是最有力的支持。
03
生鮮零售
未來生鮮行業有望逐步實現線上線下的全面融通,一方面,線下門店能通過生鮮引流,以高水平的運營能力實現自身盈利;另一方面,線上業務能在建立品牌區域認知度的基礎上觸及更大范圍的用戶,突破線下社區生鮮銷量和用戶群的瓶頸,并能以更貼近社區的配送距離降低電商物流成本。
加之我國市場體量巨大,擁有高效物流體系后,各地的特色產品將通過遍布全國的物流網絡供應到各個地方。而除技術層面的問題外,其中唯一亟需打通的便是各地區、各市場、各環節之間的區域性規范差異。
這些差異猶如不同的關卡,遍布于全國統一性大市場這個龐然大物的根根血管中,堵塞著勃勃的生命力。此外,生鮮中的各類蔬菜瓜果并非標品,同一品種的水果也存在因不同產地而口感截然不同的情況,這也給其他產地水果冒充名牌產地留下了空間。
建立全國統一性大市場需要有機的制度體系、有效的價格機制、有序的生鮮市場環境和有力的保障機制,是監管規則統一、管理機制順暢、要素流動自由和支持實體經濟有效的市場。要實現上述目標,還必須依托生鮮產品和科技助力。不管是動產融資模式、生鮮產品設施食品還是供應鏈生鮮都需要數字技術的支持,通過冷凍速食產品對冷鏈物流等食品,可以極大程度地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運作效率、激發數據要素價值,助力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46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