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活性肽, 21世紀人類的營養革命。
數據顯示:我國含肽保健食品市場得到飛速擴大,2020年我國含肽保健食品市場規模達31億元,較2016年的市場規模增長5倍以上,其中,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
然而,我國活性肽研發大多數依靠人工試驗,并且提取成本高,時間周期長,功能活性較低,初期篩選方式低效,這也導致我國活性肽商業應用于競爭力不高等窘境。
食肽科技發力開發尖端AI技術,建立了新型生物活性肽研發管線,有望解決肽領域“卡脖子”難題。
食肽科技憑借技術突破,自行構建基于AI算法與深度學習的新型高通量功能活性肽篩選平臺,大大縮短了傳統活性肽的研發時間。比如,傳統活性肽研發時間需3-5年,食肽科技可以縮短到2-6個月,還降低20-50倍的研發成本,而且通過AI篩選得到的活性肽功能更強,從而助力肽產品的新應用。
(食肽科技創始人 王立揚)
近日,農業行業觀察“未來之星”欄目組攜手璞躍中國采訪食肽科技創始人王立揚,并與他深度探討“生物活性肽領域痛點問題”、“活性肽商業應用”、“活性肽科技突破難題”。
王立揚表示,我國活性肽市值已突破千億,但是,中國市場活性肽功能、功效性很低,而且在活性肽技術提起方面存在嚴重不足。技術創新勢在必行,技術創新才有可能突破卡脖子“難題”。
(以下是采訪實錄,有刪減)
農業行業觀察:為何要切入活性肽領域?您及團隊看到活性肽市場存在哪些痛點?
為什么要去切入肽領域,我大概也歸納了這3個原因:
王立揚:第一、健康中國2030大背景,大健康戰略是中國未來15年的一個重要戰略,食肽科技布局與國家健康戰略十分切合。
第二、國家推行碳中和碳達峰,目前,食品科技發展新趨勢是從植物基入手,開啟綠色食品新賽道。比如說,從大豆、小米、青稞、燕麥等等傳統的食物里面去提取出具有功能性很強的活性肽,這也是完全是符合國家推行碳中和、碳達峰的時代大背景。
第三、肽產業及市場潛力巨大,2021年我國活性肽市值已經突破千億,未來10年,很多專家預測市場規模要突破萬億,而且還呈現高速增長狀態。
其實,在國際上,肽運用是非常廣泛的。然而,現在中國的活性肽可能還說深入比較少,大眾消費者還是比較陌生。但是,在未來10年,肽應用會逐漸的深入到人們日常的藥品、食品、護膚品、保健品,甚至寵物飼料等等相關的領域。
第四、團隊背景。食肽科技的核心團隊均來自活性肽領域,并擁有豐富的科研成果與經驗。
活性肽市場存在什么痛點的話,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活性肽提取效果不佳。目前,中國市場活性肽的活性功能功效性很低,而且在活性肽技術提起方面存在嚴重不足。
第二個,活性肽的研發成本比較高,周期很長。目前中國的活性肽提取的周期很長,研發成本很高。
第三,功能應用種類較少,目前,中國肽產品的功能主要還是集中于老年人群,用于降三高為主,其他多功能其實沒發揮出來的。
農業行業觀察:中國從食品中提取活性肽技術與研究存在哪些短板;食肽科技在哪些地方進行了突破?
王立揚:我個人認為,目前活性肽領域至少存在2大短板:
第一個,投入高,周期長。我覺得一些研發企業的投入比較高的周期,如果真正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功效活性肽,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第二個,活性肽市場還未打開。未來,中國的活性肽產品還是應與特定人群、特定場景結合,所以活性肽的天花板很高,值得不斷地創新。對于食肽科技來說,我們核心是要打造競爭力,形成核心技術的壁壘,從而解決中國市場肽產品“卡脖子”難題。
(三位一體核心技術流程)
目前,食肽科技在2個方面進行了突破:
第一,建立了一個智能篩選活性肽的平臺,該平臺能夠滿足不同功能的活性肽高通量、精準篩選。
第二,建立了完善的新型活性肽及其食品的研發管線。食肽科技團隊提出“三位一體”的核心技術,從零開始到AI發現與篩選,分子動力學模擬,再到體內外功效實驗驗證,再到工藝設計與改良,都已成熟。其中,傳統活性肽研發時間需3-5年,然而,食肽科技可以縮短到2-6個月,還降低20-50倍的研發成本,且篩選得到的肽功效活性更好。
農業行業觀察:AI技術應用可以破解活性肽研究與創新中的哪些難題?該賽道的競爭情況如何?
王立揚:我們最主要是通過AI技術降低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時間,并且發現和篩選,具有特定功效最強的活性肽。
另外,食肽科技的“三位一體”的核心技術,借助AI與分子動力學、體外實驗做出來的效果對ACE酶的抑制率能達到85%左右,優于市場的同類型肽。
賽道競爭情況如何呢?目前,創業項目都集中在2B領域,很多創業項目都是針對肽提供研發方案,然后再把方案賣給做肽產品的公司進行生產。
食肽科技主要定位于肽與相關功能食品的研發,不僅僅只是肽,我們也有進行小分子肽類食品的研發,最終把解決方案呈現給下游食品企業。
(通過AI核心技術開發的具有輔助降血壓功效的生物活性肽)
農業行業觀察:目前,食肽科技技術與產品進行到哪一階段?在運營模式上做了哪些嘗試?
王立揚:第一方面,對于技術來說,食肽科技的核心技術已經是完全成熟的,研發管線已經是比較完善的。
比如,食肽科技的“三位一體”AI,在篩選平臺建設,再到分子動力學的模擬,然后再到體外體內功效實驗驗證、從體外實驗、動物實驗,甚至到臨床前人群干預,這些我們都能做到,研發管線是完善的。
第二個方面,對于產品來說,食肽科技主要瞄準新消費市場,比如功能飲品。同時,食肽科技還發力不同場景的研發,比如,熬夜場景、運動場景、加班場景,還有應酬場景等。
截止目前,各類場景的肽類功能飲品配方設計以及工藝,還有感官穩定性實驗,已經取得較大進展,預計明年上市。
在運營上,食肽科技正在積極尋找合作的企業,努力把研發的產品、解決方案與產品的模式,與企業去對接,尤其是農業食品企業。
另外,食肽科技也正在尋找意向的投資人,希望資本方一起來與食肽科技推動肽產品與方案的落地推廣。
農業行業觀察:食肽科技的創新給行業帶來什么?你們又該如何補強?
王立揚:我覺得可以給生物活性肽領域帶來變革,尤其是國內的生物活性肽研發技術的革新,因為,食肽科技用前沿的技術打造了新一代的功效更強的,同時研發成本低、時間短的活性肽;還有在功能種類上,食肽科技已經迭代出不同功能種類的生物活性肽及相關產品。
那么,如何補強?我覺得確實食肽科技還有很多的需要去補強的地方。首先,產品理念要不斷去更新,比如剛才所講的功能飲品,針對不同的產品貼近年輕人健康需求去研發;其次,針對整個功能食品大市場,我們需要如不斷地更新,去迭代產品。最后,技術也需要不斷迭代更新。其中針對AI技術,我們已經研究到第二代,未來的話以AI算法,還有包括整個篩選平臺、篩選準確率方面都會不斷突破。
農業行業觀察:在國內,諸多的新科技都存在成果轉化難題,食肽科技又遇到哪些發展難題,未來在商業應用上會有樣創新?
王立揚:確實,國內很多新設計都存在成果轉化難,食肽科技也是面臨了很多成果轉化企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其中包含下3個方面:
第一個,資金不足,任何一個初初創公司在研發方面都存在資金不足,畢竟,成果轉化需要一個比較高的資金的投入。
第二個難點就是渠道資源,對于成果轉化的團隊來說,技術性團隊的更側重于技術,但是,對于市場和渠道資源來說,技術性公司存在不足的。
第三個,市場需求,這個也很難,技術好不一定代表產品好,市場好。畢竟,你要給市場創造價值,你必須得把技術賦能產品,最關鍵的是讓產品被市場接受、喜歡。
未來的話,食肽科技將會針對更多的功能食品以及各類的食品保健品進行研發,去找到市場的風口。
至于在未來的應用,功能飲品是食肽科技產業布局的一個板塊,但它不是唯一的,我們還有在進行其他的功能食品營養食品的研發。在未來的話,食肽科技會創新出一個像肽類能量棒或其他一些功能食品,只要能為食品行業帶來一次革新,我們都會考慮與投入。
農業行業觀察:能否簡單復盤下自己的創業及食肽科技?
王立揚:我今年22歲,自己是清華大學研究生學歷,也是一位持續創業者,擔任食肽科技的創始人兼CEO。
在大學期間已經主持過9項科研項目,并且獲得初步轉化,同時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10多篇國際高水平論文,也獲得過30多項國家級榮譽和獎項以及多項的國家發明專利。
食肽科技團隊主要成員來自清華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具有豐富的成果和豐富的研發的經驗。回顧團隊創業的歷程,在科技領域創業一定要從實際行動踐行產學研一體化,這個非常重要。(完)
「食肽科技」
食肽科技是國內首個專注于結合尖端人工智能算法、分子對接模擬、體內外濕實驗等“三位一體”的前沿技術賦能創新型食物源性功能活性肽的發現、篩選與相關產品研發的初創公司。核心團隊源自清華,扎根中農,致力于打造以尖端AI技術驅動的新型功能活性肽及產品的研發引擎。目前公司積極尋找食品企業如飲品企業等合作,賦能新品上市。
「“未來之星”人物訪談」欄目介紹
講述創業經歷、談談理想信念、分享管理智慧?!皋r業行業觀察“未來之星”人物訪談」是專注于農業食品、農業科技領域成長性企業及創業人物與精英的原創類專訪欄目,欄目以“挖掘潛力企業 分享管理智慧”為宗旨,專訪對象主要為成長性企業主、創業公司老板及行業精英,通過他們的創業經歷和人生感悟,傳播企業主的創業故事和企業管理智慧、經營方法。
關于「璞躍中國」
璞躍(Plug and Play) 始于1998年,投資和孵化了谷歌等互聯網巨頭,2006年于硅谷正式成立,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創新辦公室;2015年璞躍(Plug and Play)來到中國,2016年璞躍中國(Plug and Play China)正式成立,擁有北京總部和上海、深圳三個創新中心,開設企業創新服務、城市創新服務、科技投資、創新空間等業務,構建了中國領軍的線上和線下創新平臺。迄今已服務了140余家行業領軍企業,累計孵化加速1700家創業公司,并投資了超過150家科技創新企業。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70 篇
瀏覽:36949 次
京東基地計劃讓農民不只是種地人也是市場合伙人..
重磅!"十五五"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指南:5大..
【預制菜】一文了解“什么是預制菜”..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邀請老板&..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家庭農場:中國農業正確的發展出路..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1期)10月7月報名..
四種模式十個案例,帶你了解生態農場..
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綜合發展模式..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預制菜】從5000億到7000億:中國預制菜產業的..
探索農業賦能新路徑!極飛科技積極推動“數智果..
【智慧農業】農業元宇宙關鍵技術
政策大趨勢!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農場模式】農旅融合盤活小型農場的創新路徑..
一顆大?入選《全國果業品牌建設 10 周年經典案..
【農資行業】農資“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強?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有機肥行業】2025 年有機肥補貼政策在國家和地..
鄉村振興下村集體經濟不得不了解的12種模式..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