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幾年之前,作為“電商界最后一片藍海”,創業者和資本圈對于生鮮電商領域似乎都失去了理智,大刀闊斧地砸入重金試圖搶先登陸,最終換來“藍海變火海”的死傷一片。
2016,是生鮮電商最五味雜陳的一年。對于某些企業,生存已成奢求,另一些則似乎觸到勝利的果實。總結年度十大關鍵詞,回顧與展望生鮮電商的過去未來。
1、寒冬未去,春日可期
隨著80,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體,已對網購輕車熟路的他們對生鮮產品電商化較容易接受。各家研究機構報告均顯示目前生鮮電商滲透率低,且增速快。正是因為如此,創業者們對生鮮電商未來的前景一片看好,普遍認為“春天要來了”。
可春天來臨前的寒冬讓人始料未及,O2O泡沫破裂后的慘狀使資本圈猶如驚弓之鳥。慣用燒錢思維搶占客戶的生鮮電商此前在資本慫恿之下向前一路狂奔,如今回頭卻發現孤立無援,糧草耗盡。
資本寒冬讓這一階段的生鮮電商行動起來更加謹慎,因為可能連試錯的機會都沒有。當然資本寒冬終將過去,此時不去修煉內功,正待何時?
2、線上線上一體化
生鮮電商不同于其他品類,線下壁壘太高,純電商一時還不能撼動線下產業鏈。傳統線下為了迎合“電商化”的趨勢,也要有轉型的必要。因此線上線下一體化、互補有無將成未來主流。
盒馬鮮生新業態引發的熱議,多點與物美的合作,百果園與一米鮮的聯姻……“新零售”給消費者帶來的是將線下購物和網上購物渠道由割裂狀態進行融合,消費場景變得多元化。
但除去盒馬鮮生,其他企業要實現一體化并非易事,線上和線上在成本結構、制定價格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畢竟打法不同,因此未來如何高效融合,將成為整個市場做大亟待解決的第一要務。
3、死亡之潮
一個很沉重的話題。4月份倒閉的全品類重資產的美味七七,7月底資金斷鏈的半成品生鮮電商的青年菜君,8月初關停的深圳本地O2O企業果食幫,轉型成謎主打高端的壹桌網……模式各有不同,結果卻一樣慘淡。
每一家生鮮電商似乎領悟到了不同的消費痛點,死亡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并不一定是因為模式不成立。創業之初懷揣著滿腔熱情,卻低估了生鮮的復雜性,互聯網基因很難適用于生鮮。
4、去偽存真
資本寒冬期,投資圈雖然謹慎,但對發展相對成熟的生鮮電商還是很慷慨的。除去被徹底淘汰的,現存生鮮電商也在對模式進行調整:
本來生活和天天果園線下O2O門店關停后,本來開始發力B端業務本來果坊和本來集市,天天果園則選擇開始深耕消費體驗,做精細化運營,愛鮮蜂經歷裁員后開展“精蜂計劃”,多點地域收縮主攻北京和杭州……市場的檢驗讓生鮮和社區電商們經歷了“割肉之痛”。
當然也有主動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進的:最早一批做生鮮電商的易果生鮮開始布局做數據型生鮮運營平臺,拼多多與拼好貨兩個擁有相同基因的電商合并,優食管家從社群運營升級到做會員服務,味道網轉型做智慧農業運營商……雖然結果有待考驗,但都對各自的模式有了更精準的定位。
5、格局初現
易果生鮮2016動作頻頻,不僅融到震驚行業的5億美金,作為天貓超市生鮮頻道運營商,還和蘇寧展開深度合作,支持“蘇鮮生”和“蘇寧小店”生鮮業務,最后接力永輝8.5億入股聯華……易果正在自己生態平臺的路上已經大范圍布局。
京東年初開設生鮮獨立事業部,由原來3C事業部總裁王笑松帶領,可見劉強東對生鮮業務的重視。京東生鮮2016主要項目“遍尋天下鮮”、“地方生鮮館”,和國內外的原產地建立深度合作,有京東集團強力支持的生鮮事業部將在2017開始發力。
天天果園擺脫單品,拓展全品類后穩中有升;每日優鮮依靠精細化運營和兩小時送達勢頭強勁;中糧我買網背靠中糧集團一直保持競爭力;食行生鮮在蘇州、南京業務基礎上將主攻上海,打造業務三角;我廚用半成品凈菜在魔都闖出一片天地;菜籃網在河南鄭州深耕地方區域市場……
生鮮電商的格局初現,競爭會趨于白熱化,洗牌也將繼續……
6、盈利之困
一直以來,生鮮電商們都被“僅有1%的盈利概率”這一數據潑著冷水。規模化未形成,成本議價能力不強;精細化運營不夠,損耗率居高不下;客單價上不去,物流成本難以覆蓋;產品質量不達標,消費者的情緒嚴重甚至反噬,天貓平臺“笨鮮生”的徐聞菠蘿事件就是反面典型……
生鮮電商的供應鏈環節太多,且產地資源因長期被線下渠道占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狀況都會讓毛利在30%左右的生鮮電商努力化為泡影。不過隨著深耕細作,反復試錯,各家生鮮電商都會努力找出自己模式下的盈利空間。
7、得供應鏈者得天下
風投女王徐新曾斷言未來電商“得生鮮者得天下”,而生鮮則是“得供應鏈者得天下”。從原材料的生產運輸、冷藏保鮮、售出配送,中間每一環節都有著需要克服的問題,沒有強大供應鏈想一飛沖天不現實,貿貿然打價格戰更是玩火自焚!
因此生鮮電商首先要有良好的供應商關系,能夠控制各種突發情況。最上游供應源解決了之后,下一步就是品控。不同品類的生鮮產品最適宜的保存環境和包裝都不同,倉儲、篩選、包裝、訂單與安全庫存的匹配預判、出倉調撥、物流配送等每一個環節都得有運營效率考量,讓整個鏈條環環相扣又保持良好彈性。而這個過程中冷鏈的配合控制,應當是貫穿整個供應鏈條,隨著每個環節的變化而匹配的,當整個供應鏈控制缺失,單靠冷鏈物流也很難回天。
8、物流之殤
冷鏈物流作為老大難問題一直是生鮮電商們最頭疼的,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第三方物流成本高,監管難度大,且很難保證服務質量;自建物流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如果不能實現規模化和一定的客單價將意味著冷倉和冷鏈的鋪設就是一個偽命題。因此擁有規模化潛力和物流剛需的生鮮電商開始大力發展冷鏈物流:京東將投100億元建設,易果去年獨立安鮮達,美菜公布“冷美人計劃”……
最后一公里的實施在理論和實踐上有很大差距,需要通過人為或者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精準調度才能保證時效性。北方城市道路橫平豎直,南方城市則路窄巷深,這些對于最后一公里都是考驗。食行生鮮就因為北京的擁堵路況無法保證“送菜”業務的時效性選擇暫時退出北京市場。
9、品牌化、標準化之路
佳沛獼猴桃、新奇士橙子的品牌效應和標準化程度讓國內的新農人看到了一勞永逸的希望。百果園鑫榮懋發起優果聯,“322”模式(三大板塊:品牌營銷、種植服務、商品化服務板塊;兩個平臺:種植基地、銷售渠道平臺;兩個支撐:金融資本、信息科技支撐。)試圖為果業供給側改革提出解決方案;褚時健猛砍4.7萬棵果樹只為改良“褚橙”品質;天天果園建立工廠開發自有橙子品牌“橙先生”……
一勞永逸很愜意,但農產品的特性注定這“一勞”需要耗費可能是幾代農人的沉淀和十年以上的研究。當然,品牌化和標準化是未來的趨勢,一旦實現將能促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進程。
10、巨頭的布局
為了生鮮電商兩大陣營已開始暗流涌動:一方是阿里陣營,阿里+盒馬+易果+蘇寧+閃電購+三江超市+聯華超市+……;另一方是京東+沃爾瑪+天天果園+永輝超市+1號店+……
BAT中只有阿里在積極布局,百度和騰訊則純屬投資,其中百度投資了中糧我買網,騰訊投資了拼多多和每日優鮮等。此外,一心想成為BAT后第四極的本地生活巨頭美團點評也在暗度陳倉,一方面與華潤萬家深度合作,另一面入資社區O2O愛鮮蜂。中糧集團、聯想佳沃等傳統農業巨頭的實力亦不容小覷。
事實上,生鮮電商各陣營之間的大戰一定程度上會上升為線上商超大戰,阿里和京東的PK將進入另一個領域,雙方各有優勢。
習大大在新年賀詞中說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生鮮電商若要成功,付出的將會是比別的品類更多的汗水和淚水。2017年,也許資本環境并不會好轉,也許還會有死亡和轉型發生,但也許也會有驚喜降臨。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9 篇
瀏覽:16862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