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美國農業食品創投資訊平臺AgFunder和中國的農業食品科技風投基金食芯資本 Bits x Bites聯合制作發布了《2021中國農業食品投融資報告》中文版,助力業內人士把脈并前瞻中國農業與食品產業鏈的投資機遇與創新趨勢。
中國股權投融資市場的整體金額在2020年驟降了50%,相比之下,2020年中國的農業食品初創企業融資金額卻逆市上漲66.1%,達到了60億美元。其中上游農業科技融資金額創下了歷史增長記錄,同比增長了190%,占到整個行業總投資額的23.7%,遠高于2019年的13.6%和2017年的8%。
01
食品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底層科技創新,
迎來了投資的黃金拐點
雖然下游新零售和新消費品牌仍是中國市場“吸金”最多的品類,但是資本流向正在向產業鏈上游發生轉移。
尤其是農業機器人、機械化設備,農用生物技術等農業科技賽道的交易熱度顯著上升,投資機遇的黃金拐點已至,跨領域的一線VC也紛紛涌入。
圖片來源:AgFunder與食芯資本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農業食品初創企業投融資報告節選圖
在農業機器人板塊,2020年農業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斬獲1.74億美元C+輪融資,創下了迄今為止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其投資方包括創新工場、百度資本、軟銀愿景基金等TMT領域的跨界投資人。2021年3月,極飛更是宣布完成由高瓴追加投資超3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科技創企豐疆智能也獲得了騰訊領投的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農用生物科技的初創企業投融資交易數量從2019年的3筆暴漲到了2020年的25筆,IPO企業數量也獲得了迅猛增長。新型生物基材料研發企業——凱賽生物,和獸藥研發商——科前生物先后登陸了科創板;功能性原料企業金丹科技、科拓生物等也都陸續成功上市。
02
政策、產業、資本、疫情等多因素,
推動上游農業科技迅猛發展
農業“穩”、百業才能“興”,上游農業科技的飛速發展絕非偶然。非洲豬瘟、蝗災等黑天鵝事件的沖擊,暴露了當前農業食品供應鏈的脆弱性,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則更是農業科技提速發展的催化劑。
政策端,2020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糧食安全上升為國家基本國策,強化了科技的支撐作用。加強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大力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和應用,支持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
農業部還出臺了一系列加強生態保護、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激素抗生素、嚴控化肥農藥使用量等產業新規,這也為農用生物技術的行業創新升級按下了快進鍵。
自2005年農業用地流轉制改革以來,中國土地流轉面積占承包耕地總面積比例逐步提升至35%以上,中國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得以在2020年全面加速。
產業端,疫情、貿易戰等因素重構了全球及中國的農業食品供應鏈,中國政府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被列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核心任務。
2020年,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對大型農業項目的產業投資增漲了43.6%,達到790億美元。日益擴大的農業生產規模為科技創新升級創造了高速發展的沃土,產業端的需求得到了提振與釋放。
資本端,隨著科創板鼓勵農業科技賽道的企業上市,為投資退出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越來越多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和產業風投部門的持續加碼農業科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TMT、房地產等跨行業投資人跑步進場。包括中信農業產業基金、巴斯夫創投、軟銀愿景基金、騰訊、百度、阿里、拼多多、高瓴、創新工場等等一線跨界投資人都開始布局上游機會。
03
未來十年最大的投資機遇,
為何是中上游底層技術的創新?
巨大潛力的投資機遇往往形成于行業共識未形成的時間點,我們預判投資布局中國食品農業科技創新正當時,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業端需求不斷增長,亟待通過“科技創新”解決供需不平衡的燃眉之急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費國和農產品進口國,然而中國的人均農產品投資卻遠遠低于美國等國家。在農村人口空心化、老齡化的趨勢下,傳統低效、高耗能的農業生產模式無法持續。
中國的大豆80%依賴進口,去年以來中國的玉米供應短缺嚴重,大豆、玉米、小麥原料的進口量激增,而價格也漲到了八年來的最高位。這些進口農產品是國內動物飼料的主要原料,關乎著我們的飼料安全、糧食安全、肉類安全。
轉型升級已成為當前傳統農業迫在眉睫的議題,只有通過底層技術的創新,用生物科技、智能信息科技賦能精準農業,從育種等源頭著手,才能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幫助我們應對食品供應鏈的系統性挑戰。
2. 中國的農業與食品科技創新生態正在不斷完善,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科創板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成果,支持農業科技企業上市,越來越多的頂尖科學家開始加入到農業食品科技創業的新浪潮。
2020年清華、北大、中山大學等知名學府紛紛成立了現代農業科技的博士生培養項目。2021年4月1日,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成立,由先正達集團牽頭,聯合高校、骨干企業等共同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聯合體。
由食芯資本Bits x Bites 2019年發起成立的中國食物科技創新社,旨在促進農食科技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開放式創新共贏合作,截止目前已有超過24家農業食品巨頭參與,在政、商、學、研各方努力下,行業創新生態日益完善。
參照全球的創投市場,Ginkgo Bioworks、Benson Hill等農業食品科技公司在2021年收獲了多個IPO碩果,其中作物基因設計公司Benson Hill,2020年獲得了谷歌風投的持續加注獲得1.6億美元D輪融資,2021年5月10日該公司將通過SPAC上市,這為中國的農業科技創投市場提供了多樣化退出的參考模板。根據AgFunder的統計,2020年全球食品農業領域的投融資金額整體增長34.5%,而上游農業科技的投資金額體量自2014年至今6年來首次反超了下游,可見中國的上游科技投資潛力巨大。
食芯資本的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何瑞怡總結道:“縱觀2020年的中國農業和食品行業投融資市場,越來越多的頂尖科學家及一線投資機構正在涌入,科技賦能農業創新是大勢所趨。我們會繼續順勢而為、挖掘優質的初創企業,以投資+科技的創新模式,和大家一起加速構建一個更可持續發展、更堅韌的食品供應鏈。”
內容來源:食芯資本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867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